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娟
摘要:学习地理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各地不同的民风民俗,河流山川。但是经调查发现,很多高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不感兴趣,这就给地理教学带来了困难。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成为了教师们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兴趣;学习态度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82-01
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家都清晰地提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的确如此,兴趣在学习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学生对学习一旦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这种主动学习是发自内心的需求,不像教师强迫着学习,而自愿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大的成功。即使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他们也不会轻言放弃,而是更加努力地解决问题,兴趣就像是学习的助燃剂一样,始终让学生保持高昂的情绪对待学习。兴趣对学习起着如此重要的影响,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了广大教师们的一致追求。
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发现,很多高中学生对学习地理缺乏兴趣,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天赋,甚至在学习地理上出现了严重的畏难情绪。地理其实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好地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各地的风俗习惯等,还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但是,面对很多学生不屑一顾的学习态度,这些就成为了不可能。要想提高高中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效率,就不得不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改变学生对地理的偏见,端正其学习态度
很多学生对地理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偏见,这导致其学习态度不端正,试想学生都没有正确认识地理,又何谈对学习地理感兴趣呢?因此,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要纠正他们对地理的错误认识,端正其学习态度。应试教育理念一直以来就引领着我国的教育走向,深受其影响的师生在教育教学观念上也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认知偏差。比如,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认为重要的科目就是语数外,像地理这类学科都不重要,因此,在安排教学上语数外所占的课时很多,而地理一周也就两到三节课。不仅如此,很多教师根本不重视地理教学,课堂上不是照本宣科,就是给学生划划考试重点,讲课没有激情,毫无活力,教师的这种教学态度也深深地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其认为地理不重要,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主科的学习上。因此,很多学生在上地理课的时候不是心不在焉,就是看小说,或是做其它作业,总之,就是无心学习地理。这种对地理的认知偏见以及不认真的学习态度,如果不及时纠正,又怎么可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呢?因此,教师要改变自身对地理学科的偏见,然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科认知,并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大的影响,只要教师改变了自身对地理的偏见,相信潜移默化中,也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2.在教学中加强地理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尤其是在生活中能运用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其能解决问题。之所以很多高中学生对学习地理毫无兴趣,就是在于他们认为地理没有实用价值。地理的确不像语数外那样能够普遍使用,随时随地都能体现其学习价值,但是地理也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比如,各个地方的气候,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山川河流的走势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学习地理来了解。毕竟我们的精力和经历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实地考察各个地方的风俗民情,而通过书本去了解不失是一个好的办法。只是学生可能难以将地理与生活相联系,对此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来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比如,教师可以在开展户外活动的时候,随时随地提问学生一些与地理有关的知识,如根据河流的水流方向,让学生判断适宜居住的地方等。总之,在教学中加强地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的实用价值,相信他们就会逐渐对地理学习感兴趣了。
3.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高中学生对学习地理不感兴趣,还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没有形成主人翁意识,没有自主学习的认知,学习就好像是在帮老师学的。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帮助他们树立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这不是在帮老师学习,而是在给自己学,这样,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呢?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授课方式,不能一股脑地把要讲的知识都灌输给学生,而应该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教师在一旁进行引导,当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遇到了困难,或是出现了偏差,教师要帮助他们,直到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这样做既能有效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帮助他们树立主人翁的意识,又能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比如,地理老师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几小组,让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合作探究,然后,选出每一小组的代表,谈谈所探究的知识,这时候不管学生的回答怎么样,教师都要以表扬为主,过多的批评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表扬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4.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们的智力发展由于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对学习的接受能力也是有差异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对全班学生采取一样的教学方法,恐怕会使一些学生无法获得相应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学生的表现,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这样不仅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与之相对的进步。比如,地理教师可以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代表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对优等生教师可以要求严厉,要求高一些,重点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待中等生主要是要求其向优等生迈进,对待学困生,则只需要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做题技能和基本的地理知识就行。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避免因统一的教学要求,而使一些学生得不到发展。
除了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还要注意因人而异,所谓的因人而异,即指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而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男女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成熟度是不同的,有些男生的学习成绩差,并不仅仅是因为贪玩,而有些教师就把原因仅仅归咎于贪玩不爱学习,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会导致这些学生得不到应该有的发展。因此,教师不仅要因材施教,还要因人而异。
总之,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一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地理教学就会变得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