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气”的尴尬生于“一窝蜂”

2017-01-18 09:29
中国石化 2017年12期
关键词:储气库气量供应

□ 秦 琴

“煤改气”者,用天然气取代煤炭为取暖、发电燃料之用的简称。其立足点是减少环境污染,符合万千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当是好事一桩。却不料,这一工程甫一掀起热潮,就出现尴尬:全国多地出现“煤改气”工程接续不上、无法正常供暖导致群众受冻的问题。

“煤改气”出现如此尴尬,原因何在?说是因为“煤改气(电)”工程未按时完工,恐怕不能服人。一个简单的推论是:“煤改气”工程尚未完工,相当部分用户还没来得及用天然气,就出现了大范围的“气荒”,若全部改造完毕,都用天然气,那岂不是会出现更大范围的“气荒”! 何况,工程未完工,就先急着把煤炭禁了,这似乎属于决策的主观失误。显然,“煤改气”工程未按时完工,不能成为老百姓取不了暖的充分理由。

我认同几位专家的分析,“短气”的尴尬,主要源于四条:

一是京津冀地区推行“煤改气”,全国各地相继跟进,而且基本上都是借行政手段强势推行。而天然气的供给增长却滞后,管网基础设施与供应来源一下子难以跟上需求增长,这就必然导致供应短缺,“上气不接下气”。

二是天然气的勘探周期长,短期内无法实现大幅增长,我国天然气供应很大程度要依赖进口,但中国的天然气管网建设比较滞后,进口渠道也有限。目前我国进口的管道天然气主要来自中亚地区,其余大部分进口依赖液化天然气(LNG),这必然给供应链保障带来很大压力。资料显示,2017年前10个月,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增加了24.9%,其中7~10月的进口增速甚至达到45%。如此高的增速,还不能满足需求,油气行业即便使出“蛮荒”之力,也只有望洋兴叹。

三是我国天然气储气调峰设施不足,这与天然气消费量猛增、冬季地区峰谷差不断拉大极不相适应。由于储气库建设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加上中国天然气倒挂的价格使得储气库没有盈利模式,无论油气行业还是社会投资,都对建设储气库房缺少动力。媒体披露,目前我们国家大型储气库只有18座,设计储气量虽有55亿立方米,但有效调峰气量只有20亿立方米左右,仅占天然消费总量的2%左右,与全球正在运营的地下储气库630座左右、有效储气量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0.3%左右 (据国际天然气联盟的数据)相比,差得太多。

四是天然气定价的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也直接导致了供应的短缺。资料显示,目前部分地区LNG的价格高达9000元以上,相当于每立方米价格为6.5元。而居民供暖的门站价格每立方米仅为2元,工商企业的门站价格为每立方米3元/左右。价格的倒挂,致使天然气供应商难有增加供给的积极性。

而从更深层次分析,“煤改气”的尴尬更是受“一窝蜂”之害。早有消息报道,“煤改气”并未仅仅限于国家确定的“2+26”个城市。近两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提出“煤改气”,加大了“禁煤”的力度,部分地区甚至提出严格的量化指标,限期整改,致使“煤改气”的数量远远超过了预期。比如河北,2017年一个省就一下子增加了200万户左右燃气采暖用户,冬季采暖用气需求增加20亿立方米左右,这还不包括一些工业企业迅速攀升的天然气需求。其他地区,更可想而知。很显然,“煤改气”的尴尬,主要生于“一窝蜂”。

“一窝蜂”是一种什么现象?就是缺少分辨力,喜欢凑热闹,别人做啥就盲目跟进,脱离实际一哄而上,以致在社会上刮起一阵风和运动般的热潮。“一窝蜂”之害,害莫大焉。前些年煤炭企业“一窝蜂”地投资扩张,纷纷提出“再造一个XX”,导致煤炭产能严重过剩;这两年供给侧改革,一些地方又不顾本地资源约束,急于求成地关闭煤矿,导致能源供应严重短缺,就可以说是这种“一窝蜂”的典型事例。

煤炭与石油一样,对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仍属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自有其存在价值。“一窝蜂”地嚷嚷“革”煤炭的命、一厢情愿地强用其他能源取代之,结果将是欲速不达,反遭其乱。该是我们认真反省“一窝蜂”现象、下决心摒弃“一窝蜂”的时候了!

医治“一窝蜂”,最好的办法就是坚持实事求是,遇事多动脑子,不跟风、不撵潮、不盲从,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注重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猜你喜欢
储气库气量供应
供应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很舒心
港华盐穴储气库的运营特点及其工艺改进
基于大数据的地下储气库冬季调峰优化运行研究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华北地区最大地下储气库群再度扩容
做人要有气量,交友要有雅量
气量可以学习吗
王旦的气量
中石油23座地下储气库日产气量突破1×108 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