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生霞
摘要: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与网络时代的到来,要求学校培养大量能驾驭高新技术,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这使得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愈益凸显。面对新技术革命浪潮,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信息技术对于开发青少年智力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64-01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引起了课堂教学的深刻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引起了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评价手段的深刻变革。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促进传统教育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是让学生在全新的信息化学习环境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创新情境,激发青少年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和动力之源。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心理学家在研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时指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涌出,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所以教师必需经常地、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精心创设各种创新情境,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创设创新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有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
1.1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性学习,学生可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确立,是有效开发其创新潜能的前提。
1.2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使教师间接主导教学,并履行设计、主持、示范和评价等主要职责。利用信息技术可使教育活动更加多样化、趣味化、民主化。学生可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参与,自由发挥,提出各种新观点、新方法、新假设,萌发创造动机与兴趣。
1.3现代信息技术可使教学信息呈现多媒体化。图、文、声、像、动画等技术功能可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有利于开发大脑,使思维过程更灵敏、连贯、流畅。
1.4教学信息组织的超文本形式符合现代教育的认知结构,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案,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认知路径,使师生得以摆脱陈规旧习,有利于发散思维、启发想象、激发智慧。
1.5现代信息技术使教育媒体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和宏观限制的特性,使思维可以在广阔的时空范围内纵横驰骋,并在主动探索、自由想象过程中产生新思维和超常构想。
1.6信息技术具有激发创新热情的特殊吸引力,有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各类创造性活动,学生在探究与创作过程中创新思维可以得到发展。信息技术同样能帮助教师发展创新思维,如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教育科研,可以强化创新意识,养成探索、创新思维的习惯,可使教学情境的设计和教学模式的采用更加富于新意,这些又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
2.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通过创设具有现代意识和创新文化氛围,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切创新因素,积极探索以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可行途径,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青少年的探索精神和创新人格,养成创造型思维方式和创新学习习惯,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为今后发展成为创新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3.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科技活动,有效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
在掌握科学理论、认识信息技术的创新功能的基础上,学校必须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在各类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1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目前学校开展的活动主要有,网上学习(包括科技知识、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等);网上创作(包括多媒体软件创作、科普网站建设、绘画、写作等);信息技术奥赛辅导等。其中,开展多媒体科技创作是难度适宜、广受学生喜爱的活动。这一活动由学生自选题材进行探究,研制多媒体软件。题材大致分三类:一类是课本科技知识题材;一类是课外科普题材;一类是科幻类题材。学生将自己想象和发明的科技或科幻作品制作成为软件。
3.2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科技活动质量。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科技活动要求比较高,需要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主要有⑴组建一支训练有素、热心于科技活动的辅导员队伍。活动由校领导牵头,辅导老师由接受过理论与技术培训且考核合格的计算机老师或学科骨干教师担任。⑵将活动进行分组、归类,为学生配备合适的辅导员。⑶集体培训、独立探究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首先要参加集体培训,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如制作动画学会简单的编程等,然后开展独立探索、创作。教师主要是启发学生思维,与其共同探讨,提出参考性的建议与方法。⑷组织交流,取长补短,让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开拓思维。⑸保证上机操作时间。每周活动课及周末、节假日尽量开放电脑房。⑹将科技创作活动列入学校竞赛系列,以便统一管理和得到应有的重视。⑺辅导员实行定期考核与评估,奖励成绩突出者。
3.3让创新的火花结出硕果。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创新功能开展科技创作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广大同学怀着极大的热情在科技知识的海洋中寻觅,到实践中取证利用信息技术创作了丰富多彩的软件作品。实践证明,利用信息技术的创新功能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作活动,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使人类的创新空间不断扩展,科技活动将不断呈现出新的形式与内容。这就要求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不断转变观念,努力促进信息技术与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接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为社会输送优秀的技术人才。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已经为科技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应该更加积极努力地培养青少年的科技意识,我们不仅要培养大批的科技精英,更重要的是培养绝大多数人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思想,这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特别关注和不断探索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探寻出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它,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远鸿: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评价方法问题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3)
[2]伏锡良:培养创新素质从科技教育做起[J].发明与创新(学生版),2008(4)
[3]胡晓蓓:科技馆与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发展[J].科技信息,2008(27)
[4]杨丽敏;;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11年
[5]杨树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反思[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阮鹏:巧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8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