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沈一
摘 要:柴可夫斯基爱好从传说、神话,亦或人与统治者斗争的历史中取材创作,他的作品更多的是去强调个人的抒情性,更多在作品中真实再现自己的亲身感受。因此他的音乐总是充满热忱真挚,发自身心,同时又不乏激荡人心的戏剧效果。这一点是在他的创作中一个较为突出的特征。
关键词:变奏曲;大提琴;民族性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5-0088-01
一、作品创作背景
就在《洛可可主题变奏曲》问世的前一年,即1875年。柴可夫斯基在俄罗斯著名的大提琴家达维多夫(1838—1889)的音乐会上发表了一篇评述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表达了自己对大提琴这样—件作为独奏乐器却前途叵测的忧虑之情,文章中提到:“当今管弦乐队编制中的大量乐器里,只有大提琴和小提琴能够与乐器之王——钢琴平起平坐且出现在现代音乐会的舞台并博得一席之地,而在竞技擂台上的这三件乐器,大提琴却逐渐地正在沦落末位,和它的管乐前辈们—同撤回到音乐共和国——管弦乐队中去了。大提琴演奏技艺日渐衰落的事实可由多年来它的表演曲目完全没有新鲜血液的充实而得以证明。且时常能够看到眼巴巴地大提琴家们抱怨没有作品可拉。这么一件拥有异常优美声音的乐器,当它在管弦乐队‘人人平等的公民中脱颖而出时,会多么令人着迷,而可惜的是作曲家们却居然燃烧不起激情为这件本应刮目相看的乐器而写作”。在这段文字中我们确实能够感受到柴可夫斯基对大提琴作品的无限无奈和担忧之情,但这之后的第二年,他便创作出脍炙人口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力撑大提琴表演艺术的发展。
“洛可可”(Rococo)本是指装饰设计、雕刻艺术和实用美术的一种风格,这类风格的突出特点是在建筑或家具等表面布满许多线条精致而繁杂的涡形、叶形装饰,那同时期“洛可可”风的音乐中也摒弃了上一时期“巴洛克”(Baroque)时的宏大壮观。相比较而言,它是—种温文尔雅、纤细妩媚的,甚至还略带娇揉造作的一种艺术风格。
并且柴科夫斯基本人十分钟爱18世纪的音乐,尤其是莫扎特的作品,他想通过这首变奏曲的主题和乐曲的再现部分重新展现洛可可风格中典型的微妙诗意与极致的美。但是遗憾的是,由于他所处的时代与地区的不同,使得他对作品所赋予的浪漫色彩,仍然带有俄罗斯音乐风格与他个人的鲜明性格,所以,这首变奏曲骨子里还是具有浓浓的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特点。
二、作品结构分析
全曲由乐队引出一小段从容不迫的引子开始,它在音调上与即将呈示展开的主题相关联。而后来通篇出现的各变奏之间的连接便是以这个引子为原型的,紧接之后的便是由独奏大提琴所诠释的主题。这首所谓的“洛可可主题”并不是具有典型装饰音的特征,而是一段恬静、优雅、真挚而开阔的旋律。
主题之后共由七个变奏和结尾构成(第八个变奏通常会被略去)。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洛可可主题变奏曲》现存有好几种版本,在实践演奏过程中最被广泛采用的是德国著名大提琴家菲特珍哈根(W.Fitzenhagen,1848—1890)所编定的版本。他的版本除了对独奏大提琴声部做了一些变动外,还更改了各变奏之间的顺序和取消了第八变奏。柴可夫斯基遵从这位有经验的艺术家的建议进行了适当的改动。因此上文所提到的变奏数目以及后文所要涉及的变奏顺序也是以它为基准的。
第一、第二、第四、第七变奏属于诙谐、轻快、幽默、愉悦的段落,这些变奏均富于技巧性、采用了很多华丽的走句,以及技术难度很大的音型、华彩性乐段和各种类型的弓指法。例如第七变奏,可以说是对全曲的一个总结,实属技巧段落,尤其突出显示了演奏者左手高超的技巧以及强调双手协调性的配合能力。
并且,任何一个变奏部都有着它鲜明的艺术表现目的。例如第四变奏,舞曲风格,幽默形象地呈现了洛可可风格式的优雅舞姿;而第七变奏及结尾部又让人联想到热情、奔放的民间舞蹈,连继五度音程的出现正是强调了民间舞曲常见的特点;而第二支变奏则是富于抒情性的、恰似两人低低耳语般惬意;第三变奏则浪漫且散发着浓郁的诗意,深情至极,宛如一首甜美的恋曲,与前边轻快的两个变奏形成风格上的对比;而第六变奏却似一支苦甜参半的悲歌,变奏之前大提琴独奏的那段华彩型的宣叙调,饱含着深切地哀思,不禁使人联想起柴可夫斯基歌剧《黑桃皇后》中的悲剧角色盖尔曼的旋律,再加上乐队中如泣般幽怨的木管,旋律顿时自心底淌出,向人乞求着,诉说着痛苦。
三、结语
也正是在那个时代下的俄罗斯,多数艺术家们创作出来的作品大都是反映现实社会的,然而这首《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却丝毫未有沾染那些令人绝望的气质,自始至终都流露着柴氏作品中少有的平衡与爽朗。
他为自己的内心需求而创作音乐,尽管内心世界伤感且柔弱,却依然要与外在世界激烈的进行冲突。这些真挚的表现都是《洛可可主题变奏曲》所带给我们的,进而使我们能够更真切地对作曲家及其作品进行深度的剖析。
参考文献:
[1]高为杰,陈丹布.曲式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杨怀儒.音乐的分析与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3]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