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疮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0例临床观察

2017-01-19 13:42史原华周青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史原华+周青

【摘 要】 目的:观察口疮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口疮清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西地碘含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疮清用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口疮清;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6.8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4-0107-03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好发于唇、舌、颊、软腭等部位。本病在各年龄阶段皆可发生,并具有复发性,周期性,自限性的特点[1]。中医并无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本病当属中医“口疮”、“口疡”、“口疳”、“口糜”的范畴。导师周青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结合中医“三因制宜”的用药原则,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疗进行总结,认为云南范围内本病的主要病机为湿热内蕴兼阴虚火旺,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清利湿热、滋阴降火的治疗方法。笔者选用经验方口疮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较好,复发率较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及云南中医学院门诊部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20~68岁,病程1~10d;其中吸烟者13例,饮酒者8例,工作学习紧张、过度疲劳者9例,睡眠不足者11例,慢性疾病(慢性胃炎、慢性咽炎)者6例,月经不调者3例。对照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20~68岁,病程1~10d。以上患者以往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等治疗,疗效欠佳,反复发作。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主证及主要兼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口腔粘膜病学》[2]制定,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

1.2.1 西医诊断标准 ①轻型口疮:溃疡小而浅数目少,1~3个,大小1~2mm较浅在,红肿不著、边缘整齐有红晕,基底稍凹平坦,一般7~10d愈合,愈合后不留疤痕;②口炎性口疮:又称疱疹性口疮,溃疡表浅平坦形状不规则,可由小米粒大小到蚕豆大小,数目可多达十个,可互相融合,有黄色渗出,周围充血明显,范围大,疼痛明显;③腺周口疮:又称巨型口疮,溃疡大而深在,呈弹坑状,溃疡面积可达1cm以上,常孤立发生,亦可同时发生数个,边缘高起明显,充血不著或显暗红,病程长愈合缓慢,可达1个月至数月,愈合后留有疤痕。

1.2.2 中医诊断标准 主症:溃疡,疼痛,激惹痛;次症:口干口渴,失眠,五心烦热,脘腹胀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象:舌红苔黄腻或舌红苔薄黄;脉象:脉弦数或脉细数。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症候诊断指标;③ 2年内未服过任何激素类药物及进行免疫治疗;④本次溃疡发生时间不超过3d;⑤自愿参与本研究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非复发性口腔溃疡,如创伤性溃疡、癌性溃疡、结核性溃疡、白塞病及其他引起口腔溃疡的患者;患者近期内服用过激素类药物或进行过免疫治疗;排除哺乳期、妊娠期以及意向妊娠的妇女,有甲状腺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脑部疾病者;过敏体质及病例纳入后发现其对药物过敏者;患者自行放弃试验或服药期间加用其他可能影响疗效观察的药物者。

1.5 方法 治疗组服用口疮清治疗,口疮清药物组成:生地20g,知母15g,滑石15g(布包煎),茵陈15g,黄芩15g,广藿香15g,白豆蔻15g(后下),射干15g,薄荷8g,川贝10g(研末、兑服),连翘20g,车前子15g(布包),甘草6g。煎服方法:每剂煎4次,头煎加温水600mL泡30min,煮沸20min,取汁200mL,第二至第四煎各加冷水400mL,用文火煮沸20min,取汁150mL,将4次所得药液混匀,分4次温服。5d为1个疗程。对照组西地碘含片(北京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用量用法:西地碘含片(北京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10910012),口含。1次1片(1.5mg),每天4次。5d为1疗程。

两组均连续服药2个疗程,治疗期间宜清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禁止食用煎、炸、熏、烤等燥热食品。用药第5天、第10天分别记录溃疡面积大小、渗出、充血水肿、疼痛情况以及中医次证、舌脉情况。记录3个月内口腔溃疡的复发情况。

1.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拟定。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无好转,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疗效经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复发率比较 治疗组中共复发7例,一月内复发0例,二月内复发2例,三月内复发5例,总复发率23%;对照组中复发25例,一月内复发2例,二月内复发7例,三月内复发16例,总复发率83%。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诊断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应与创伤性口腔溃疡、恶性肿瘤、结核性溃疡等相鉴别。接诊时,应仔细询问患者病史以及近期药物使用情况,详查患处。中医诊断需在确诊患者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基础上,四诊合参,以中医辨证标准来判断患者所属证型。

《医贯》云:“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丹溪心法》云:“口疮服凉药不愈者,因中焦土虚,且不能食,相火冲上无制。”云南地区患者在溃疡发生的同时还常兼有口干口渴,失眠,五心烦热,脘腹胀闷,大便粘腻,小便短赤等症状。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笔者发现,大多数患者常常使用清热解毒类药物缓解口腔溃疡症状。但本病患者多因先天肾气不足,肾阴亏虚,阴不制阳,虚火循经上炎所致。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精、肾气依赖于脾气运化的水谷之精的滋养,后天脾胃失养,不仅影响精微物质转化成肾阴,还易酿生痰湿,长期使用清热解毒苦寒类药物,正气受损,致使脾虚运化无力,阴液化生不足。加之云南地区气候干燥炎热,当地居民喜食辛辣燥热、肥甘厚味之品,痰湿多从热化。日久则痰湿内郁生实火,肾阴不足生虚火,两火循经上炎,形成

虚实夹杂之证,痰湿为病,病程多缠绵难愈,致使口疮反复发生,给治疗带来难度。兼症方面,实火上扰心神则烦躁;灼伤津液,则口干口渴;相火内扰,则五心烦热;阳不入阴,则失眠;湿热阻滞中焦,纳运失司,气机不畅,则脘腹胀闷;湿性黏腻,则大便黏腻不爽;实火下行则小便短赤。中医注重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口疮清具有清热利湿,滋阴降火的功效,在治疗中不仅针对口腔溃疡进行治疗,还能调理脏腑功能,降低本病的复发率。

参考文献

[1]王济,倪诚,张惠敏,等.关于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难点与防治方法的讨论[J].中医药通报,2014,03:4-9.

[2]李秉琦.口腔粘膜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9-56.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编辑:穆丽华)

猜你喜欢
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药物治疗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分析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