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晋
摘要: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中部,是楚文化的中心。其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吸纳了众多外来文化,具有多元并存、兼收并蓄的特点,宽容的对待各种风格流派,善于追求建筑文化上的多样性,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文化景观。在民国时期,西方建筑的大量“涌入”让中西方建筑艺术文化在此刻进行碰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汉近现代建筑形式也推动和发展了中国近现代建筑学。
关键词:建筑;文化结构;改造;文化内涵
1武汉建筑的文化结构
从结构上探讨当代武汉城市建筑的文化特征,有两点是十分鲜明的,其一是结构上的二重性特征;其二是结构上的二元性特征。通过对这两点特征做整体上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展示当代武汉城市建筑文化在中国大文化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内在联系。
1.1重构造性。依据夏《禹贡》记载,江汉平原一带属于所分的九州之一的“荆州”,当时已经创造了与黄河流域一样辉煌的文明。与中原文化相比,楚文化起源于商周文明的青铜文化之后。其有利的生产条件和通达的地域特征决定了楚人的文化是中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与东吴、南粤、巴蜀交融,是极其多元和包容的。楚人喜欢筑景榭于台上,撷取商周文化雄伟的台、吴越文化中空灵的榭,建筑与景色随朝晖夕阴变化,似云缭雾绕,这是其所独创的。
楚文化对武汉建筑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历史传承的过程,是武汉建筑文化的“内核”文化。因此,武汉的建筑文化受其影响较深。当1861年辟汉口为通商口岸后,武汉成为多种内核文化的“交会点”,产生了新的城市文化并向周围地区辐射,使“外缘”文化向“内核”文化转换。但是,由于这些“内核”文化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存在力度上的差异,因此,武汉不同的城区产生了代表不同文化的建筑。
1.2二元结构性。文化上的二元结构是近代中国城市文化的一个主要共性特征,这一特征在不同的城市中,由于基础文化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在中国漫长的文明史中,封建社会是我国古典建筑的最高代表。但中国地域辽阔,民族又多,中国建筑传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这些地域文化的交融;其次,中国建筑传统文化也是在借鉴、吸收世界上许多民族建筑文化元素的基础上而逐步发展形成的,这是对世界文化的融合。以上两者是中国建筑传统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因此,城市文化近代化必然会受到来自内外古今的多重困扰,呈现出传统与近代、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互为对立又交织共生的二元性特征。
2武汉民国建筑的现状
由于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的更新换代,建筑的风格以及外观上面受到严重破坏,武汉民国建筑面临生存与否的严峻考验。根据调查研究,很大一部分的建筑已经被拆除,或仅剩一点点的残砖剩瓦,或已无法辨认原有形制。除了建筑本身受到城市发展的排挤外,建筑自身作为—个供人休息居住的场所,由于时间比较久,很多建筑已经丧失一部分功能,并出现了—些问题。
位于昙华林主干道上的牧师公寓就是这种类型的建筑,从外观上来说,与其他的房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个建筑位于一处转角,背倚一座小山,给人整体的感觉就是置身事外的意境。建筑周围几株小树,增添了世外桃源的即视感。3牧师公寓与民众价值观
3.1牧师公寓。花园山牧师公寓位于昙华林68号,属于外廊式近代住宅,建于1937年前。矗立于盎然的绿意之间。二层砖木结构,对称式平面,均等五开间,红瓦四坡顶,主墙面为红灰色两色相间的清水砖外墙,北欧风格的斜坡屋顶,通透式外廊采用连续性平券拱以及砖柱等分的形式,铁艺栏杆围绕的阳台以及尖尖的老虎窗、平角的柱头等建筑细部都有欧式建筑风格的痕迹。整体建筑色彩精美,比例均衡,施工细致,古朴被时光赋予了魅力,满满的都是北欧风情的浪漫与典雅。如今,花园山牧师公寓被改造成为一座名为融园的咖啡馆,每天都接待者来自不同地区的个人,在品味咖啡的同时,更多的品味着这个建筑本身的味道。因而这栋小楼仍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前来。
3.2市民的情感回归。牧师公寓作为昙华林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物,与老武汉民众的生活根性息息相关。正如罗兰·巴尔特所描述的中心,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维度上的概念,更是一种精神的、情感的中心。这正是中国新城所缺失的柔性一面,对于冷酷和嘈杂,这种中心更具有力量。通过对周边环境的改造以及重塑,而不单单是将老建筑进行拆除,在原有场地上做一个新的建筑。当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民众的心理时,就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建筑的改造设计是否会对社区的民众造成一定的影响。从社会因素上看,随着历史的变迁,当对一个建筑进行改造或者拆除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周边的环境以及民众心理,当这两个条件都达到后,那么才有可能对其下手,否则就是无脑式的填充,以及对一个城市的不负责。
总结:在中国各地城市盲目地拆除或者重建的进程中,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与文化。被混凝土摩天大楼包围的人们,开始找寻生存空间的回忆,越来越多的人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寻找—个城市中能够追溯到该地区文化本源的点。花园山牧师公寓代表了武汉市的一个时期,作为昙华林的地标性建筑物,虽然融合了西方的建筑风格元素,但是仍保留了武汉民国时期的一个风貌特征。这样的城市肌理和生活方式,是武汉市这座历史名城保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需要我们精心呵护使其延续和传承。如果真对昙华林历史街区所代表的城市内生活场所重建的都市实验能够成功,那么将会很好地塑造这座城市的气质,展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