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发芽的水分条件要求

2017-01-20 23:02:28本刊辑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13期
关键词:种皮粉质霉菌

※为您服务※

种子发芽的水分条件要求

水分是种子发芽的关键性因素,种子必需吸足水分方可使种子内部的酶及植物激素活化,促进种子体内贮藏物质的转化,从而使其呼吸作用加强,促成种子的萌发。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对水分的要求各有差异,有些种子对水分较敏感,有些种子对水分要求不太敏感,要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品种的特性决定其发芽床的加水量,这样可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玉米。近几年推广的玉米种子分为硬粒、粉质、甜质等类型。硬粒型种子,按照规程规定使用砂床,加水量为其饱和含水量的60%,温度20~30℃,5~6 d就能达到发芽率计数标准;而对于粉质型、甜质型的有些品种,如沈单7号、丹2100、超甜2000,由于它们的芽势弱,发芽缓慢,末次芽率计数需要9~10 d。这类种子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若中后期水分稍高,病菌和霉菌容易发生。因此,对这类种子发芽最好采取砂床,种子摆放时保持一定距离,前2 d内砂床的含水量应控制在60%~65%,让种子吸足水分后,3~5 d内砂床的含水量应控制在55%左右,后期则应控制在45%~50%之间。如果发现有腐烂和发霉的种子,要及时剔除,并注意通风、透气。对于我国北方地区晚熟的玉米、高粱品种,由于收获时种子内部水分相对较大,当时的气温低,采用自然晾干困难,普遍采用烘干的方法,这类品种采用此种方法也很好。

水稻。水稻因外面有一层附属物阻碍水分进入,吸水过程较长。如果温度保持在28℃浸种的条件下,种子吸足水分需要24~28 h。如果不浸种,采用砂床或纸床使种子吸足水分,有两个弊端;一是持续时间较长,发芽时间达到14 d甚至更长,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容易受真菌和霉菌的感染而降低发芽率。二是造成吸水不均、不充分也会影响发芽率。

大豆。大豆的种皮较薄,种胚较大,吸湿性强,从而导致种子发芽时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温度和湿度稍高,就会使大豆发霉变质。因此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大豆品种,特别要注意对水分的控制。置床时,发芽床始终要保持湿润状态。同时,水分不能过多,芽床的含水量较正常发芽要求低5%~8%。种子要均匀分布在发芽床上,种子之间的间距要留有相当于种子本身的4~5倍,以防发霉种子相互感染。如发现有霉菌滋生,要及时取出洗净。有些大豆种子种皮非常薄,种子吸足水分以后,2片子叶容易脱离种皮而分瓣,在给此类品种发芽时,尽量少移动,如需移动,要轻拿轻放,不要用力过大。

(本刊辑)

猜你喜欢
种皮粉质霉菌
东北地理所发现PG 031基因具有改良大豆种皮吸水性的应用潜力
水泥土换填法在粉质砂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当代水产(2022年1期)2022-04-26 14:35:30
粉质黏土大面积深基坑降水施工方案探讨
闽产薏苡种皮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福建中医药(2017年6期)2018-01-09 06:49:54
应用种皮叶绿素荧光指示烟草种子成熟度的研究
哈拉军水电站动力渠强湿陷性粉质黏土段处理设计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
地衣和霉菌
青霉菌柚苷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