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太原海关·海关学会, 太原 030012]
诗文评鉴
贪图小利,唇亡齿亡——《左传·宫之奇谏假道》赏析
⊙高志凯[太原海关·海关学会, 太原 030012]
《宫之奇谏假道》,《左传》名篇。所述史实,教训惨痛。文章语言简练,人物形象鲜明。
假道 谏君 虢亡虞亡 语言 人物
“春秋无义战”,“强凌弱,众暴寡”乃是当时“国际”常情。“宫之奇谏假道”的故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作为春秋前期较大诸侯国的晋,以其极为阴险的手段一举吞灭了与自己同宗的虢、虞两个小国。(晋、虢、虞的君主都是宗周姬姓的分支)事件惊人,教训惨痛,加之语言简洁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因而该文成了后世文史两界中的名篇和大中学校的教材。文中的“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一之谓甚,岂可再乎”“明德惟馨”也都成了有名的成语,其“假途灭虢”还成了所谓“三十六计”之一。兹对该文试作如下赏析以飨同好。
文章篇幅不长,内容也不复杂:公元前658年,晋献公以其国产的玉璧和名马为礼物假道于虞以伐虢,虞君因其利欲熏心而拒不听从大夫宫之奇的劝谏,不仅痛快地答应假道,而且还派兵充当晋军的先锋,于是晋军十分顺利地侵占了虢国的下阳。两年之后,晋国故伎重演,又要假道于虞以伐虢,虞君仍然不听宫之奇的劝谏,于是晋军不但吞灭了虢,回程中还顺便吞灭了虞,晋国的疆土得到了很大的扩展(虢、虞都在晋的南面,晋的都城在今天的翼城)。从此也便拉开了晋国称霸的序幕,接着它又陆续吞并了周边十几个小国,国势更加强盛,以至于在虢虞双亡十二年后的“晋楚城濮之战”中大获全胜,因此晋君(献公之子文公重耳)也便被周天子策命为侯伯,成了诸侯中的霸主。
虢、虞双亡的历史教训充分说明,“唇亡”必致“齿寒”,甚至还会“齿亡”!所以后人对于“唇亡齿寒”的教训特别警惕。试举一例。此事过后二百余年,亦即到了公元前453年,晋国掌权的贵族智氏,胁迫贵族韩氏和魏氏跟自己一起讨伐另一贵族赵氏,然而围攻赵的晋阳一年多也未攻开。于是赵之谋臣张孟谈暗中去见韩氏和魏氏,提醒并警告他们说:“臣闻‘唇亡齿寒’……赵亡则二君次之矣。”韩、魏大悟,乃与赵氏里应外合一举歼灭了智氏。这可说是“唇亡齿寒”这一真理的胜利。
然而像虞君那样不思“唇亡齿寒”之理而害人又害己者也未绝迹。这里也举一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英、法两个强国坐视以致怂恿纳粹德国向外扩张,甚至还与德、意等国缔结了牺牲捷克的“慕尼黑协定”(意在将这股法西斯祸水引向东方的苏联),致使很多小国被德、意吞灭,连法国也很快沦陷,英国也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于是世界舆论嘲笑英国首相张伯伦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又可以说是“唇亡齿寒”这一真理对于心术不正者的严惩!
《左传》文笔之妙一向为后人所称道,那么作为其中名篇的该文,其妙又在何处呢?少说也有这么几点:语言精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剪裁巧妙、结构完整。这里只谈最为突出的前两点。
宫之奇第二次谏君的语言更精彩。此谏有三层,且看第二层驳斥虞君“同宗不会相侵害”之论。此论又分三层:从虞、虢两国地缘上讲;从虞、虢、晋三国血缘上讲;从人、神关系上讲。何等全面而深刻!既揭穿了晋国阴谋之险,又驳斥了虞君愚妄之想。再看他“神助有德者”之论:“臣闻‘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翳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岂吐之乎?”此中三则精练的格言有如连珠炮轰,紧接着的几句论断和反问,又是义正词严,气势凌厉!文章开头提到的“唇亡齿寒”等几个成语,虽然有的似乎当时就有,然而后人的广泛运用却是从这篇文章开始的。再比如“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岂可再乎”几句,不是格言,胜似格言,深含哲理、沉重精辟,使得虞君哑口无言,无法反驳。而在《公羊传》《谷梁传》两传中,宫之奇的这层意思可就远远没有这样精彩了,甚至还显得拉拉杂杂,有气无力,试做对比诵读,分明可见高低。故而宫之奇这段话也便成了《史记》中记述他谏君的依据。
宫之奇的话中倒装句尤其值得注意。如“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意为晋国对虞之爱还能超过爱桓、庄吗?)再如“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虞国到不了腊祭就亡了,就在晋军这次出兵之时,晋军不用再来了)。这样一倒装就把最可怕、最痛心的问题提到了最前面,则其强烈的悲愤之情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警示作用也更大。特别是“虞不腊矣”一句乃是经过两次倒装才提到最前面的。如此句式可谓少见,而其效果显然也非常规语序所能及。
再说人物性格鲜明。先看荀息。假道于虞,一举侵占下阳,再举吞灭虢、虞,都是由他提出和导演而顺利实现的。他在晋君眼里理所当然地是一位“料事如神”的智囊和功臣。当然也是一个老奸巨猾、心狠手辣的阴谋家。《公羊传》中还说,晋军顺利灭虢、灭虞之后,他问晋君“臣之谋,何如?”其志得意满而又邀功取宠之情跃然纸上。
晋君和虞君。二人都是一国之主,也都是贪得无厌之徒。然而晋君贪的是两个小国的整个领土;虞君贪的却是晋国的一点财宝。这位晋献公,可谓“贪而不昏”。从宫之奇的话中我们还知道,此前他曾毫无情义地灭掉了既是同宗又是近支的桓叔和庄伯两个家族,所以他现在又来吞灭同宗而关系较远的虢、虞两个小国,也便不足为奇了。可见这位晋君的胃口多么巨大,又是何等的“六亲不认”!因此他与老谋深算的荀息一唱一和,配合默契,使得晋国的国运也便“如日之升”,从而为其儿子晋文公称霸诸侯打下了雄厚的基础。那么这位献公也便成了晋的一代“英主”。
虞君呢,则是“贪而至昏”:几块玉璧、几匹骏马就足以使他忘义而又丧智:死不纳谏而两次让晋假道去伐、去灭同宗之虢,致使虢、虞迅速双亡,连自己也做了俘虏,而又做了晋君女儿陪嫁的奴仆,真是一位典型的鼠目寸光、冥顽不化、不可救药的昏庸至极之主。然而他对宫之奇的两次毫不留情的“极谏”,尽管拒不采纳,却也并未动怒;宫之奇举家逃离,他也并未追扑。看来他也只是昏庸,并不残暴,亡国而又做了奴仆的下场也够可怜的。那么将“可怜之人必有可恶之处”这句俗语用在他头上,可谓“正好”。
最后来看核心人物宫之奇。该文说,荀息提出假道伐虢阴谋之后,“(晋)公曰:‘宫之奇存焉。”《说苑·尊贤篇》中也说“虞有宫之奇,晋献公患之”。《春秋繁露》中的《灭国·上篇》中也说“虞公托其国于宫之奇,晋献公患之”。可见这位宫之奇是当时和后世公认的虞国的顶梁柱。他不仅两次即刻识破晋国之谋,而且敢于义正词严地警告虞君切勿上当。此心此论,正如《孟子·尽心》中所说的“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事也深”。假道之前的荀息曾对晋君说他“懦而不能强谏”“虽谏君将不听。”然而前一句没有说准,试看他谏君的态度和语言,不但不懦,而且堪称“犯颜直谏”“忠言极谏”!其奈虞君财迷心窍,死不纳谏。他看亡国在即,难挽狂澜,而又不愿当俘虏,他便满怀悲愤毅然决然地携其家族远走他乡了。形势的发展果如他之所预言:未到年终,虢、虞两国迅速双亡了!而他所强调的“唇亡齿寒”和所谓“神助有德者”之论,至今还可说是至理名言。屈原《离骚》的名句“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与他这话如出一辙。可见这位宫之奇的确是二千六百多年前的忠臣良相。
《宫之奇谏假道》作为两千多年前的仅仅五百余字的记事短文,不仅把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记得如此清晰、简洁而完整,而且还把几个人物的思想性格写得如此突出而鲜明,堪称可贵而难能。
于此还应一提的是,虢、虞双亡的史实在孔子作的《春秋》中只有两句话,才十三个字:“虞师、晋师灭下阳”(僖公二年)。“冬,晋人执虞公”(僖公五年)。如此记载,简则简矣,其奈简得连轮廓也看不到了。不仅不显起因、经过、是非曲直,而且还不显虢、虞双亡的结局。(这可并非不值一提的小事啊)至于宫之奇的忠智以及“唇亡齿寒”的史实,更是不见踪影了。而这样的忠智和教训又是多么宝贵的思想、文化结晶呀!然而在《春秋》之中如此简略乃至粗疏的记载却是常见。看来所谓“春秋谨严”之论不免有些“谬夸”或“过誉”吧。可也正因为这样,《春秋》问世之后不久,为其作“传”者也便很快出现了,而且竟有三家之多,此即所谓“春秋三传”,从而有效地弥补了《春秋》中这种严重的缺憾。“三传”之功可谓大矣!——“三传”各有特色。而《左传》总体水平之高远非其他二传所能及,这也早已成为定论了,这从上文提到的几个对比中也可略见一斑。因此两千多年来《左传》一直受到读者的普遍喜爱,甚至堪称“左传癖”者竟是无世无之。而未曾有过“公羊癖”或“谷梁癖”(尽管专门研究二传者也未中断),因此像《宫之奇谏假道》这样短小精美的篇章,在此两传中也就十分罕见。
作 者:高志凯,太原海关海关学会。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