谷俊玲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作文能够集中地反映他们的语文能力,作文水平往往被看作是衡量其语文程度的重要标志。
1.关心学生内心
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有许多美好的愿望、浪漫的遐想,也有独立的意识和内心秘密。我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为心灵搭建阳光小屋,“我手写我心”是心灵的写真,把自己想说的写到纸上,是心情的流露,是感情的宣泄。我鼓励学生写日记,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写在日记中。要求学生有些日记是可以公开的,与老师、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使他们逐步懂得“一个人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2.打造润泽课堂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倡导营造“润泽的课堂”“润泽的教室”。他说,在“润泽的课堂”里,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得到大家自觉的尊重,得到承认。在情趣作文课堂中,我一直在努力打造这种令人倾慕的“润泽的课堂”。情趣态作文的教学策略之一是现场进行作文活动,然后当堂练笔。在每次学生写作的15~20分钟,我都会走下去,走到每一个学生身边,了解他们写作的情况。对写作能力较强的孩子,我会点拨他(她)如何锦上添花;对写不下去的孩子,我会指点迷津,告诉他们行文的基本思路;对于写字姿势不正确的孩子,我会轻轻扶起他低垂的脑袋;对于写错字用错词的学生,我不说话,只是用笔在他的稿纸边写上正确的字词……每每如此,我都会看到被指导点拨的学生或轻轻点头,或小声说一句感谢,或不好意思地冲我傻笑……这细微的一点一滴,既是对学生最有效的指导,又是最温馨的生命关爱。
3.习作指导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习作指导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习作学习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习作的情境让学生身处其中,让学生观察图片或观察事物,让学生进行现场表演,还可以给学生播放影片等。在学生对这些教学情境进行感官体会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把体会表述出来。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课堂小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到习作知识,进行习作练习。此外,习作辅导前教师最好先写一写“下水文”,这样能认识到有什么好的写作方法,看到教师亲自写习作做示范,更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总之,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方法不是单一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出多种多样的方法,让习作成为学生的一项乐事。
4.活动作文要教会学生全面观察
“全面观察就是对事物的全貌、事物的发展全过程、事物构成的各部分,以及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调动多种感官,从头到尾,由此及彼地进行观察”。在小学活动作文教学中,强调指导学生通过全面调动口、眼、耳、鼻、手等各种感觉器官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观察。在视觉方面,对于相对静止的事物,要着重调动视觉器官,对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及与周围物体环境的相对位置、相对关系进行系统、全面的观察;在听觉方面,不仅要清晰地辨认大自然的声音,而且要体会感知其中的美妙,体会到身临其境之感;在味觉方面,要通过品尝辨认出酸、甜、苦、辣等各种不同的味道,体会其带来的不同感受;在嗅觉方面,要辨别出日常生活中、特定环境中、大自然中常见的特有的味道;在触觉方面,要通过双手的触摸,感知物体的外部特征,如物体的形状、物体的大小、硬度、轻重等。
5.批改作文要形式多样,及时有效
作文评价与批改结果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可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采用分数、等级表示,也可以采用评语表示,还可以采用多种评价形式进行综合评价。平时我们常说的精批细改只是作文批改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已,但不是唯一的方法。那种认为老师把学生的作文改得越细越好的看法是片面的。如果教师在所有作文批改中均采用精批细改这一方法,把每一篇小学生作文均改成小学生优秀作文的想法和做法那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好的作文是很难一次成功的,学生能力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教师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长。事实上,如果学生每次把作文本交上来后,教师都要经过十天半月的批改后才能评讲,那时学生对自己当时是怎样写作的早已忘得一干二净。等批改好的作文本发到学生手里的时候,学生大多只是浏览一下成绩或评语而已,对自己的习作连认真看一遍的兴趣都没有。即使老师把他们的作文改得再仔细,对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不会产生影响,反而使老师的批改显得劳而无功。所以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尽量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针对学生习作的实际情况,以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目的,灵活运用作文评价与批改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及时地从本次作文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6.开展课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等,让学生拥有自己的思维生活
如教师组织学生春游,让学生带上自己的小本子,采集自己喜欢的标本,随时记录下当时采集的理由。回来后开展标本展览活动,让学生写出自己的选择及自己所选标本的理由,即使没有喜欢的,也要写出自己为什么没有选择的理由,这是解决习作“无话可说”的途径之一。事实证明,学生一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思维就会异常活跃,体验也深刻。这样习作就如同记录自己的心情一般,谁还能说习作难呢?要指导学生养成多留心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的好习惯。“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学生留心观察家庭生活中的小事、社会生活中的杂事,时时处处都是写作的素材。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条件带领学生投入生活的海洋中,让他们尽情地享受生活,调动学生表现生活的积极性,使学生言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