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性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7-01-18 03:14韩元建
中国科技论坛 2017年1期
关键词:需求方共性影响

韩元建,陈 强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92)

共性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韩元建,陈 强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92)

针对共性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问题,首先基于文献回顾和专家讨论进行研究设计,提出若干假设,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影响共性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通过建立Probit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分析这些因素对共性技术扩散的影响程度;进而通过二项Logistic回归,实证分析具体的影响因素,验证全部假设;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共性技术;技术扩散;影响因素

1 文献回顾及问题提出

有学者将技术扩散的动力分为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内在动力在于技术的供需双方,供给方为了利润最大化,会在技术周期的不同阶段选择扩散或减缓扩散的策略,需求方为获得创新带来的额外收益而引进技术创新[1]。技术外在动力取决于技术创新所处的外在环境,地理环境、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环境、信息服务环境、社会服务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技术扩散的外在动力[2]。也有学者将技术扩散的动力分为牵引力和推动力。武春友认为技术创新采用者由于采用技术创新获得超额利润造成的市场竞争压力即为推动力,采用者追求利润最大化即为牵动力,二者共同作用,推动着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3]。许慧敏、王琳琳认为技术扩散源由于扩散技术的有偿性、完全垄断技术的风险性以及回收资金的需要,会对技术扩散产生推动力;技术创新扩散的潜在吸收体一旦认识到采用某项创新技术能够增强企业的获利能力,就会设法获取、实施该项技术,对技术扩散产生牵引力[4]。

针对一般技术的扩散问题,学术界已有较多研究,但是针对共性技术的扩散问题还研究较少。李纪珍提出共性技术扩散的四种模式:自行投产、技术转让、联合转化和载体扩散[5]。邹樵提出共性技术扩散时需要选择与技术形态特征相适应的途径实现扩散,并归纳了三条途径:以价值为载体的知识扩散途径、无价值流动伴随的知识扩散途径和产品型共性技术扩散途径[1]。此外,一些学者[6-8]针对共性技术扩散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对策。

表1从不同角度对共性技术的扩散方式进行了分类,并梳理了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表1 共性技术扩散方式的比较

2 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

2.1 研究假设

基于前文的文献回顾,可以将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归纳为4个方面:技术的供给方、技术的需求方、技术的扩散环境、技术的性能。技术的供需双方是技术扩散的内在因素,供给方希望通过选择合适的技术扩散策略,实现利润最大化,需求方希望通过适时引进合适的技术而获得超额收益;而技术创新所处的市场、政策法规、信息服务、社会服务等环境因素是影响技术扩散的外在因素。

借鉴技术扩散的理论研究成果,笔者针对共性技术扩散,提出假设H1:共性技术的供给方与共性技术扩散相关;H2:共性技术的需求方与共性技术扩散相关;H3:共性技术的扩散环境与共性技术扩散相关;H4:共性技术的性能与共性技术扩散相关。

2.2 变量选择

针对以上假设中涉及的5个潜变量,选择如下观测变量,见表2。

根据所选定的观测变量,可将前文的4个假设扩展为:H1a:供给方的公益程度与共性技术扩散正相关;H1b:供给方因技术扩散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与共性技术扩散正相关;H2a:需求方利用技术的成本与共性技术扩散负相关;H2b:需求方利用技术的能力与共性技术扩散正相关;H2c:需求方因利用技术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与共性技术扩散正相关;H3a:政策力度与共性技术扩散正相关;H3b:技术中介服务水平与共性技术扩散正相关;H3c:信息传播效率与共性技术扩散正相关;H4a:共性技术的技术优势与共性技术扩散正相关;H4b:共性技术的技术风险与共性技术扩散负相关;H4c:共性技术的技术相容性与共性技术扩散正相关。

2.3 问卷设计

基于以上研究假设,设计调查问卷。需要说明的是:

第一,为了保证调查对象对“共性技术”这个抽象概念有直观的认识,特将所要调查的共性技术具体化为“电器的智能化控制和保护技术”。之所以选择该技术,主要是考虑到该技术符合共性技术的概念和特征。它是开发和生产智能化的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Control and Protective Switching Device,CPS)的基础,各电器生产企业可基于此技术,开发出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各种CPS产品,形成自己的专有技术。

表2 变量列表

第二,为了保证问卷表达清楚和准确,便于调查对象理解和填写,笔者就问卷草案向从事统计分析、科研管理的专家征求意见,并选择电器行业的5家企业进行试填,然后根据专家意见和试填情况,对问卷中的部分措辞进行了修改,对若干用语进行了注释。如将“电器的智能化控制和保护技术”解释为“利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对低压电器产品(如:框架断路器、塑料外壳式断路器等)实施监测、保护和控制的技术”。

第三,经企业试填后发现,受访者无法确切回答首次知道所涉共性技术的时间、所在企业首次学习该技术的时间、所在企业将该技术首次应用于生产的时间,因此,根据变量选择阶段专家讨论的意见,将Y4、Y5、Y6三个观测变量舍弃。

2.4 数据收集和描述性统计

为了保证填答质量,笔者委托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通用低压电器分会向电器行业企业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08份,其中有效问卷305份。

问卷采用了李克特(Likert)5点量表,影响因素和响应变量各个维度的统计量描述,见表3。

表3 影响因素和响应变量各个维度的统计量描述

3 实证建模

首先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在保证问卷可靠性的基础上,再对11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然后将主因子与响应变量建立Probit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分析这些主要因素对共性技术扩散概率的影响。

3.1 信度和效度检验

首先运用SPSS18.0软件对问卷信度进行检验,结果见表4。Cronbach’sα值为0.879,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4个潜变量的Cronbach’s α值均在0.6以上。因此,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表4 信度分析结果

其次对样本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s检验,结果见表5。

表5 KMO和Bartlett’s检验结果

KMO值为0.903,Bartlett’s球形检验的p值为0,达到显著性,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3.2 因子分析

由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因此,可以进一步开展因子分析,验证观测变量(指标)与潜变量(因子)的关系。通过因子旋转的方法,得到表6的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到,指标变量在所属因子的载荷量均大于0.5,且没有出现横跨因子的现象。因此,11个指标变量可以用供给方、需求方、扩散环境、技术性能四个因子来进行解释。

表6 因子分析结果

3.3 Probit回归分析

利用调查数据,建立Probit二元离散选择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其估计结果见表7。第Y(1)、Y(2)、Y(3)分别表示从三个不同维度受访者是否知道该技术、企业是否已经学习或准备使用该技术、企业是否已将该技术应用于生产刻画的技术扩散的变量。比较PseudoR2值和对数似然比值得出,Y(3)的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表7 各影响因子对共性技术扩散概率的Probit回归分析结果

注:估计方法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用Stata软件实现,括号内为p值。

根据Y(3)的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共性技术的供给方、需求方和性能对共性技术的扩散产生正面影响;其中,供给方的作用最大,其次是共性技术本身的性能,需求方的影响较小;而关于共性技术的外部政策和中介服务因素对技术扩散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

对此,可以做出的解释是:个人是否学习某项共性技术,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学习兴趣或知识需求,而不受供给方和扩散环境等的影响,个人也不必考虑企业利用该技术的成本、能力和预期经济效益,以及技术性能等问题。企业是否学习某项共性技术,主要取决于供给方的态度和自身因素,因还未到应用阶段,所以不会过多考虑技术性能的问题;企业是否应用某项共性技术,主要取决于供给方的态度、技术性能本身以及自身因素,之所以对扩散环境因素不敏感,可能与长期的政策乏力和中介服务水平不高有关,扩散环境变量成了一种不变的“常态”。

3.4 Logistic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具体分析共性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及其程度,下文将基于3.3的研究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以Y(2)和Y(3)为因变量分析四类因素的详细影响情况(根据表7,4个因子对Y(1)的影响均不显著,所以不再进行分析)。回归结果如表8和表9所示。表8中,模型1和模型2首先对共性技术扩散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进行了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模型3和模型4分别增加考虑了共性技术扩散环境和技术性能对Y(2)的影响,以检验二者针对供给方和需求方可能产生的中介效应;最后,模型5考察所有因素对企业学习共性技术意愿的影响。表8采取了相同的分析思路。

表8 以Y(2)为因变量的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续表8

注:*显著水平为10%,**显著水平为5%,***显著水平为1%。

表9 以Y(3)为因变量的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注:*显著水平为10%,**显著水平为5%,***显著水平为1%。

3.5 验证结论

经分析表6~表8的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

(1)从需求方的角度看,对共性技术扩散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是:自身是否具备使用某共性技术的能力、使用该技术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政策力度、中介服务、信息交流,以及共性技术的技术优势、风险性和相容性。供给方本身的公益程度如何,以及引进某共性技术所承担的成本多少,并不是需求方决定引进与否的主要考量。

(2)共性技术供给方的经济收益和需求方的技术能力均对技术扩散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其影响效应易受扩散环境的影响;共性技术的技术性能对技术扩散影响显著,其中技术优势和相容性有显著积极影响,而技术风险则不利于共性技术扩散。

(3)从需求方的角度看,针对某一共性技术,企业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考量侧重。当企业处于准备学习或了解某共性技术的阶段时,政策力度和中介服务可以发挥影响,即:通过政策的引导和中介的推介,企业会更愿意或更容易去学习或了解某共性技术。但是,当企业处于需要决定是否引进或使用某共性技术的阶段时,政策和中介的影响作用不再显著,此时,企业侧重考量的是自身利用该技术的能力以及预期收益。

(4)无论从供给方的角度,还是从需求方的角度,“经济利益”是影响共性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之一,供需双方均对有利可图的技术扩散活动产生兴趣。

4 政策建议

(1)通过财税政策,提高共性技术供需双方的经济利益。目前,国家虽然针对技术转让和开发,已有相关的税收减免政策,但存在的不足是将共性技术与其他各类技术作同等对待。建议有关部门在现有的税收减免政策基础之上,配套制订财政补贴或奖励政策,突出对共性技术扩散的引导和鼓励,可根据共性技术扩散的范围、速度和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给予供给方一定的财政补贴或奖励。同时,建议出台鼓励需求方采用共性技术的财政引导政策,通过降低其使用成本或增加其使用收益的方式,提高其采用共性技术的积极性。

(2)完善人才政策,提高企业利用共性技术的能力。共性技术属于技术基础设施的范畴,具有基础性特征,而当前中国的大多数科技型企业中缺少与共性技术相适应的人才配置,影响了企业掌握和利用共性技术的能力。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人才政策的完善,针对企业的人才短板更精准地设计相关政策。此外,考虑到共性技术的基础性,政府应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为企业服务,到企业兼职,或向企业流动;对于服务企业成效突出的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和允许采取优先晋升职务或职称的奖励措施。

(3)搭建供需平台,促进共性技术供需双方的互动合作。为了促进供需信息的准确、全面、快速传播,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制订相关政策,鼓励行业协会、创新联盟等社会组织或中介机构,充分依托网站、刊物、博览会、论坛等各种载体,搭建共性技术的供需对接平台。需要指出的是,技术交易不同于有形资产的交易,具有信息的非对称性、信息的不完全性等特点[12],因此,仅仅通过信息发布或推送的方式,还不足以实现供需对接。关键是需要有一批专门从事供需对接服务的人员,对“信息”进行专业地收集、分析和推送,促进供需互动。

(4)加大对共性技术“熟化”的资助力度,提高技术性能,降低技术风险。从需求方的角度,共性技术相比于企业已有的技术,如果优势越强,就越容易被企业接受,如果新技术的技术风险性越低,也越容易被企业接受。因此,为了加快共性技术的扩散,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针对已有的共性技术,通过财政资助的方式,支持技术的拥有方持续研发,进一步提升技术的性能,使技术的优势更强、风险更低,以利于共性技术更容易获得市场的认可。

(5)鼓励或强制淘汰企业的落后技术。企业对新技术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当某共性技术的革新程度较高,企业在利用该新技术时需要花费的后续研发投入以及在人员、设施等方面投入的升级改造成本就会较高,企业因此就不倾向于引进该共性技术。为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新的共性技术、淘汰落后技术,并可根据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重点领域,对淘汰不同的落后技术采取不同的举措和力度,例如:对淘汰一般技术可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对特定技术可采取强制淘汰的措施。

[1]邹樵,陈建洪.共性技术扩散的途径与动力机制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12):14-15.

[2]段存广,赖小东.基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扩散动力因素分析[J].上海管理科学,2012,34(2):88-92.

[3]武春友,戴大双,苏敬勤.技术创新扩散[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4]许慧敏,王琳琳.技术创新扩散系统的动力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291-294.

[5]李纪珍.共性技术供给与扩散的模式选择[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10):5-12.

[6]操龙灿,杨善林.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1):77-82.

[7]李建玲,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的比较研究——基于北京市科委资助科研项目的统计[J].技术经济,2009,28(6):11-17.

[8]郭兵,项海容,兰京晶.风险投资参与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构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175-178.

[9]李煜华,高杨,胡瑶瑛.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复杂产品系统技术扩散影响因素分析[J].科研管理,2012(05).

[10]张海洋.中国工业部门R&D吸收能力与外资技术扩散[J].管理世界,2005(06):82-88.

[11]邹樵.高新区共性技术扩散类型的经济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8):269-272.

[12]刘学.技术交易的特征与技术市场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0(03):62-67.

(责任编辑 刘传忠)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iffusion of Generic Technology and Countermeasures

Han Yuanjian,Chen Qi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On the issue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iffusion of generic technology,this paper firstly designed the research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expert discussion,put forth some research hypotheses,and collected the data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Then,it analyze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iffusion of generic technology by building probit binary discrete choice model an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Finally,it proposed recommendations.

Generic technology;Technology diffusion;Influencing factor

上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政府科技管理研究”(14692100200)。

2016-03-23

韩元建(1979-),男,浙江萧山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发展与管理。

G311

A

猜你喜欢
需求方共性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云制造环境下人力资源需求的评价与选择方法
面向软件外包平台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研究
共性
共享单车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雷锋精神与辽宁精神的共性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