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京京
(新疆兵团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 五家渠 831301)
六师不同种类玉米经济效益调查分析
杨京京
(新疆兵团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 五家渠 831301)
为了研究六师不同种类玉米产量、效益及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玉米两高一优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014年对六师不同种类玉米种植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六师范围内只有部分调研区的玉米产量达到了高产的目标;(2)六师兵团、农场不同种类玉米产量和收入差异很大,其中以制种玉米净收益最高,饲料玉米净收益最低;(3)六师玉米还是以粗放式生产为主,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人工费支出比例较高。
兵团第六师;玉米;经济效益;产量
2012年玉米产量超过水稻而成为最大的粮食作物,不仅播种面积第一,产量也保持最大粮食作物地位。从玉米种植业来看,玉米价格和玉米产业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农户土地的经营收入,也会影响上游种子、农资经营企业的经营利润,同时也会影响我国生态环境的变迁。因此,本文以新疆3种不同种类玉米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种类玉米的经济效益和产量影响因素,为新疆玉米高产、高效、优质提供理论依据。
1.1 调查区域
新疆是我国玉米主要产区,而新疆的玉米种植区以兵团第六师最具代表性,这主要是由于当地的气候环境适宜玉米的生长,且六师有长期种植玉米的经验,为此,本研究对六师玉米的种植情况展开了调查。
1.2 调查方法
调研时间为2014年的6~8月。
调研方法主要有3种,即科研人员对六师不同玉米种植区进行实地调查;对调研区玉米种植户打电话调查;网络查询农业局调研区玉米种植状况。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成本和收入。物化成本主要包括:亩利费、种子费、肥料、地膜、农药(含种子包衣)、机力费、水费、管材费、服务费、保险费;人工及收获费用:阶段性人工费、机械收获费、装车费、运费。
所用数据主要包括:(1)一○一团、一○三团、一○五团、芳草湖农场、新湖农场、共青团农场、六运湖农场、红旗农场、奇台农场、土墩子乡农场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和农户所在地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农户家庭成员的基本特征以及耕地面积的情况;(2)在六师范围内兵团和乡镇种植玉米的种类、面积、单产、总产、不同产量(人为对产量进行划分)的面积,调查农户耕地、种植模式和产出情况,主要调查地块的面积、类型和等级,各地块的种植模式和产量;(3)典型地块用工和投入,主要调查玉米种子来源、用量,苗床和大田的耕整地、施肥、播种、移栽、灌溉、打药、收获的各环节的用工量和物化投入情况,以及化肥、农药、农膜和其他投入的用量和费用。
表1 六师饲料玉米种植情况统计
由于六师饲料玉米的种植面积占玉米总种植面积的85%,故表1反映了六师不同调研区玉米的种植状况。从表1可知,六师饲料玉米种植面积为9700.6hm2,总产量为2043360kg,玉米平均单产13.950×103kg/hm2。在六师,饲料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是奇台农场,种植面积5246.7hm2,占六师饲料玉米种植总面积的54.1%,但其单产仅为13.5 ×103kg/hm2,未达到六师玉米平均单产水平;种植面积最小的是一○六团,种植面积2.7hm2,玉米平均单产11.250×103kg/hm2,也未达到六师玉米平均单产水平。总的来说,在六师范围内只有部分调研区的玉米产量达到了高产的目标。
根据六师每个玉米调研区不同产量水平调查可知(表1),占六师42.35%的饲料玉米种植面积的玉米产量在 (13.5~15.0)×103kg/hm2级别,产量在15.0×103kg/hm2以上的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38.3%。一○一团有75.30hm2的玉米产量在(12.0~13.5)×103kg/hm2级别,占当地玉米总种植面积的68.9%,而玉米产量在15.0×103kg/hm2级别以上的则没有。一○三团有55.00hm2的玉米产量在(12.0~13.5)×103kg/hm2级别,占总面积的55.6%,相较于一○一团 (12.0~13.5)×103kg/hm2级所占比例有所减少,然而玉米产量在15.0×103kg/hm2以上所占比例在14.6%。一○五团玉米产量在15.0×103kg/hm2以上面积占总面积的90.8%,达到了高产的要求。其余兵团、农场玉米产量级别主要在(13.5~15.0)×103kg/hm2,但15.0×103kg/hm2产量以上所占比例较大。总之,六师不同种植区域玉米产量差异较大。
由表2可知,六师种植饲料玉米的投入最少(19477.5元/hm2),种植饲料玉米的净收益也是最少(11523元/hm2),比投入相近的制种玉米(投入20859元/hm2)净收入少19327.5元/hm2。这也说明了制种玉米在六师种植业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且这个优势可以为农民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要提高种植饲料玉米的净收入,如果价格得不到保证,即使高产也不会给农民带来增收,这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如何提高玉米的高附加值需要我们思考。
表2 六师不同种类玉米经济效益
表3 六师不同种类玉米总成本及构成比例 %
对总成本及构成比例进行比较分析 (见表3),发现667m2总成本以青贮玉米最高,制种玉米次之,饲料玉米最低。而在总成本的构成比例中,亩利费、人工费和肥料费在3种玉米成本中占主要部分。三者在亩利费所占比例相近,均在25%以上,尤其是青贮玉米所占比例最高,达到29.5%,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亩利费较其他种植饲料玉米和制种玉米要高。饲料玉米和制种玉米人工费所占总成本比例相近,均在16.5%左右,然而青贮玉米人工费所占比例达到26.2%,比其他2种玉米高10个百分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青贮玉米的产量很高(由于作为绿色饲料),因此,农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肥料费所占总成本比例中制种玉米最高,其次是饲料玉米,最后是青贮玉米,这主要是因为要保证制种玉米果实成长饱满,农户个人认为需要投入较多的化肥才能保证丰产,而饲料玉米由于人们具有长期的种植经验,知道肥料需求量,化肥费所占比例最少,青贮玉米则是由于人们只是把它当做绿色饲料,所以会减少化肥的投入量。总的来说,六师玉米还是以粗放式生产为主,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人工费支出比例较高。
随着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玉米在饲料生产、工业加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六师目前生产上还是以普通玉米品种为主,高淀粉玉米、优质蛋白玉米、青贮玉米、糯玉米笋玉米等专用型玉米品种相对较少。普通玉米品种也大多以高产为目标,抗旱、耐密性等能够满足不同生产需要的品种少,品种结构不合理。而且,种植玉米品种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结果是盲目地选择品种而忽略了高产的其他要素条件,增产效果并不明显[1]。尽管近年来六师玉米加工业有很大发展,但生产规模多不大,而且加工产品多是淀粉等初级产品,科技含量也较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1)六师范围内只有部分调研区的玉米产量达到了高产的目标。(2)六师兵团、农场不同种类玉米产量和收入差异很大,其中以制种玉米净收益最高,饲料玉米净收益最低。(3)六师玉米还是以粗放式生产为主,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人工费支出比例较高。
[1]孙海廷,韩雅君,孙雪鹏.谈谈提高玉米种植效益问题[J].中国粮食经济,1998(3):18.
201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