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霞+朱向东
【摘 要】 对《小品方》中煮散方进行服法、服量、主治病证等方面的初步探讨,总结《小品方》煮散方的应用情况和特点。《小品方》中煮散方每次服法、服量依据疾病、个体的差异有明显的不同,其主治病证涉及内、外、妇、儿、金疮急救等多种疾病,但以内伤杂病、妇科疾病为多,对于外感热病可谓是《小品方》创新内容最集中的一卷,其煮散方对于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小品方;煮散;剂量;疾病
【中图分类号】R2-52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4-0005-03
Abstract:An initial discussion on the method of taking medicine, dosage of medicine and indications of medicine, in Xiao Pin Fang was carried out to summarize the appl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Zhusan Prescriptions(Decoctions made from power). The method of taking medicine and dosage of medicine in Xiao Pin Fang concerning Zhusan Prescriptions hav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based on the change of the diseases and individuals; The Zhusan Prescriptions of main medical treatment syndromes involve in a variety of diseases which cover internal medicine, surgery, gynecology, pediatrics and first aid, however, the diseases of Miscellaneous and gynecological are more than others. For the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the Zhusan Prescriptions are most innovative content in Xiao Pin Fang. These prescriptions have extremely better valu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Xiao Pin Fang; Zhusan; Dosage;Disease
《小品方》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医家陈延之所著的一部中医药著作。全书共十二卷,本书早佚,其佚文散见于《外台秘要》、《医心方》中。日本发现《经方小品》残卷。今人据之辑出《小品方辑校》本。该书对晋唐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中医学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曾被历代众多医家所推崇。宋代高保衡、林亿等校订《备急千金要方·后序》云:“臣曾尝读唐令,见其制,为医者皆习张仲景《伤寒》、陈延之《小品》……”[1];宋代孙兆等在校正《外台秘要方·序》时云:“古之如张仲景、《集验》、《小品方》最为名家” [2]。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将《小品方》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并列,认为“方诸举业家,与四子书无异”[3]。由于目前对《小品方》的研究较少,故笔者对《小品方》中的煮散方进行研究,探讨煮散方在服法、用药、用量以及临床病证上的特点。
1 中药“煮散”的认识
煮散是一种传统的中药煎药法,是将药物制成细粉或粗粉,分装或用时称取,加入水或引药煎煮,连同药沫一起,或去渣服用的一种剂型。它在《黄帝内经》中始见雏形,在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有记载,如抵当汤的煮服法“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这为后世“煮散”剂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中药药剂学》认为:“中药煮散为汤剂之一种,乃药材粗颗粒与水共煮去渣取汁而制成的液体药剂[5]。”也有学者认为,煮散煎出率高,节省药材,煎煮时间短,节省能源[6],与散剂的特点相似,故可归为散剂。而从药物与水“共煎”和服用的形式(如顿服、二服、三服等)来归类,则保持了汤剂的优点,因此煮散剂型具有二重性[7]。
2 《小品方》煮散方用量用法研究
2.1 整方用量、服量与服法 煮散方中整方用量即为一剂药的药物总量,与汤药不同的是煮散处方的一剂药多是分数次进行煎煮;服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的服药量,由于煮散方一剂药多进行数次煎煮,故在服量上有每服量和日服量之说。每服量即为每次服药量,日服量为每日服药总量,与每服量、日服的次数、服药的间隔时间以及依据疾病的情况(病情、病程、病势等)增减服量、服用次数等相关。《小品方》煮散方中日服次数根据疾病病证的轻重、服药后反应、患者体质等各种情况的差异有旦服、顿服、二服、分服、日二夜一、日三夜一、日四五、日五六、三次、三度、三服、适量、四服、五服之异。
2.2 《小品方》煮散方常用剂量单位与制散工艺 《小品方》煮散方中药量和服用量涉及到的常用剂量单位有衡重单位(分、两),容量单位(把、升、合、虎口、弹子),计数单位(枚、粒、个、具、丸)等。其中整方用量涉及衡重单位“分、两、把、升、合、虎口、弹子”,涉及计数单位“枚、粒、个、具”;依据《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对汉唐时期衡量值的考证结果,《小品方》中一斤合今之220g,一分合今之3.45g,四分为一两,一两合今之13.8g,1升合今之200mL[8-9]。通考《小品方》载药方中的制散工艺,煮散剂型经“咀、锉、捣、末”的方法将整方中药制备成散剂,从中取出部分进行煎煮,所得药液去滓或连滓服用。
3 煮散方对外感、妇科及内科疾病的相关性应用
《小品方》中煮散方应用广泛,大约涉及到130多种疾病,内容包括内、外、妇、儿、金疮急救等。其中以内伤杂病为主,包括咳喘、痰饮、心腹胸胁诸痛、出血、消渴、积聚、水肿、下利、黄疸、胸痹、腹痛、便秘、奔豚、癫狂等33 种;其次为妇科疾病,包括胎漏、胎动不安、崩漏、妊娠恶阻、妊娠子淋、妊娠腹痛、难产、胎死不下、产后无乳、产后乳痈、产后失禁等经、带、胎、产及产后病大约26种;《小品方》卷一中明确指出:“《经方小品》中共有十二卷,其所治皆周遍众病也。其中秘要者,是第六一卷。治四时之病周员终竟,四时无究,终极为最要也[10]。”第六卷是《小品方》创新内容最集中的一卷。故陈氏极为看重,以“秘要”、“最要”提示。将外感热病分为“春夏温热病”、 “秋月中冷(疟病)”、“冬月伤寒”论治,故在治疗外感热病中具有创新性。兹简述如下。
3.1 煮散方在内科杂病方面的应用 陈氏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参合平时学习之心得、临证体验,不但传承化裁前代的经验效方,而且还针对临床疾病的病因病机,创制出众多切合临床实际并且疗效显著的新方。这其中一些药方经过长期的临床运用已成为祖国医学史上千古流传的名方。如《小品方·卷二治中风喑不随痛肿诸方》曰:“小续命汤,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惚惚,精神闷乱,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方。麻黄(一两)甘草(一两) 防风(一两半)人参(一两)防己(一两)黄芩 (一两)附子(一枚,大者,炮)桂心(一两)生姜(五两)芎(一两) 芍药(一两)上十一物,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甚良。不瘥更服三四剂必佳。”再如《小品方·卷三治虚劳诸方》:“治肾气不足,消渴引饮,小便过多,腰背疼痛方。 肾(一具,猪羊并得) 远志(二两) 麦门冬(一升,去心) 人参(二两)泽泻(二两) 五味子(二合)干地黄(二两)桂心(二两)茯苓(一两)芎 (二两) 黄芩 (一两)生姜(三两) 枣(二十枚)芍药(一两)鸡里 黄皮(一两)螵蛸(二十枚,炙)上十七味,以水一斗五升,煮肾取一斗三升,去肾煎药,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生葱、芜荑、酢物。”
3.2 煮散方对妇科病证的治疗 《小品方》第七卷专设妇人篇,内容包括女子众病、妊胎、产后、妇人无儿、妪诸血崩滞下等宿疾;《小品方·治女子众病诸方》曰:“古时妇人病易治者,嫁晚肾气立,少病不甚有伤故也。今时嫁早,肾根未立而产,伤肾故也。是以今世少妇有病,必难治也。”首次说明妇人众病多由肾气虚而来,认为“早嫁早经产,虽无病者亦夭也”,故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倡导晚婚晚育,反对早婚早育,这样对保护妇女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倡议作用。对于诸方说三十六疾,陈氏认为其病各异而用同治之方:“白垩丸,主妇人三十六疾。白垩(三分)龙骨(三分)当归(二分)茯苓(三分)芍药(二分)黄连(三分)黄芩(二分)瞿麦(二分)甘草(二分)牡蛎(二分)白蔹(二分) 石苇(二分)细辛(二分)附子(二分)人参(二分)乌贼骨(二分)禹余粮(二分)白石脂(二分,大黄(二分)桂心(四分)白芷(四分)二十一味,下筛,蜜丸如梧子,未食服十丸,日二,不知稍增,服药二十日知,三十日百病悉愈。”
对于妊娠期疾病,《小品方·治妊胎诸方》曰:“阻病者,患心中愦愦,头重眼眩,四肢沉重懈堕,不欲执作,恶闻食气,欲啖咸酸果实。多卧少起,世谓恶食,其至三四月日已上皆大剧,吐逆,不能自胜举也。宜服半夏茯苓汤,数剂后将茯苓丸。淡水消除,便欲食也。既得食力,体强气盛,力足养胎,母便健矣。古今治阻病方有数十首,不问虚实冷热长少殆死者,活于此方。半夏茯苓汤,治妊身阻病,心中愦闷,空烦吐逆,恶闻食气,头重,四肢百节疼烦沉重,多茯苓(三两)旋复花(一两)半夏(五两)生姜(五两)橘皮(二两)细辛(二两)芍药(二两)干地黄(三两)川芎(二两)人参(二两)甘草(二两)泽泻(二两)凡十二物,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茯苓丸,治妊身阻病,患心中烦闷,头重眩目,憎闻饭气,便呕逆吐闷颠倒,四肢委热,不自胜持,服之即效,要先服半夏茯苓汤两剂,后将茯苓丸也。茯苓(一两)干姜(二两) 半夏(二两)人参(二两) 桂肉(二两)橘皮(一两)枳实(二两)白术(二两)甘草(二两)葛根屑(一两)凡十物,捣筛,蜜和丸如梧子,饮服二十丸,渐至三十丸,日三。”
3.3 煮散方在外感热病的应用 陈氏在序言中曰:“病者自非寿命应终,毒害已伤生气,五劳七伤已竭气血者,病无不愈也。”说明陈氏的“邪毒致病”学说在外感疾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贡献。关于“毒邪”致病,历代医书亦有所记载。《素问·五常政大论》有“湿毒”、“寒毒”、“热毒”、 “燥毒”及“清毒”等称谓。《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 对于“毒害”的治法,陈氏针对“伤寒毒”、“风寒冷毒”、“天行”、“温毒”、“热毒”、“湿热毒”等毒邪致病的共性,在仲景的研究方法中揉入清热、解毒、益阴诸品,创立了针对“伤寒与时行温疫为异气”病机的表里双解法。如“葳蕤汤治冬温及春月中风、伤寒……。葳蕤(二两)白薇(二两)独活(二两)麻黄(二两,去节)杏仁(二两,去皮尖两仁)甘草(二两,炙)川芎(二两)青木香(二两)石膏(三分,末,绵裹)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汗。忌海藻、菘菜”。再如“知母解肌汤,治温热病头痛,骨肉烦疼,口燥心闷者;或者夏月天行毒,外寒内热者;或已下之,余热未尽者;或热病自得痢,有虚热烦渴者方。知母(三两) 葛根(三两)麻黄(二两,去节)甘草(二两,炙)石膏(三两,碎,裹)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忌海藻、菘菜。”方以知母配伍石膏清泄肺胃之气分热毒,麻黄合葛根开玄府、发腠理,达到表散阴霾之邪闭,内宣清闭之郁热,成为主治温病表寒里热的代表方;“葛根汤,治病三四日不差,身体毒热方。葛根(八两)龙胆 大青(各半两)生姜(三两)甘草(炙)桂心 麻黄(去节,各二两)芍药 黄芩 葳蕤 升麻 石膏(碎)(各一两)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取八升,掠去沫,然纳余药,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二夜一服。忌海藻、菘菜、生葱。”方以大青龙汤(麻黄、甘草、杏仁、桂枝、石膏、生姜、大枣)去杏仁为基础方,加葛根、升麻清泄肺胃,大青叶凉血解毒,龙胆清泻肝胆,葳蕤和甘草顾护护阴胃,成为寒温并用、表里双解,职司伤寒、天行诸病邪毒炽盛的代表方。
综上所述,煮散剂是祖国医药学的传统剂型,用量小,节约成本,有效成分易于溶出。其关于煮散剂在临床的运用还远不止此,尚有许多内容值得我们进一步继承、研究和探讨。因此,笔者认为现代临床不该放弃古人遗留的这种传统剂型,更应该参考古代方药对其的运用,充分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并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挖掘出更适合其存放和煎煮的方式,以及更有利于原料成分有效溶出的颗粒大小,使这一剂型的优点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充分发挥运用。
参考文献
[1]袁冰, 石东平. 仲景医方与《小品方》方剂比较研究[J]. 中华医史杂志, 2001, 31(1):33-35.
[2] 黄丽萍, 赵宝林, 吴玲燕. 陈延之《小品方》学术思想初探[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2, 29(1):23-26.
[3] 高文铸辑注.小品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108-123.
[4] 徐海波.中药煮散源流考[J].河北中医药学报,1999,14(4):11-13.
[5] 曹春林.中药药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61.
[6] 仝小林,张家成,穆兰澄,等.恢复煮散节省药材[J].中国新药杂志,2012,21(5):470-474.
[7] 张玉芳,原晓洪,李雁,等.《实用中成药手册》中煮散的统计分析[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4,9(6):18-19.
[8] 卢嘉锡,丘光明.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47.
[9] 丘光明,邱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36,249-250.
[10]《小品方》古抄本残卷[M].东京:日本北里研究所附属东洋医学总会研究所,1992:2-20.
(编辑:梁志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