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

2017-01-17 20:11石坚
亚太教育 2016年36期
关键词:大学教育课堂

石坚

摘 要:大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完整的“人”,专业教育的过度重视与人格教育的淡化,会导致人文教育的缺位。如何在教育中关注智力与心灵的成长,需要教师有深厚的教育理念作指导,有深广的教育情怀作支撑,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人文教育,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精神与心灵成长的场景,让课堂真正成为一种成长。

关键词:大学教育;课堂;教育情怀;人格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129-01

一、以人为本的大学教育精神

大学的终极使命是培养人,高等教育阶段是受教育者最具有可塑性的阶段。哈佛大学前校长劳伦斯·H·萨默尔斯对高等教育有一段非常深刻的表述:“对一所大学来说,再没有比培养人更重要的使命,我看不出社会上还有哪家机构能堪当此任。假如我们葬送了人文教育的薪火相传,一切将覆水难收。”高等教育责任之大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大学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种功能,而人才培养是根本。在我国,高等教育阶段更多重视专业教育的设置、专业知识的传递,整体上较忽略人文精神以及学生的综合素养。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轻心智的现象。反思我们的教育,其精神气质与人文教育的缺失,个体生命与人格气质的缺位。乏味和沉闷的课堂不乏存在、填鸭似课堂不在少数,教学缺乏思想的启迪和创意,作为一线教育者,如何让课堂充满着人性与人文的关怀,是每一个教师需要去深思的问题。

二、“让课堂促成成长”的教育情怀

“让课堂成为一种成长”这一理念的产生,建立在对学生负责任的教育思想基础上,需要解决的是教师对于成长的理解和界定。这里首先包含着教师对“人”的认知和理解,高校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走出校园踏向社会,大学教学需要围绕这些目标去做整体和宏观的把握。让课堂不仅承载传授知识的功能、更应包含着对学生的心智、思维方式、生命态度的关怀,将这些关乎学生人格健全和终身幸福的内容纳入到课堂教育的环节中,这是春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倡导合作的学习、分享的学习,在合作的师生关系与互动的同学关系中潜移默化地熏陶。这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具有一种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来源于教师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来源于他对学生群体的热爱,更来源于他对于人的终极关怀。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教师注重教学环节及课堂设计,能机智地利用课堂中发生的小事件,迅提炼出事件中所蕴藏的可教育要素,打破程式化的教学过程,以灵活生动的方式影响学生。并能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主体性释放的空间,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各个教学环节设计中,用场景和情景教学让学生体会分享的乐趣、启发学生欣赏同伴、鼓励同伴、合作学习,实现精神与心智参与的学习,实现智力与情感的共同成长。

让课堂成为一种成长,需要教师用心的设计,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最终形成有个性的、独到的教学风格,也才能让大学教育多样化、多元化。同时以富有个性的教学塑造富有个性的学生,以富有思想与智慧的教学培养有独立精神的学生。用心设计的教学可以带给学生有价值的东西,甚至奠定他生命的高度和厚度。一堂课,一个环节、一些手段,看似在不经意间却能够给他提供健康的土壤,给予学生某种精神世界的启迪,赋予他生命中根本性的东西。曾经有人这样说:“一个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倘若能够碰到一个好老师,那不论怎样他都不会偏离人生的轨迹。”这里所说的好老师,不只是是从专业的角度来评价,而是从一个教师的教育情怀,从更深广的内涵。它关涉的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有的人文精神,以及对人的理解、对生命的理解;关涉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关涉的是教师精神世界所在的高度。这样的老师,在他的教学中,一定会传递他对事物的独特视角,也会在任何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渗透出他的思想和对于人生的态度,这些东西其实是远比知识更为重要的。

三、“让课堂成为一种成长”的教学实践

“小事件,大意义”。比如语文课堂,由于语文学科与生活机密联系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每一次课,让三名学生各作三分钟的演讲,内容不限。培养学生去发现和搜集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或富有意义的场景;培养学生组织语言、提炼思想,并学会心中有听众、有他人,也在这样的环节中培养学生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教育是唤醒,是将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那个沉睡的巨人唤醒。教师的责任是将这些潜力激发出来,给学生创造每一个成长的氛围和空间。同时教师也会发现,这些充满着活力与想象力的学生,可以引领我们到一个个无法想象的美妙世界。“给每一棵草以开花的时节”——这是一次课前演讲中一个学生原创。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若我们是园丁,那就给予每一棵草开花的时节;若我们是教师,那就给每一个学生绽放的机会;在这里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句子,更是一种看待生活的心态,里面包含着善念、包含着温度,有这样的精神面貌,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会充满着温暖,洒满阳光。若我们的学生在大学里涵养出这样的精神品质和生命态度,那我们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短短的三分钟,学生一旦积极参与,他们能以自己的方式分享感动、美好、真诚和友善。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也会慢慢领悟学习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分享与合作,只有共同参与,才能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属于自己的课堂。

四、结语

课堂中知识的获取固然重要,但是对学生人格的树立却是大学教育更为深层和长远的目标。学生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社会、人生,以什么样的姿态立足,最终要落脚于对生活与人生的感悟。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共同成长的机会,相信在美好与快乐中涵养的人,在合作与竞争中体验的人,他才会有更加舒展的生命态度,也才会有更加强大的内心。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柴志明,向仁富.大学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0,12.

[2]卡耐基著,李楠译.人性的光辉[M].新世界出版社,2013,9.

猜你喜欢
大学教育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嘻游课堂
嘻游课堂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