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017-01-19 15:23全会杰
考试周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语文教学新课改

全会杰

摘 要: 对于学生接受知识来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内因,教师的主导作用只能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作用。采取教师“少讲几句”的做法,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能力上下功夫,在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总结经验,促使学生掌握学习规律。

关键词: 新课改 语文教学 自学能力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它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提高教学成绩的方法之一,更是提高学生素养的关键所在。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一、正确认识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要少讲几句,多相信学生。对语文教学来说也一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内外因的辩证关系。一开始,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他们认为到校学习主要是听老师讲,老师布置什么作业就写什么作业,布置多少写多少。对于学生接受知识来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内因,教师的主导作用只能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作用。教师应该牢记,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启发设疑,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课文之间的多向交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必须废止“注入式”,少讲几句,多相信学生,贯彻“启发式”,实行“群言堂”。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形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可以自我释疑,更可以小组探究。否则,教师的主观愿望再好,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状况很难改变。因为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文无定法,当然,允许学生畅所欲言,这样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独立个体,他们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所以,学习主体是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他们有自主学习的需要、愿望和能力,不必事事都要老师或家长包办代替。只有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基础上,学习效果才能显著。教师如果要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教学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中不断地告诉孩子们:每个人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那么就应该在行使权力享受快乐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学生首先要为自己学习。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作用,是教师对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重点。为此,我还召开了“我的学习我做主”、“争做学习的小主人”等主题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要学好,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学比如扶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扶的含义是指教师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和讲解。家庭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调查发现,本班的家长有教育好孩子的良好愿望,但教育方法匮乏。放的含义是教师要放手尽力让学生尝试,并运用扶的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是自学能力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是教会学生看书。语文课本是很好的自学材料,内容的编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教师的学法指导主要有:重视学习过程,概括学习方法;典型示范,展示学法;举一反三,迁移学法;紧扣教材特点,指点学法,等等。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必须创造条件,为其提供较广阔的自主学习平台,使其在学习实践中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但是教师一定要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要因课而异、因人而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三、培养学生自学语文习惯,提高学生读说写的能力

语文属“工具性”的基础学科,因此,教改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读、说、写能力的训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可以把自读课文当作业布置给学生,当然,在课堂上要适当地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看课文,让他们迅速浏览一遍,看完再提问。我主要采取教师“少讲几句”的做法,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能力上下功夫,在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总结经验,促使学生掌握学习规律。在单元测试卷中有意识地考察课本上的内容,例如默写、时代背景、课内阅读理解等。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学生就能对看书产生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要利用好课堂时间培养学生好的习惯,既然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便成为获取新知识的关键。边看书边思考,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开始阶段,学生只看不想,或者漫无边际地想,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听课时,我特别强调学生应注意自己在预习中遗漏了什么内容,什么地方还有困惑,老师在授课时又强调了什么,都要及时标注在书页的字里行间。课后的探究练习由浅入深,一开始学生可能只会做浅显的,但时间长了,大多学生难的也会做得很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只是记下来,还要想,对照反思。如果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与老师不同,则可以找出根据与同学、老师展开讨论。每一课学完后,让学生做口头小结,增强对文本的认识。每一单元学完后,让学生写一个提高性总结,将本单元梳理一下。这样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很好地促进教与学的交流。书本上布满各种各样的附注和标记,这种笔记法不仅不影响当时课堂的听讲,反而便于以后复习。对照课本分析掌握哪些写作方法,哪些没掌握,查缺补漏,不仅提高教学质量,更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总之,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让学生利用现代资源,及时总结经验,提高自学语文的能力。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贯穿教学的始终。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欧翔.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1).

[2]张明坤,董春阳.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10).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语文教学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