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
待炮鸣三响之后,全体秧歌队员人人手执灯火,从“春门”进入预先用361根木桩围出的九曲黄河灯阵,随后是村民们手持香火,依序进阵,夜空下,古老的灯阵如银河泻地……
独特的是,她们还会剪出扣碗和茶壶的图案贴在洞房里,这是陕北文化中对生殖崇拜的隐秘表达。
一些祈求生育的夫妇,会专门到盘子上去偷面塑,有的偷“小鸟”,有的则偷“枣洞洞”……
每当农历春节到来之时,晋陕峡谷夹岸的人们便准备好了,他们要开始一场来自远古的狂欢:从榆林到延川,人们腰系红绸,在浩荡的黄土中将陕北秧歌扭得如火焰般热烈;夜晚,他们还会设下灿如星空的九曲黄河阵,以求与神共娱;在黄河的另一岸,山西吕梁柳林一带的人们,除了跳秧歌,还要组装起200多座微型“庙宇”——柳林盘子,并用堆积如山的面塑、剪纸和雕纹彩绘装饰这些世界上最小的庙……诸如上述的秧歌、剪纸、面塑、柳林盘子等古风民俗,是千百年来凝结在晋陕峡谷沿线的瑰宝,借由黄河这条地理大通道,峡谷边的人们吸纳了丰富多元的文化气息,创造出大量的中华民俗杰作。这些自古面朝黄河困守峡谷的人们,即使屡经兵火天灾,也能在生命中抒写出一股古朴敦厚、奔放不拘的气概……
陕北秧歌:来自远古的狂欢
奔流在晋陕峡谷中的黄河水,在流经陕北地区的榆林、延安、佳县、米脂、绥德、吴堡、清涧、延川等地时,见证了一种大气磅礴的中华民俗——陕北秧歌的诞生和发展。陕北秧歌原名“阳歌”,其雏形是一种远古驱鬼逐疫的傩舞,随后逐渐演化成陕北春节期间,由男性表演的民间文艺,意在筹神祈丰,人神共娱。陕北秧歌在我国的秧歌艺术中,可谓首屈一指,而陕北秧歌的精华,又大都浓缩在晋陕峡谷一线,晋陕的黄河文化,和来自内蒙的草原文化,交融出陕北秧歌最丰富多元的部分,在这些陕北汉子飞扬的秧歌里,既能感受到草原游牧文化豪迈奔放的遗风,又能聆听出山西、内蒙音乐里高亢、谐趣的元素。
陕北秧歌的表演过程传统有序,主要环节包括了“谒庙”,俗称“敬神秧歌”,即到庙里拜神敬献歌舞,作为一场盛大秧歌的开场,所有演员的表情皆庄重肃穆;其次是“排门秧歌”,俗称“沿门子”。在谒庙第二天,秧歌队开始挨家挨户拜年,这个环节没有了在神前的敬畏,表演时活泼风趣,诙谐热烈。秧歌表演中的男角叫“挂鼓子”,女角叫“包头”,均由男人担任,他们的舞姿一边要遒劲粗放,一边又要柳姿款款,刚媚相交,煞是有趣;第三是“彩门秧歌”,俗称“搭门”,即各村的秧歌队进行互访,以技论“战”,热烈非凡一一只听锣鼓唢呐一响,伞头(陕北秧歌主要角色为伞头、文武身子和丑角,伞头持伞和串铃,用作庇佑和指挥“场子”,即指挥队形。队员则根据伞头的指挥,摆出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壮观场子,如“卷席筒”、“十二莲灯”、“五马控城”、“秦王乱点兵”、“蒜辫辫”等)在前开路,带领秧歌队欢畅地来到邻村,此时邻村的秧歌队早已摆下阵势来迎,两“军”对阵,一问一答,即兴斗歌,而人山人海观看秧歌的村民更要负责为两“军”合唱。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秧歌表演的最高潮——“转九曲”,俗称“九曲秧歌”,即表演九曲黄河阵图。元宵吉时,秧歌队全体出动,待炮鸣三响之后,全体秧歌队员人人手执灯火,从“春门”进入预先用36l根木桩(每根木桩上都挂着一盏彩灯)围出的九曲黄河灯阵,随后是村民们手持香火,依序进阵,夜空下,古老的灯阵如银河泻地,蜿蜒穿行其间的人们则组成了一条身披金甲的游龙……这一夜,远古的神灵仿佛真的重回人间,与黄河岸边的人们一起彻夜狂欢,直到新一年的黎明降临大地……整个秧歌表演从每年正月二、三开始,几乎要闹腾一个正月天,一直到农历二月初二停了锣鼓音儿,这一年的秧歌才算正式收尾。陕北剪纸:陕北婆姨指间的“毕加索”之美
如果说,陕北秧歌的缔造者是黄土高原上的男人,那么发源于晋陕峡谷之滨榆林一带的陕北剪纸,则完全是一种由陕北婆姨(陕北对妇女的称呼)创造出的掌间艺术,而这一艺术形式所涵盖的文化内涵并不亚于陕北秧歌。剪刀之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动声色的万象世界一一从现实生活中的民俗风情,到心灵世界的人神鬼怪,中华古老文化的博大丰富,竟这样奇妙地微缩在了镂空的纸问。
陕北剪纸俗称“窗花”,常用来装饰美化生活。其创作风格天马行空,全凭婆姨剪随心动,即兴而作一一若是传递爱情,她们就会剪一对“鸳鸯戏水”或是“白头翁”送给心上人;若是遇到婚嫁,婆姨们就要剪莲花、牡丹、佛手、石榴、南瓜等寓意生殖繁衍和吉祥富贵的图案。独特的是,她们还会剪出扣碗和茶壶的图案贴在洞房里,这是陕北文化中对生殖崇拜的隐秘表达;另外,陕北民歌也带给婆姨们无穷的灵感,《兰花花》、《想亲亲》、《拉手手》、《五哥放羊》、《走西口》等经典民歌,几乎每一首或每一句都可以剪出一幅生动的作品,剪纸也因此成了陕北婆姨的另一种哼唱方式,无声化有形;此外,在婆姨的剪刀下,还复活了流传在陕北的神话及传说中的众多经典形象,如毛野人、狗尾人、羽人、牛郎织女、张果老骑驴等,这些古老的传说无论多么神奇抽象,都难不倒婆姨无拘无束的想象力;除了上述这些题材,陕北婆姨更是善于用剪纸来纪录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做饭、喂奶、织布、赶集、养蚕、耕地、割谷、推磨、拉驴等,这些饱含现实主义泥土气息的题材,令陕北剪纸艺术永远生机勃勃地开放在黄土高原上。
除了创作题材,在剪纸手法上,这些陕北婆姨们似乎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超现实审美。比如在表现人物的剪纸中,一个身躯可以有两个头或三个头,一个头可以同时有两个侧面的轮廓和正面的两只眼睛,同样两只眼睛的视点也可以不同,甚至春夏秋冬的景致可以出现在同一时空,看上去有如毕加索的怪诞之美。在剪一些传统纹样时,可以对局部进行变形刻画,如眼睛就用一朵花来表现,鱼身可以用水纹来替代,龙爪可以变形为祥云,这种剪纸手法抽象而凝练。在表现生育的意境时,可先剪一只大兔,身上再剪一只小兔,则证明母兔已身怀有孕……总之,不受时空现实的拘束,没有正统美学的限制,陕北剪纸就像那里的秧歌和信天游一样,沿着黄河与峡谷,张扬着自身向往自由、却又根植黄土地的独特之美。柳林盘子:
世界上唯一可组装的微型“庙宇”
在晋陕峡谷的东岸,黄土高原腹地的山西吕梁柳林县,有一种被称为“盘子”的独特民俗,神奇地将秧歌、剪纸、面塑、雕刻、弹唱、灯展等各种民俗形式荟萃在一起,集中展现了晋陕峡谷周边人民数千年沉淀下来的智慧与信仰。
事实上,所谓“盘子”,就是一座拆装自如的微缩寺庙模型,它由精雕柱廊、彩绘木板等部件组成,规模一般以高4米、长3米、深3米为准。组装好的盘子里供奉着神灵及枣山、面三牲、面兔等丰富的供品。每年的正月十三到二十六,人们都要围绕“盘子”举行盛大的“盘子会(俗称‘天官会会)”,这期间,柳林一带会组装起200多座工艺精妙绝伦的盘子(盘子的用料分为木质、铁制和铁木结合,当年用完后的盘子,可拆做零件保存到第二年再用),夜幕一到,盘子前灯明如火,人山人海,杂耍、秧歌、弹唱、灯展一起上阵,一时间,仿佛把黄土高原上所有的喜庆喧闹都汇集于此。
据传,盘子起源于远古的“搭棚祭神”活动,明清以来正式在柳林一带广为流行,至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作为一系列年俗活动的载体,盘子美不美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座精美的盘子造型古朴苍劲,构思奇巧,梁柱、斗拱、兽脊、飞檐、挑脚、铜铃、铁马、玻璃、纱窗等一应俱全,并饰以精细的雕刻及绘画,图案通常为二龙戏珠、龙凤呈祥、老鼠闹葡萄、孔雀戏牡丹、麒麟送子及牡丹石榴等,其雕工画法均夸张浓烈,繁而不乱,令这座小小的微缩“庙宇”看上去架势十足,威严不减。另外,面塑也是盘子艺术中不可缺少的精华,百姓将心中抽象的人生幻境,塑成盘云、元宝、上山鹿、枣山等面食造型,作为供品摆在盘子的神龛前。有趣的是,一些祈求生育的夫妇,会专门到盘子上去偷面塑,有的偷“小鸟”,有的则偷“枣洞洞”,如果来年果真得子,他们就会在第二年搭起的盘子周围,挂满耀眼的大红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