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用哲学思想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

2017-01-19 10:31吴兴平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信息量一节课语文课

吴兴平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01-02

哲学,不是所有科学的简单总和,而是科学的科学,是对所有科学共性本质的抽象概括,是对客观世界中的万事万物所作的最高屋建瓴的抽象概括,而它最本质的核心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待。

下面,就语文教学中内容与形式两大板块的一些核心的矛盾性问题谈谈我的哲学思考。

1.语文课的思想性与工具性需有机统一

有的人说,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有的人说,我除了文章的主题思想的分析之外,就不知道有什么可说。"文以载道",思想是内核,文字是外壳。即使一个天才的演说家,能说会道,如果他没有一个明确的思想,他大概也一个字说不出来。分析一篇文章,首要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对学生作思想品德上的教育引导,就这一点说,语文课与思想品德课有着共同的任务。这个任务简要地完成后,就应该着重对语言文字的分析,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适当的语言来准确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思想的,前者是次,后者为主,前者时间宜少,后者时间宜多。

2.一堂语文课的信息量该大时则大,该小时则小

有人说,一节课的信息量要大,大则是一节好课;有人说,一节课的信息量在精,要小。如果这节课中的信息,大多为学生不难理解,稍稍提示与分析即可,那么,信息量可以大。如果这节课中的信息很重要,学生初次接触或难以理解,则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讲,旁征博引,那么,这节课的信息量则宜精宜少。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如果说得天花乱坠,学生听过就忘,那么,一切就是徒劳。关键不在于大、小,而在于要让学生听懂、接受、会用。

三、学生写好作文的核心在于"思考",课外阅读只是"辅助"。有很多的家长、老师、学生都说,只要读的多,就能写好作文。恕不知,课外阅读得来的思想、素材、写法都永远是别人的,再好也只是在"模仿",不属于自己。只有真情实感,才能真正打动人。真情实感,来自于自己的真实的生活。平时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积累生活,其核心是"思考",思考出深刻的主题,思考出真实的情感,思考后才能印象深刻从而记住素材,而这些都是写作好的"要素"。课外阅读所获得的新鲜信息、新鲜结构、新鲜语言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为我们的写作提供参考,为好的作文"添砖加瓦"、"锦上添花",因而,只起着"辅助"的作用,而永远代替不了"自己的真实的生活"。

4.给学生明确的自学任务,学生才能真正“自主”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度的自觉性,而这样的学生只是少数,大多数学生不会去贯彻执行课前预习的要求,他们不看书或大致看一下。省教育厅规范办学行为,不准用节假日补课,课堂时间变少,学习任务没变,这就要求提高课堂效益。而要想提高课堂效益,学生课前的预习就显得更为重要。自学能力又是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如何解决以上矛盾?每节课前,老师布置一至三题自学思考题,要求学生书面完成,有必要的话让每位学生配一本自学参考书,作为下一节课分析解决的主要问题,这算是切实可行的办法。

5.老师该讲的讲,该学生做的让学生去做

人们总在批判旧式教学"满堂灌",提出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在走极端。新的知识、新的理论,老师不讲,学生怎么能会?怎么能理解透彻?这些是客观上需要老师讲解的,老师就应该理直气壮地去讲,如果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其达到熟练程度,或用已知探究未知,通过逐步推导可以解决,则可以让学生去活动,去合作。

6.应正确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性作用

曾有一股风,大肆吹捧多媒体教学,所有的程序和内容都在多媒体上展示,一节课下来,老师不用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现在又呼吁回归。图形展示、动态展示、练习题这些,多媒体有其优势,还可提高课堂效率,应该用。而老师分析的过程及结果,要给学生现场感,有的还可以采用学生的关键词句,则应该由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让学生身临其境,又有成就感,不能让学生感到,这些既然已事先设计好,还要我们回答干嘛?我们即使回答正确,老师也不会采用我们的答案。

7.要理智地看待创新

"创新"是眼下最时髦的词汇之一。打着"创新"的旗帜,似乎就能证明自己比别人"聪明"、"超前"。"人无我有"固然是创新,是难能可贵的。殊不知,"人有我精"、"人有我细"也是一种创新。创新并不意味着毫不选择地抛弃过去的一切,无论其合理与否。爱情不是古老而常青的话题吗?有哪一部文学作品能离开或不涉及爱情这个主题?难道所有的小说、影视剧都陈旧?合理的成分要继承,"真理性的东西永远是新的"!它们不会因时代而褪色!

中国人有"中庸"之道,有很多人对此持嘲讽的态度。其实,"中庸之道"很接近于哲学中的"相对论",它避免了绝对、极端和片面,不是顾此失彼,而是统筹兼顾,理性地看到事物中各因素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身处一线的老师都深切地体会到"度"的难以把握和"度"的重要性,谁要能把握好"度",谁就进入了工作的"最高境界"!而要想进入这样的"最高境界",则需要我们用哲学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实践!

猜你喜欢
信息量一节课语文课
可怕的语文课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基于信息理论的交通信息量度量
托马斯的一节课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如何增加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的信息量
基于多尺度互信息量的数字视频帧篡改检测
基于联合熵和交互信息量的视频篡改检测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