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骏 柴林
乐器演奏和精细动作技能
吴骏 柴林
人们常说“心灵手巧”,学乐器是把手变“巧”而让心更“灵”。长期学习器乐演奏让少儿气质优雅,可能是他们的精细动作技能得到了发展。
精细动作技能(Fine Motor Skills,下面简称FMS),通常用来描述手、手腕、手指、足、脚尖、唇、舌头的小型动作,俗称“小肌肉技能”。在音乐演奏中使用到的并且非常重要的是手部,尤其是手指肌肉的FMS。作为一个专业术语,FMS涉及手眼协调能力、视觉追踪能力等,相关的测试有“Beery-Buktenica视觉-运动整合发育测试”,限于文体和篇幅,恕不赘述。
与FMS相对的是“大肌肉技能”,即“粗大动作技能(gross motor skills)”。这在臂、腿、脚并用,例如走、爬、跑、跳、游泳等全身运动中使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同时使用大小肌肉技能,例如驾驶汽车、传递物品。
FMS从出生后就开始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专注于手指的活动,例如书写、绘画、做手工、玩玩具、玩橡皮泥、扣纽扣、系鞋带、用筷子、拿牙刷、翻书,都使用和发展它。尤其是进入小学后,学习和生活需要更多和更高水平的FMS,因此它对学龄儿童的学业和自信有很大的影响。
家长朋友会问,既然这是很重要的一种技能,那如何锻炼呢?
把儿歌“演出来”的手指游戏好处多多:即学习了语言,也锻炼了FMS,为以后的乐器演奏学习打下基础。例如跟着英文歌《可爱的小蜘蛛》(The Eensy Weensy Spider),孩子们一边唱,一边用手指模仿蜘蛛向上的爬行。此外,指偶游戏正在成为幼儿园里帮助孩子们发展FMS的好办法,目前不少指偶游戏都被介绍和引进到国内,我国教师也在创造一些新的游戏。
虽然很多日常活动能发展儿童的FMS,但笔者认为,最好的锻炼手段仍是乐器演奏,因为演奏乐器能提供长期和系统化的训练过程。在陈述学术研究结论之前,我们先看一些相对轻松的内容,例如何时开始学乐器,怎么解释体育人玩音乐和音乐人做医生的现象,它们都和FMS有关。
一般而言,5岁儿童的臂和手(包括手指)能相对灵活地一起运动,到7岁时发展出更精细的动作,10~12岁能高水准地演奏乐器。因此,如果把FMS的发展作为参照,就有两个建议供家长朋友们参考:
(1)5岁前后学乐器比较适合。当然,何时开始学乐器没有普遍的标准,因为要考虑到儿童的生理和心智的多种因素,还要考虑个体的差异。也许4岁开始对某一名幼儿而言也是不错的主意。
(2)如果5岁开始,期待孩子在正式学习5~7年后获得一定程度的演奏水平是比较合理的。任何时候,您都可以尽情为孩子的表现欢呼雀跃,但要明白,音乐演奏需要一定的生理基础,是长期的学习过程,不可操之过急。长期过度的练习会损伤孩子的肌肉、骨骼和神经(参见本刊2014年第4期《太多的练习伤害未来的音乐家——避免过度练习》)。
为何一些体育人业余玩乐器玩得有模有样?例如篮球运动员林书豪是钢琴好手;现效力于江苏男足的守门员顾超弹钢琴,10岁就通过了钢琴8级;现效力广州富力男足的边锋陈志钊弹得一手好吉他;中国女足守门员赵丽娜的最大爱好是敲架子鼓。再例如中国男子铅球选手张竣,他是我国该项目踏入奥运会的第一人,小提琴业余9级。新闻是这样报道的:
张竣的教练隋新梅表示,都是手活儿就有共同处:“推铅球,旋转技术非常讲究节奏,练习小提琴有帮助他准确拿捏提、收、推的火候。”嘿,这样的说法还真有点意思!拉小提琴和推铅球能有共同点,还真是一理通,百理融?(引自《新快报》)
“世上真有天才,在下真是相形见绌啊!”请您先不要急着发这类感慨。上述的“音乐和体育玩成一家”的现象并不神秘,是完全可以解释的:人是一个整体,肌肉通过神经和大脑连在一起,不管大肌肉还是小肌肉,用的是同一个大脑,同一个神经网络,锻炼的是全身肌肉的协调性。以上的案例表明,满足一定的条件的话,在一个人身上,音乐才能和运动才能可以相互促进。
如果你看到一群外科医生组成乐队一起演出,请不要奇怪。因为拿乐器也好,用手术器械也罢,都使用到FMS。2013年3月19日的《北京日报》上有一则报道,主角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沈铿先生,具体摘引如下:
“从18岁到24岁,沈铿在安徽淮南文工团演奏了6年小提琴,最喜欢舒曼的《梦幻曲》。恢复高考的那一年,沈铿考上了上海医科大学。从学艺到学医,从舞台转向手术台,沈铿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解除母亲的病痛。自此,中国少了一位普通的小提琴手,却多了一位顶尖的妇科肿瘤专家。”
音乐演奏有助于提高FMS吗?关于这个问题,上面都是新闻和基于一般性常识的推理。相关领域的专家们可不会满足于此,他们要做实证研究,用可以重复的实验和可以重复取得的数据去证实或证伪一个想法。
2005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尤金伲亚·科斯塔·吉奥米公布了一项研究的结果,对比两组儿童,一组学习了两年的钢琴课,一组没有任何的正式音乐训练,前一组孩子的FMS显著高于后者,学钢琴两年后的孩子在声音信号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上都高于另一组孩子。
2008年,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神经系的4位研究者公布了一项研究,其中一个结论是音乐训练能提升儿童的FMS。实验组(学乐器的儿童)的左手和右手的“运动学习”平均得分是10.27和11.93,而控制组(不学乐器的儿童)的两项得分仅为7.05和7.48。显而易见,这种差别很大。
2012年,《音乐教育研究》上发表了拉脱维亚两位音乐教师的文章《学打击乐时少年人精细动作技能的发展》。研究发现,在右手的运动速度、左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三个方面,和不学打击乐的少年相比,学习打击乐的少年得到极大的改进(概率是95%)。
这些横跨音乐教育和神经学领域、相互印证的研究基本证明:器乐演奏学习能提高FMS。
FMS是支撑其他的动作能力和心智能力的一项基础能力。而学乐器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如果安排得当,它的一个益处就是发展少儿的FMS。人是一个整体,通过演奏乐器来锻炼大脑,锻炼肌肉,锻炼自制力,提升气质,可以是同一个过程。或许,下次您看见一位演奏家的举手投足很优雅,会想到“精细动作技能”这个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