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器人产业确立两大政策导向
为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将陆续出台一系列后续产业发展促进措施来解决两大关键问题:一是推进机器人产业迈向中高端发展;二是规范市场秩序,防止机器人产业无序发展。
2016年4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我国“十三五”期间机器人产业发展作出整体规划,并要求5年内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6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已达7.24万台,同比增长34.3%。
据介绍,在推进机器人产业迈向中高端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率先进一步整合产业创新资源,推动建立机器人创新中心,提升产业创新能力;重点支持机器人产业关键零部件质量及可靠性能的提升,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开展机器人试点示范、推广应用,推进机器人在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实施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加大对机器人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防止机器人产业无序发展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人士表示,要加强规划引导作用,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理性发展;尽快制定实施工业机器人的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槛,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推进机器人行业组织建设,建立有利于研发、创新和公平竞争的行业规则,加强行业自律,加快完善检测认证平台,做好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进一步促进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认证和评价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