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预检分诊错误原因分析及整改探讨

2017-01-20 08:11:58卢美珍毛卫婷陆彩云林琳唐艳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6期
关键词:错误率急诊科例数

卢美珍 毛卫婷 陆彩云 林琳 唐艳红

急诊预检分诊错误原因分析及整改探讨

卢美珍 毛卫婷 陆彩云 林琳 唐艳红

目的 探讨急诊预检分诊错误原因及整改措施。方法 回顾并分析我院急诊科2016年3—12月预检分诊情况。分诊的错误病例为1 591人次,对其进行分类及分析,提出解决的对策。结果 总分诊例数为12 873人次,实施整改措施后错误例数1 591人次,错误率为12.36%,实施整改前错误例数为2 682人次,错误率为2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致使预检分诊产生错误的重要问题是缺少规范性与有效性的量化预检系统相关分诊标准,以及护士缺少专业素养以及缺少充足的业务能力,需要制定整改措施,提高分诊正确率。

急诊;预检;分诊

医院的急诊科室是救治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也是急诊医疗服务(EMSS)中最重要而又最复杂的中心环节,处于医院医疗的第一线,并且承担24小时不间断的各类患者的急诊和紧急救治工作。急诊预检分诊是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优先的原则和合理地利用急诊资源对急诊患者进行快速分类,以确定治疗或进一步处理的优先次序过程[1]。统计我院急诊科2016年3—12月预检分诊情况,对分诊工作现状及分诊错误原因进行剖析并探讨改进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急诊科分诊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3—12月急诊总分诊量为12 873人次,我科参与预检分诊工作的护士共29人,其中本科学历10人,大专学历18人,中专学历1人,主管及以上3人,护师12人,护士14人,其中参加急诊护理工作五年以上12人。

1.2 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于2016年3—12月总分诊量的统计数据进行回顾分析,对分诊错误原因进行分析,且对护士因素、患者/家属因素、疾病因素、管理因素予以合理的整改措施。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输入至SPSS 19.0软件中,分诊错误率运用n(%)表示,且采取χ2检验。如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总分诊例数12 873人次,实施整改措施后错误例数1 591人次,错误率为12.36%。其中护士因素582人次,占据4.52%,患者/家属因素493人次,占据3.83%,疾病因素307人次,占据2.38%,管理因素209人次,占据1.62%;相比实施整改前错误例数2 682人次,错误率为20.83%。其中护士因素855人次,占据6.64%,患者/家属因素766人次,占据5.95%,疾病因素580人次,占据4.51%,管理因素481人次,占据3.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3.990 1,P<0.05)。

3 讨论

急诊医学是从70年代兴起的一门临床学科,发展迅速,然而,急诊预检分诊被视为比较重要的一项急诊护理专业化技术,同样得到较好的发展,各个国家依次依照自身国情构建了急诊分诊临床体系,以及分诊的规范标准。因急诊在临床上有着病情危及、疾病类型众多、无预见性、医疗纠纷较多等多个特征,所以在国内构建完善且规范的急诊分诊临床体系与具备客观性、科学性的分诊标准,将分诊准确率提升当做日前研究与关注的重点问题。

结合本院产生急诊预检分诊错误状况,发现错误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并提出整改的有效措施。

3.1 分诊错误原因分析

3.1.1 护士因素 护士因素例数占分诊错误例数的36.58%,所占比例最多。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较多,由于低年资护士缺少临床经验,问诊欠完整,对病情分级标准掌握不全面,不能及时准确判断病情[2],对于急诊患者病情的发展缺乏预见性,应变能力差,容易造成分诊错误。

3.1.2 患者/家属因素 患者/家属因素例数占错误例数30.97%。前来急诊就诊患者就诊时情绪易激动,不了解分诊的重要性,对分诊护士的问诊不配合,不分病情轻重缓急,只希望早点得到医生的治疗[3],而不希望护士进一步问诊,从而导致问诊不详细,出现分诊错误。

3.1.3 疾病因素 疾病因素占分诊错误例数的19.30%。急诊患者多病情复杂,其中疼痛患者居多,疼痛分诊是难点[4]。例如急腹症患者可以是内科疾病,也可以是外科疾病,也可以是妇科疾病,疼痛性质及疼痛程度的不同也会影响疾病的分级,产生分诊错误。

3.1.4 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占分诊错误例数的13.17%。急诊科室患者病情多纷乱复杂,各类突发事件较多且集中,管理者易出现管理不到位,提供急诊专科知识培训较少,且未能及时评价培训效果[5],对护理人员掌握的专科知识程度了解不全面,质控员督察力度不够,对分诊错误产生之后没能及时整改并追踪,导致分诊错误的继续出现。

3.2 整改措施

3.2.1 针对护士因素 预检分诊护士须在急诊临床工作年满3年以上的护士担任,另外在排班上采取弹性搭班法,新老护士搭配,技术力量强弱搭配,另外,需要做到的有:(1)眼勤,对患者的面部表情、神志、走路姿势、体位、呼吸之时的胸部气腹状况、排泄状况、呕吐物,针对救护车所送来的一些患者,需要关注呼吸道的通畅情况,针对病情的严重程度予以分级处理和对症急诊治疗。(2)口勤,对病情进行简要的询问,在患者不进行回答之时,需要对其陪护的人员进行询问,便于对疾病资料进行掌握,若患者为女性,需要对月经史进行询问。(3)腿勤,需要将衔接工作快速的做好,对于腿脚不便者需要提供平车或是轮椅,且依照患者的舒适程度与病情进行卧位的调整,同时对其安全加以注意。(4)手勤,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主动的测量,依照测量结果实施分级管理。红区为Ⅰ类、Ⅱ类,应该送至抢救室,黄区为Ⅲ类,应该对诊疗进行密切观察,绿区为Ⅳ类。

3.2.2 针对患者/家属因素 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具备扎实的急诊意识和急救专业知识,对危急重患者应先抢救后挂号,为患者赢得黄金抢救时间;护理人员应树立良好职业形象[6],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让患者/家属知晓预检分诊的重要性,取得配合,提高患者满意度。

3.2.3 针对疾病因素 预检分诊护士在分诊时应把握“一看二问三查四分诊”原则,详细询问患者现病史及既往史;另外加强针对科室常见病种、多学科交叉症状以及对疼痛知识的学习培训,将疼痛评定与病情分级标准结合[7-8],每季度进行科室考核,让护士牢记各类疾病的病情观察及分诊要点,提高分诊质量,减少分诊错误率。

3.2.4 针对管理因素 管理者改善就诊流程,制定预检分诊质量标准,对预检分诊的任务、病情分级、反应时间等有明确的指标;加强监督力度,组织制定专科指标检查计划,确定人员职责,开展专科质量指标评价,全员学习掌握专科质量指标评价标准并参与指标检查工作,认真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对指标检查情况做到有分析、整改、追踪,并记录,进行季度总结。

4 小结

急诊预检分诊是将患者合理分配的过程,目的是识别高风险人群,确保候诊患者的安全。护士能正确的预检分诊,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使患者能够按照疾病种类和严重程度进行简单、快速评估与分类,从而提高分诊的正确率。

[1] 周美红. 急诊预检分诊现存隐患与防范措施[J]. 医学信息,2014,27(39):8.

[2] 刘学芳,蒋宁宁. 品管圈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8):173-174.

[3] 王萍兰. 急诊预检分诊的常见问题和对策[J]. 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3):163.

[4] 余艮珍,叶天惠,朱杉,等. 两次预检分诊模式在儿科门急诊风险控制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3):4238-4240.

[5] 陶蓉,甘秀妮,戢芳. 《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分诊标准在临床急诊工作中的应用实践[J]. 重庆医学,2016,45(19):2629-2631.

[6] 孙贤妮,赵丰清,宋莎莎,等. 我国急诊分诊的现状分析[J]. 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9):149-149.

[7] 胡弘,杨敏婕,山缨,等. 优化急诊输液室输液流程[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6,23(6):26-28.

[8] 郑星丽. 急诊预检分诊现状分析及持续质量改进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7):1802-1804.

Analysis and Recti fi cation of the Cause of Emergency Precheck

LU Meizhen MAO Weiting LU Caiyun LIN Lin TANG Yanhong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Nann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ning Guangxi 530001,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ause and corrective measures of emergency precheck. Methods The pre-inspection of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to December 2016 was reviewed and analyzed. The number of Misdiagnosed cases was 1 591, which was classified and analyz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Results The total number was 12 873 cases, 1 591 errors occuring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rective actions, the error rate of 12.36%.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ctifcation, the number of error cases was 2 682, and the error rate was 20.8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important problem of preview triage errors is the lack of normative and effective quantitative preview triage system standard, and a lack of professional nurses and the lack of adequate business ability, need to develop corr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riage accuracy.

emergency; preview; triage

R47

A

1674-9316(2017)16-0019-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6.008

南宁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广西 南宁 530001

猜你喜欢
错误率急诊科例数
限制性随机试验中选择偏倚导致的一类错误率膨胀*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更正
正视错误,寻求策略
教师·中(2017年3期)2017-04-20 21:49:49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解析小学高段学生英语单词抄写作业错误原因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西藏科技(2015年11期)2015-09-26 12:11:30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