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从事古建筑及古建筑保护研究
庄立新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工程师,
养心殿燕喜堂的内檐装修花飞蝶舞春风吉庆
主要从事古建筑及古建筑保护研究
庄立新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工程师,
蝴蝶因为色彩鲜艳,身姿轻盈,而被人们视为吉祥美好的象征,又因「蝶」与「耋」谐音,有祝福长寿的寓意,唐代开始便有善画「蜂蝶」者载于画史。故宫现存的各类文物中多有以蝴蝶作为纹饰者,其中尤以瓷器、服饰和书画作品为多。但以蝴蝶为主要题材用于室内装修者则不多见,而养心殿燕喜堂便是其中一例。
养心殿位于紫禁城内廷西路,紧邻乾清宫前广场,是以养心殿为正殿的一片区域的统称,燕喜堂为养心殿后殿的西耳房。
据《明宫史》记载,养心殿至迟建于明嘉靖十六年。明朝的万历皇帝曾在此居住,清初顺治皇帝病逝于此。康熙年间,这里曾是宫中造办处作坊,专门制作宫廷御用物品。自雍正皇帝移居养心殿后,这里就一直作为清代皇帝的寝宫,乾隆时又加以改造、添建,成为一组集召见群臣、处理政务、读书、学习、居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建筑群。
正殿养心殿为工字形殿,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明间、西次间前接抱厦,在前檐檐柱位置,每间各加方柱两根,外观似九间。正殿明间后檐接工字廊,连通后殿。后殿两侧各有耳房五间,东为体顺堂,西边便是燕喜堂。
燕喜堂明代称「臻祥馆」,清初无正式命名,仅称「西耳房」或「后殿西正房」、「西院正房」、「北面围房」、「顺山殿」等,咸丰二年起称为「平安室」,同治九年易名「燕喜堂」,并一直沿用至今。
燕喜堂在明代和清初的使用情况不能确定,雍正七年开始对室内装修进行拆改,添设床张,成为皇帝居于养心殿时妃嫔随侍的居所。慈禧太后在还是咸丰皇帝「懿嫔」的时候曾居住在燕喜堂西间,而东间则先后为「云嫔」、「丽嫔」所居。(周苏琴《「大雅斋」匾的所在地点及其使用探析》,《故宫博物院院刊》二〇〇八年第二期)
咸丰十一年七月(一八六一年八月),咸丰皇帝在热河去世,年幼的同治皇帝即位。「祺祥之变」后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开始「垂帘听政」,并将体顺堂和燕喜堂作为她们在养心殿的临时居所。体顺堂因原为皇后居所,在改为太后居所时只是略加修整;而燕喜堂作为两位妃嫔共用的居所,改为慈禧太后独用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动。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改造的奏折写成于咸丰十一年八月,而此时两宫太后还身在热河,且朝政由「八大臣」把持,因此慈禧未能对此次修整提出意见。
平安室(燕喜堂)咸丰十一年改造前旧式画样笔者依据国家图书馆藏样式房图档摹绘制图
平安室(燕喜堂)咸丰十一年改造后新式画样笔者依据国家图书馆藏样式房图档摹绘制图,本图右上侧圆形笔迹为样式房图档原图所带,笔者依样摹绘
燕喜堂明间东缝碧纱橱
燕喜堂东稍间万字炕及其西缝栏杆罩
显然,慈禧太后入住后对之前的改造并不满意,于同治二年将明间两侧的八方门改为碧纱橱,同治三年又将西稍间前后檐炕进行了改造,并更换了后檐炕的炕罩。
同治帝大婚后,慈禧太后搬出燕喜堂。在同治皇帝病逝、光绪皇帝即位后,两宫皇太后再度「垂帘」。此时慈禧是否还在燕喜堂临时休憩,未见明确记载,燕喜堂室内装修有没有再进行添改也难以确定。
现在的燕喜堂明间北墙下设炕,东西两侧各一槽八扇可拆卸的碧纱橱使燕喜堂成为可开可合的灵活空间。东次间和东稍间之间以一槽栏杆罩相隔,形成一个隔而不断的开敞空间。东次间仅前檐设高炕,东稍间南、北、东三面设炕,和西临的栏杆罩相呼应,形成一个看似整体的栏杆罩炕。
西次间和西稍间以一隔断门相隔,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空间。西稍间前后檐设炕,后檐炕上饰炕罩,是为寝室。西次间仅前檐设炕,为过渡空间。
燕喜堂西稍间后檐炕炕罩绦环板纹饰
燕喜堂西稍间后檐炕炕罩裙板纹饰
燕喜堂西稍间后檐炕炕罩裙板上的蝴蝶
燕喜堂明间东缝碧纱橱卡子花
燕喜堂明间东缝碧纱橱裙板纹饰
燕喜堂西稍间后檐炕炕罩团花
明 戴进 葵石蛱蝶图轴及局部纸本设色 纵一一五厘米 横三九·六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清同治 石青色缎平金百蝶大襟夹大坎肩及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清光绪 黄地粉彩花蝶圆盆奁及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燕喜堂内檐装修以清晚期为主要添设时期,没有复杂的装饰种类和装饰材料,仅以木雕配以臣工字画为饰。其图案以梅、竹、蝴蝶为主,配以松树、山石、仙草、兰花,形成丰富的纹饰组合。这些看似相同的雕花纹饰,无论在构图还是在细节上都有很大不同,构图的不同一目了然,而细节的不同则需仔细观察,可见主要体现在蝴蝶纹样上。这种不同也证明了燕喜堂内檐装修添设过程的复杂。
明间东西缝碧纱橱卡子花、团花、绦环板、裙板均以梅花和蝴蝶为主要装饰题材,蝴蝶触角呈螺旋状,头大,胸部小,腹部大并且掩于翅下,前翅窄长后翅短小呈三角形而无翅尾,总体感觉线条不够柔和。
西稍间后檐炕炕罩上的卡子花和团花仅以梅、竹为装饰,绦环板上是两只蝴蝶穿梭于梅花、竹叶间的画面,裙板的画面主体为一花篮,其中有盛放的梅、兰以及竹纹,梅花、竹枝、竹叶从花篮底部贯穿整个花篮,兰花从长在花篮底部抽长而出,三只蝴蝶在其间穿梭。装饰的蝴蝶与前文所述有别:触角均呈波浪状,尽头有卷曲,头小,无明显胸部,腹部细长,前翅略宽,后翅与前翅大小相当呈椭圆形,翅尾卷翘,曲线优美。
从表面看,似乎西稍间后檐炕炕罩上装饰的蝴蝶更舒展、更美观,但是对比故宫博物院所藏文物中的蝴蝶,可见却是前文所述第一种出现的更多更普遍。
故宫博物院的馆藏文物中带有蝴蝶纹饰的数量很多,其上的蝴蝶纹饰造型丰富,但单从前后翅的大小比例和触角形状看,多属于前述第一种,仅有明代戴进所绘《葵石蛱蝶图》轴上的蝴蝶前后翅大小几乎相同,而清同治的石青色缎平金百蝶大襟夹大坎肩上的蝴蝶触角呈波纹状,略接近第二种。
至同治末年光绪初年烧制大雅斋瓷器时,蝴蝶的形象又变成了第一种即前翅窄长,后翅短小,触角呈螺旋状,且更短小。
同治三年西稍间前后檐炕进行了改造,档案记载「平安室寝宫殿内踏勘夹堂床罩一槽,前檐床一张,俱要楠柏木成做,花活要细」(《活计档》。本条档案由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张淑娴研究员提供,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而以现存炕罩纹饰和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比较,西稍间后檐炕罩上装饰的蝴蝶造型的确和其他纹饰不同,应是为了满足「花活要细」的要求而进行的用心设计,同时也体现出某一特定时期蝴蝶纹饰的特征。
在燕喜堂,除上述明间东西缝碧纱橱和西稍间后檐炕罩,各床张的挂檐板纹饰(西稍间前檐炕的中间和东部暖板采用的是松、竹、梅「岁寒三友」的纹饰组合形式,但因为有明显更换痕迹,此处不再赘述)也采用的是梅、竹、蝶的组合形式,唯一的例外是东次间东缝栏杆罩。
燕喜堂东次间东缝栏杆罩,由两根抱框、两根立框、五堂横披窗、三个通花牙组成。横披窗心为灯笼框夹蓝色蝙蝠纹纱并饰臣工字画,所有雕刻装饰都是以缠枝花卉为题材,花卉题材众多,可辨识的有牡丹、梅花、菊花、向日葵、葡萄等,有些则仅为抽象的花和叶。这些抽象图案大多呈现中间大,两边逐渐变小且向外舒展的特点,细思之下,有些蝙蝠的形象特征,大概也暗和「福寿」之意。
在现有档案资料中,除咸丰十一年两宫太后回宫前记载此处添设栏杆罩外没有另外添改的记载,又因其纹饰和后期添改的碧纱橱和炕罩不同,因此笔者大胆推断,此装修应为咸丰十一年原物,且当很受慈禧太后和后来的妃嫔所喜爱,一直保留至今。
燕喜堂东次间东缝栏杆罩南通花牙
养心殿燕喜堂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