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应何时呈现

2017-01-19 12:15欧运波
课外语文·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背景知识情感

【摘要】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在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背景知识的呈现要把握好时机,应在体悟作者感情时、探究作者写作意图时、学生需要时呈现。

【关键词】背景知识 情感 写作意图 需要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背景知识指对理解课文的结构、内容、情感、主旨、艺术手法等有作用的材料或者资源。它涉及语言学、修辞学、文章学、文学、文化、历史等领域的相关知识。背景知识的介绍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篇文章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独特产物。背景知识的呈现有利于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孟子曾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事也,是尚友也。”他认为,阅读作品的时候,呈现关于作品的背景知识,有利于阅读者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因而提出“知人论世”的观点。余映潮老师把背景知识称为“资料助读”、黄厚江老师称为“教学凭借”。他们都认为背景知识的合理呈现有利于深入解读文本,但背景知识呈现的时机不对,将大大地降低背景知识的作用,不利于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某位教师在教学《阿房宫赋》时,一开始就介绍了作者及《阿房宫赋》:这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作者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了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民的情怀,杜牧这篇《阿房宫赋》之所以流传千古,在于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在一堂课的开始环节就呈现这样的背景知识,一方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方向都往背景知识的方向靠拢,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这种主题先行式的背景知识呈现方式,等于直接地告诉了学生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使学生在品味感情、体悟主旨阶段就无事可做,培养了学生的惰性。由此可见,背景知识的呈现需要把握时机,怎样才能把握时机呢?笔者认为有三条途径。

一、体悟作者感情时

在阅读教学中体悟作者的情感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任何一篇作品都蕴含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因而在阅读教学中(特别是文学作品鉴赏中)能否把握作品所体现的情感就成为学生是否读懂作品的一个标志。“第三、第四学段,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在这里,新课标明确提出领悟情感是评价学生鉴赏水平的重要尺度。在阅读教学中,体悟作品感情时,学生可能会追问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情,这时及时呈现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深切领会作者的情感及情感产生的原因。

张教英老师在教学《将进酒》时将体悟诗人的情感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想想作者悲什么?为何而悲?请大家踊跃发言”。有学生认为是怀才不遇,有学生认为是青春不再,有学生认为是壮志难酬,有学生认为是功业未成。张老师在学生深入思考、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提供了背景知识。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没有一开始就呈现背景知识,而是在体悟感情时才予以呈现,这时,学生已结合文本深入体悟了诗人的情感,背景知识的呈现加深了学生对诗人“悲”情的理解及作者形象的把握。

二、探究作者写作意图时

写作意图是创作意图的一种,即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主题、内容和思想。探究写作意图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难点。在突破写作意图这个难点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这时,教师呈现某个背景知识,学生的思维可能会豁然开朗,难题也就迎刃而解。

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故都的秋》时,先带领学生鉴赏五幅秋景图,然后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在故都“秋”可写的东西很多,有火一样的香山红叶,有明镜般的昆明湖水,有诗境似的陶然亭……这些何尝不能映出秋的倩影,而作者偏偏写了这样的秋色呢?这样的问题具有思维价值,学生也乐于探究,经过热烈地讨论,学生在交流中还是未能谈到重点,有的还偏离了文本,偏离了课文的情感基调,这时教师呈现了背景知识。

在这个案例中,背景知识呈现的时机是恰当的。对学生来讲,探究写作意图本来就是一个难点,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深入理解文本有重要的价值。问题一提出就呈现背景知识,问题的思考价值就会荡然无存;让随便思考一会儿就呈现背景知识,也不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只有经过深入的思考、认真讨论后呈现的背景知识,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入理解作者清、静、悲凉的感情及产生的原因。

三、学生需要时

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仅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由于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思维定式等原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提供的背景知识相当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脚手架,让学生站在脚手架上解决相关问题,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有一位教师在带领学生疏通《捕蛇者说》文意时,学生对“以俟关乎人风者得焉”一句中的“人风”一词不理解,教师在学生讨论还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向学生提供了“避讳”的背景知识,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背景知识的帮助下,解决了问题,理解了文意。

学生在阅读《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学生对隐晦深涩的词句不甚理解,教师马上提供“三一八惨案”的背景知识,在教师提供的背景知识的帮助下,学生理解了不懂的语句,并且体会了语句背后作者蕴含的感情。

需要是积极性的源泉,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需要指的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和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教师在学生需要时提供相应的背景知识,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继续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深入的解读文本,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背景知识的提供要讲究时机,语文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适时提供,以便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深入解读文本,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欧运波,1982年生,云南昭通人,讲师,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教育硕士,研究方向:语文教学研究。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背景知识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被情感操纵的人有多可悲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情感移植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