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放血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研究进展

2017-01-20 13:05:22王永丽李一周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4期
关键词:井穴刺络中风

王永丽李一周爽

刺络放血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研究进展

王永丽1李一2周爽2

中者,伤也。风者,邪也。风邪伤人,轻者为感,重者为伤,暴速且重者为中。因本病起病骤急,见证多端,变化迅速,既危且重,又与自然界中的“风”邪善行数变的性质相似,故名中风。刺络法亦称刺血法或放血法,是以针具刺破机体某些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而达到治病祛疾目的的一种方法。采用刺络放血方法在相应穴位点刺使之出血,来治疗中风后感觉障碍和肢体麻木、肩手综合症、失语症、假性延髓麻痹、肢体痉挛、抑郁状态症,总有效率均在80%以上。刺络放血疗法在中风病后遗症的治疗上操作简便,在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

刺络放血;中风后遗症;综述

中风,又名“卒中”,轻者是以出现口眼歪斜,语言不利,或半身不遂,重者以出现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中风患者虽然在急性期挽回了生命,但是大多数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中国传统医学对于中风病的认识及治疗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刺络放血疗法就属于其中一种简单而非常有效的方法,以其独特而有效的方法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就近年来刺络放血疗法对于中风病后遗症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做以下综述。

1 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和肢体麻木

感觉障碍和肢体麻木是中风后主要症状之一,常表现为感觉的缺失、减退、过敏、异常等以及肢体的麻木感。金氏[1]在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时,选取3个月以内14天以外的中风后肢体感觉障碍病人30例,常规取穴针刺后进行刺络疗法,取患侧上肢曲泽穴附近肘正中静脉,用止血带扎紧静脉近心端,由曲泽穴下端向曲泽方向推按使气血凝集于此,继则对放血部位进行常规消毒,抽取血液2~3 ml后至血液自行凝住为佳;患侧下肢取委中穴附近小隐静脉,方法同上,抽取2~3 ml血液,隔日一次,15天为一个疗程,总有效率83.3%。何氏[2]选取62例中风20 d~1年,病情稳定且有肢体麻木患者,取第一胸椎~第三腰椎的夹脊穴,用梅花针在两侧交替叩刺放血,可配合拔罐。将十二井穴分为上下肢两组,一组为少商、少冲、中冲、隐白、大敦,另一组为商阳、关冲、少泽、厉兑、至阴、窍阴,消毒后三棱针点刺放血5~10滴,每次取一组放血,交替进行,治疗时先夹脊后井穴,隔两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治愈20例,显效23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为91.9%。还有周氏[3]在研究刺络放血对脑梗死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脑血流的影响,选取十二井穴、曲泽、委中穴刺络放血,得出刺络放血疗法能及时缓解由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供血状况,改善脑循环。

2 中风后肩手综合症及肩痛

肩手综合症是中风后常见病症,较典型的表现是肩痛、手痛和浮肿、皮温升高,消肿后肌肉萎缩甚至畸形。临床上邹氏[4]采取常规针刺“肩七针”后,在肩关节周围寻找压痛点,常规消毒后三棱针快速点刺4~7次,配合拔罐并留罐5~10 min,一般可见拔出黑色浓稠血液2~4 ml,刺络拔罐法隔日进行一次,一月后观察有效率为97%;陈氏[5]在患者身上常规取穴后针刺人迎穴,并常规消毒后,选择患者患侧肩部1~3处疼痛点,用三棱针点刺使之出血,停止出血后在点刺处拔罐并留罐,以出血3~5 ml为宜,起罐后选择手背肿胀处点刺挤压出血,以3~ 5 ml为宜,隔日刺络放血一次,四周为一疗程,肩关节自主活动改善,有效率达89.66%,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3 中风后失语症

失语症是中风后最常见症状之一,表现为自发的谈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6个基本方面能力的残缺或丧失。临床[6-7]多采用刺络金津、玉液两穴,令患者张口并将舌体向上翻转暴露两穴,常规消毒后针刺两穴各2~3次使之出血2~3 ml,取得良好效果;潘氏[8]运用针刺八脉交会穴合点刺舌面部放血,取内关、列缺、公孙、照海、外关、足临泣、申脉、后溪八穴常规消毒针刺后,将患者舌面按前中后三线,分左中右各三,逐一针刺此九点,以出血为佳,取得良好效果。

4 假性延髓麻痹

假性延髓麻痹是中风后常见且复杂的病症,表现为吞咽障碍、饮水呛咳、软腭反射及咽反射消失。甄氏[9]运用对患者点刺放血的疗法,用三棱针点刺上廉泉、廉泉左、廉泉右、金津、玉液穴位使之出血约4 ml,放血后快速深刺廉泉穴不留针,参照《神经康复学》[10]取得显著效果;阎氏[11]用三棱针快速点刺后腭弓左、中、右各一针使之出血,来治疗吞咽障碍取得100%有效率;范氏[12]通过用毫针快速点刺舌尖的方法并结合康复训练舌肌群,对于饮水呛咳的患者也有良好效果。

5 中风后肢体痉挛

中风后肢体痉挛持续时间较长,常发生在中风三周后,严重者使肢体功能障碍加重,并导致关节畸形。刘氏[13]在常规针刺后,加用梅花针循大肠经、肝经、胃经叩刺,以轻度手法,每天一次,并用三棱针点刺十井穴放血,每周两次,共针刺三周,能有效降低患者肌张力,促进患肢的恢复;王氏[14]以点刺四缝穴为主治疗中风后手指肌群痉挛患者50例,穴位常规消毒后,取0.5寸毫针刺入穴位0.5~1.5 mm后快速取出,轻轻挤压使之少量出血,每日治疗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痊愈20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

6 中风后抑郁状态

中风后抑郁是常见并发症之一,阻碍了中风患者的有效康复,严重影响了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梁氏[15]运用点刺井穴放血的疗法,以一定标准纳入20例患者,以常规口服药物、康复训练、针刺治疗后,点刺十二井穴使之出血,以出血10滴为宜,隔日一次,双手交替进行,每周三次,治愈7例,显效8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100%。杨氏[16]观察井穴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在常规内科及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刺络放血法治疗,对照组加用口服帕罗西汀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井穴刺络放血与口服药物治疗抑郁皆有良好效果。

7 结语

中医认为中风之发生,在本为阴阳偏胜,气血逆乱,在标为痰浊,瘀血阻络,气滞血瘀,多有内里亏虚,痰瘀互结的表现。中风患者在急性期虽然能及时挽回生命,但是有50%~80%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大多仍是阴阳偏胜,气滞血瘀所致。血为人体重要组成物质,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机体病理变化的规律,《素问》中提出过“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对于针刺的论述,其中几乎一半是在描述针刺放血[17]。机体病变时,古人以放血疗法祛除血脉中的郁血以及各种阻滞经络的物质,以调和气血为原则,疏经活络,调和气血。刺络放血,即针刺俞穴、病灶局部、浅表血络或病理反应点,使之出血的一种疗法,《灵枢小针解》中论到“宛陈则除之,去血脉也”,即刺之出血而去除病邪的方法,通过放出一定血量,调整脏腑经络气血运行,使得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而中风后遗症例如肩痛、痉挛、感觉障碍等症,多乃气血瘀阻所致,取其局部刺络放血可以改善血液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临床上采用放血疗法取得良好效果[18]。当然我们不难发现,刺络放血疗法还有很多不足,历代医家在治疗方法上都没有统一的制定标准,随意性很大,都有自己的特点,难以统筹;其对于人体的作用机理是多方面的,还不能准确的将其与中风机制相对应,目前的临床研究也存在样本量少、随访时间短、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所以还需要进行严格科研的大样本量、随机对照的观察研究,使之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总之,刺络放血疗法在中风病后遗症的治疗上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今后通过不断努力研究,向规范化治疗方面努力,在深度和广度上对刺络放血获得更多认识,汇通中西,守正出奇,使放血疗法更好的运用于临床,服务人类健康。

[1] 金泽. 针刺结合刺络疗法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7):25-26.

[2] 何晓晓. 刺络放血疗法结合动力灸治疗卒中后偏瘫麻木的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2,4(13):47-49.

[3] 周黎. 刺血疗法对脑梗死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脑血流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2)83-84.

[4] 邹伟伟. 针刺加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症[J]. 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0):14.

[5] 陈小凯. 针刺人迎联合刺络治疗脑梗塞肩手综合症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6):64-65.

[6] 曹野. 金津、玉液点刺放血治疗中风后失语45例[J]. 江西中医药,2013,44(370):53-54.

[7] 张勇. 金津、玉液放血治疗中风失语51例[J].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0):696.

[8] 潘俊晓. 针刺八脉交会穴合点刺舌面治疗中风后语言不利1例报告[J]. 湖南中医杂志,2014,30(1):87-88.

[9] 甄晓然,王璇. 舌穴放血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患者100例疗效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2):1292-1293.

[10] 朱镛连,张皓,何静杰. 神经康复学[M]. 第2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556.

[11] 阎翠兰. 软腭放血治疗中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0):695.

[12] 范小英,余智. 点刺放血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饮水呛咳临床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2014,30(1):986-987.

[13] 刘越清,王卫强. 梅花针配合井穴放血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43例疗效观察[J]. 国医论坛,2011,29(6):22-23.

[14] 王磊,徐芳增,梁宇. 四缝穴点刺为主治疗中风后手指屈肌群痉挛的临床体会[J]. 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2):31-32.

[15] 梁慧,黄立武,窦维华,等. 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后抑郁状态的影响[J]. 广西中医药,2014,37(1):53-54.

[16] 杨丹,巫升冰. 井穴刺络放血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15,42(1):157-158.

[17] 赵银龙.《黄帝内经》论刺络法[J]. 上海针灸杂志,2015,34(1):75-76.

[18] 詹桂玉. 放血疗法治疗中风后功能障碍临床效果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4):67-68.

如何撰写论文的“讨论”

讨论是论文中很重要的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探讨“结果”的意义。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1)主要的原理和概念;(2)实验条件的优缺点;(3)本人结果与他人结果的异同,突出新发现、新发明;(4)解释因果关系,说明偶然性与必然性;(5)尚未定论之处,相反的理论;(6)急需研究的方向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的内容也以精简为原则,要能讲清楚主要的论点,已经谈过的不宜在这一节里予以重复,不要仅罗列国外文献资料,或仅罗列与本文无关的综述材料。在结论的问题中避免以假设来“证明”假设,以未知来说明未知,并依次循环推论。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Sequelae of Stroke and Blood Letting Puncture

WANG Yongli1LI Yi2ZHOU Shuang21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Medicine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China Institute For Radiation Protection, Taiyuan Shanxi 030006, China; 2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Hospital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Stroke is often onset suddenly, changing quickly, critical, and constant with the nature of the “wind strike" as its Chinese character “zhong”means strike and “feng” means evil wind. Evil wind injures people in three levels: slight (affect), severe (injure) and both sudden and severe (strike).Pricking method, which is also called prick-blood method or blood-letting method, bases on puncturing certain body parts to let out a small amount of blood to reach the purpose of dispelling evil factors to cure the disease. Using pricking method to treat complications after stroke such as sensory disturbance, numbness, shoulder hand syndrome, aphasia, false bulbar paralysis, limb spasm, depressive state ha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ver 80%. Pricking method to treat stroke sequelae is easily manipulated and has great curative effect in clinic.

bloodletting; stroke; review

R 246

A

1674-9316(2017)14-0085-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4.046

1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放射医学与环境医学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06;2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医院中医系,上海 200433

周爽

猜你喜欢
井穴刺络中风
“刺络放血补虚”渊源及机理考
环球中医药(2024年2期)2024-03-25 19:11:36
从“阴井木,阳井金”浅析井穴的主治
环球中医药(2021年8期)2021-01-06 05:22:23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基层中医药(2020年2期)2020-07-27 02:45:58
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大鼠缺血后脑水肿影响的实验研究※
揉肩井,活肩颈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11-18 16:56:35
古代刺络理论的历史演变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概况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