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诚
摘 要: 高中阶段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学习阶段,尤其对高中数学来说,更是非常重要。高中数学教师一定不能仅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在高中这个阶段更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开拓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和社会提供真正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创新思维 教学措施
高中数学学习阶段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更是学生发散思维、开拓创新的重要学习阶段。因此,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这一学习阶段,积极运用一切教学方法开发学生思维。那么,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呢?
一、帮助学生树立勇气和信心
勇气和信息是学生快乐学习高中数学的前提,是学生创新的前提,只有学生敢于尝试,相信自己的能力,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如果学生失去勇气和信心,做什么事情都会畏首畏尾,害怕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教师再怎么努力,也很难培养起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求知欲望,学生求知欲望教师一定不能随意打破,虽然有时候学生的一些想法比较奇怪,但是教师不能盲目否定学生想法,更不能批评和训斥学生。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当学生提出一些比较奇特的想法时,正是学生开始创新的时候,这时候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鼓励和肯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信心和创新思维。
例如,我们向学生讲述圆锥曲线教学知识的时候,当讲解到抛物线、双曲线、圆时,学生提出很多奇特想法,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这些好奇大胆的想法一定要耐心地给予讲解,鼓励学生积极努力地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首先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在抛物线、双曲线和椭圆中,只有双曲线有渐近线,通过渐近线我们可以画图,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渐近线解决一些问题。同学们可以想一想,通过画图不难发现,渐近线是两条直线,渐近线的斜率决定了双曲线的开口大小,那么利用渐近线的斜率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这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内心想法真实表达出来。在教师的再三鼓励下,学生会说出很多新奇想法,虽然有些学生的想法是错误的甚至是离谱的,教师也要给予鼓励。最后在教师一再鼓励下,在学生再三努力下,学生就能利用渐近线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例如,学生可以利用渐近线的斜率判断双曲线和某条直线的交点等。
在上述过程中,教师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利用渐近线的斜率可以解决哪些问题,而是让学生明白学习道路上一定要勇于创新、不要害怕失败,并且相信自己。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各种想法采取积极鼓励措施,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爱上数学,爱上思考问题,慢慢可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为学生营造创新空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积极营造创新空间,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教师向学生提问问题,学生简单地回答问题,也就是说,一般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而且限制学生发散思维。因此,教师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营造出更多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同时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创新过程增强趣味性,这样学生就会爱上创新并且乐于创新。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仿照一些电视节目让学生扮演冠军、挑战者等角色,这样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做练习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典型的练习题,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编写类似的题目,然后让同学们之间,或者同桌之间相互答题,看看哪位同学编写的练习题可以把同桌难住。学生一般对这种学习方式都会很感兴趣,能做到认真思考,尽可能编写一些比较复杂的题目,还能让学生巩固已经学会的知识,做到灵活运用。每一位同学编写的题目都是不一样的,有比较容易的,也有比较难的。有的比较难的例题,同学们不能很好地解答,教师可以将这些比较难的例题汇总起来,然后统一写到黑板上,然后让全班同学解答这些比较难的例题,比较一下看哪一位同学解答得又快又正确,这位同学就是这次活动的冠军。那么下次再编写例题的时候,其他同学都可以挑战上次最后胜利的这位同学,然后就会有新的冠军出现,以此类推。
通过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而且编写例题的过程是同学们创新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能促进同学们发散思维、积极思考。
三、结语
国家和社会都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高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头脑灵活、勇于创新。以上我们向大家讲解了提高高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方法,希望对广大教师有帮助,也希望为我国高中教育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唐丽娜.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J].科技资讯,2015,26:134-135.
[2]杨春茹.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罗福生.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
[4]成红艳.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
[5]闫沛莲.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
[6]于秋影.我国高中数学培养学生归纳思维的课堂教学典型案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