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义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摒弃,而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正被广大教师接受。古有“孟母三迁”,可见环境是多么重要。教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从事初中化学教学20年,从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到如今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笔者深刻体会到多媒体手段对教学的巨大促进作用。回顾传统教学方式,教学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笔、一本教材、一本教案进行,时间长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给化学教学提供了新型的表现手段,它能把生动的动画图像、清晰的文字注解和优美的声音有机地集成显示在屏幕上,创设出合适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观察难以想象的微观世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开展有效化学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优化的教学情境能向学生展示真实的场景,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配合他们的认知活动。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赏心悦目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像、色彩、声乐融合在一起,以实现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进行多样化的刺激和诱导,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保证。城南学校作为什邡灾后重建首批搬迁学校,校内多媒体设施完善,具备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条件。建校两年多来,笔者就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下面就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创设化学教学情境中的作用。
1.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依照知识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初中化学第一单元第一节“奇妙的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单纯采用口授的方法讲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学生会感到枯燥,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有关科学家的一些发明创造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展示一些最新的科研产品,或者播放化学发展历程中一些重要事件的视频及科学家的一些有趣的事件,还可以播放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这样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很快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又如在学习《空气的成分》时,涉及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和氮气等气体,笔者利用多媒体将工业生产过程完美呈现,让学生了解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和氮气的方法。同时对于生活中无法见识的液氧和液氮有“亲密接触”,当学生看到一条金鱼放入液氧中被快速冷冻,然后再放回鱼缸又游动的瞬间,脸上无不露出惊异的表情时,笔者深刻体会到了多媒体创设情境对教学的巨大促进作用。
2.增强感染,活跃气氛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样。初中化学所涉及物质的结构、化学反应原理等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变微观为宏观、变虚为实、变抽象为具体、变静为动等方法呈现教学内容,可以增强化学知识的感染力,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带来的沉闷课堂气氛,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变得轻而易举。例如在学习原子的内部结构时,可以将原子的结构图制成动画形式来展示,为何原子不显电性?当得、失电子时,又为何变成带电的微粒?在学习“化合价”时,离子化合物是怎样形成的?可以采用多媒体动画制成课件,学生就能很直观地看到氯原子和钠原子怎样通过得失电子转化为阴、阳离子,然后阴、阳离子如何通过静电作用结合,整个过程清晰可见。在学习金属与酸反应时,不同金属与酸的反应速率不同,可以采用多媒体把金属做成卡通画人物形象,借助它们的“反应”表现,利用它们新异性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学习水的分解时,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学生清楚地看到分子的分割、原子的分离和结合、聚集。这样学生便很容易想象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行为,同时加深对“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的理解。多媒体以其丰富的表现力把化学现象、化学过程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特别是对呈现学生平时无法观察的难以了解的知识,笔者所举上例让学生感觉到化学课新颖,烘托了化学课堂上的学习气氛,从而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了知识重点,也帮助他们突破了某些不易理解的难点,提高了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3.辅助实验,巩固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对化学实验具有浓厚兴趣。但是由于受化学实验室等硬件条件的限制,考虑到实验的时间、安全等因素,一些实验难以作为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走进课堂,学生对此很有意见。教师上课之初努力创设的情境将付诸东流,这必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现在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视频、音频、动画等结合的效果模拟实验,以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巩固教学情境。例如金属和酸的反应。整个反应过程速度很快,由于反应的容器——试管不是很大,反应物——金属只不过是片状固体,若只采用演示实验,只有坐在前几排的学生才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其他学生无法对其描述。若采用实物投影仪直接投影在荧屏上,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实验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严重污染、较危险的、在一般实验室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实验,利用多媒体演示有效地解决问题。如初中化学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及炼铁原理的实验,由于一氧化碳的毒性而不宜在课堂上进行;铁钉生锈的实验要经过十天左右的时间才能看到实验现象;错误的实验操作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实验。模拟实验起到反面教材的作用。比如稀释浓硫酸时,如果误将水加到浓硫酸中,会造成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非常危险。这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以生动直观地模拟这些化学实验,是对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这种教育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从而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
学生要完成学习任务,取得好的成绩,所处的教学环境非常重要。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才能适应当今教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