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高校的信息科学本科生培养现状分析

2017-01-17 21:19谢东张艳江彤
东方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信息科学创新人才本科生

谢东++张艳+江彤

摘要:针对二本高校的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观化、形式化、指标化问题,二本高校要确立二本高校的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本科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将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为具有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信息学科高素质专门人才

关键词:二本高校;信息科学;本科生;创新人才

1.引言

信息技术改变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已成为主导产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信息技术更新最迅速、产业应用最广泛,地方经济与信息技术的持续高速发展导致对本科生创新人才的渴求,创新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已经把强化信息技术创新放在国家战略位置,决定自主创新突破信息技术。而实现自主创新突破信息技术的关键在于提高信息技术高级人才的创新能力,这需要高等学校能够培养大量高素质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1],也对二本高校的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当前二本高校的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存在很多误区,如本科生培养体系不适应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不合理等问题。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关键在于二本高校自身的努力,二本高校应推进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性责任,积极进行改革。

2.现状分析

二本高校的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的误区[2,3],具体表现为“主观化”、“形式化”、“指标化”。

(1)二本高校的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主观化”。

近年来,二本高校非常重视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的培养。但二本高校和本科生导师均对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缺乏科学的认识,只在表面上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但仅仅是在形式上体现创新。具体表现在:

a. 二本高校把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主观化为信息学科创新课程,设立创新学分,简单地认为创新课程能培养创新人才,把知识等同于了创新能力,反映出二本高校和本科生导师对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认识的误区。

b. 二本高校把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主观化为创业人才培养,把信息学科本科生创业作为典型成果加以展示。创新人才培养不是仅仅体现在创业上,不能忽视了创新能力,而是应该体现在各种创造性工作中。

用创新课程和本科生创业来衡量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是因为二本高校对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主观化的理解,没有全面理解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的内涵,简单地把创新培养融进信息学科本科生培养体系所致。

(2)二本高校的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形式化”。

二本高校在对二本高校的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进行创新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中,还存在将创新人才培养“形式化”的趋向。

a. 二本高校把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形式化。本科生研究项目往往受经费的影响,研究活动往往随意性强,本科生导师没有很好地指导。加上国内二本高校本科生的研究能力较差,难以达到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预想效果。

b. 二本高校把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项目单列化。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可以提高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本科生本人自主选题,二本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对科研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但研究计划项目如果是孤立的,且参与的本科生较少,大部分本科生无法参与,是难以起到效果的。

(3)二本高校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指标化”。

现在的评价体系难以适应本科生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a. 二本高校把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指标化为论文数量。二本高校往往要求本科生在读期间必须发表若干篇论文,认为可以提高本科生培养的质量,是培养本科生创新人才的关键手段。然而,这种本科生培养要求,导致本科生急功近利,学术作风不踏实,不深入研究,凭空写论文,再找杂志发表。论文数量增加了,但论文质量却下降了。因此,衡量学术能力应该重论文质量。

b. 二本高校过于强调考评结合的均衡,评价与培养过程的联系太紧密,不重视特长。考评强化了培养过程,但也导致“为了评价而培养”情况的发生,从而造成片面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对于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决不能采取单一标准去衡量。评价体系可以更多地与培养过程所转化而成的学科能力、创新能力相联系,与本科生培养过程所强调的操作、实践能力相联系。完善的评价体系能对本科生在优势科目上的创新潜能进行正确识别,这样才有助于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

产生二本高校的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误区的根源在于:

(1)二本高校对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投入不够。虽然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很多,但只能简单地反映科研项目与成果数量,却反映出二本高校对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的不够重视,没有贯穿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整个过程。

(2)二本高校鼓励本科生导师申请项目、发表论文和申报专利,但没有引导本科生导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体现在培养过程中。二本高校认为本科生导师从事科研,能有效地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然而,不少本科生导师一心从事科研,很少让本科生掌握最新的科研前沿,难以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

(3)二本高校办学的功利化。二本高校认为本科生人才的创新培养所取得的成果数量,比本科生能力的提高见效更快。对本科生提出的论文要求,简单化了本科生的创新要求,数量化了学校的论文发表总量。

3. 结论

二本高校要确立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在办学中的地位,要明确信息学科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是二本高校的核心功能,并围绕这一核心功能,确立二本高校科研与培养过程、社会服务与培养过程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万娇,石丽君.关于二本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思考[J].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14,30(3):20-23.

[2]时松,丁志强,王鹏.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因应之策—兼论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15,2:005.

[3]赵长林.地方高校本科生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2011(7):103-105.

基金项目: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XJK015CGD029)

猜你喜欢
信息科学创新人才本科生
大数据时代高校信息类专业中的空间统计教育与探索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变式教学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