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团队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探析

2017-01-17 16:07霍荣棉王卫东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有效性

霍荣棉+王卫东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虚拟团队受到各方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提高虚拟团队有效性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以Hanckman的团队有效性模型为依据,结合虚拟团队的特征,综合分析组织层面和团队层面影响虚拟团队有效性的因素。提出组织战略、组织文化、核心技术、团队结构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对未来的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虚拟团队;有效性;团队认同

中图分类号: C9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27-2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正发生巨大变化。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使知识共享和资源整合成为企业重要竞争优势;经济全球化迫使企业以更开放和合作的视野管理运营。为了适应变化,提高企业的响应性和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虚拟团队(virtual team)”的工作模式,使用通讯技术开展跨时空的团队合作。2001年Modalis研究机构在美国的调查表明,超过三分之二的被访者有虚拟团队工作经历,对虚拟团队的研究也成为近年来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1 虚拟团队有效性

虚拟团队是指具有不同能力或资源的一群人,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任务或达到某个共同的目标,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跨越时间、空间或组织边界的障碍,而在一起协同工作的群体(Lipnack & Stamps, 2000),具有虚拟性、分布性、流动性、交叉性等不同于传统团队的特征。团队有效性是评价团队过程和产出的关键变量,Mathieu 等(2000)认为团队有效性广义上就是团队达成目标的能力,通常包括任务绩效、满意度和成员能力发展。Singh和Muncherji (2007)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团队有效性是多维概念,包括客观指标与主观评价,认为团队有效性在具体任务中某些测量指标可能会存在差异,更关键的是如何整合客观绩效指标和主观评价标准。尽管关于团队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已经很多,但是系统考虑团队的整体特征与多层次性直到最近才引起研究者的关注(Mathieu,et al,2000)。本文以Hankman的团队有效性模型为框架,分析影响虚拟团队有效性的因素。

2 基于Hanckman模型的虚拟团队有效性影响因素

Hanckman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影响团队有效性:①团队产品/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时限;②能够强化成员合作的工作流程;③能够使成员成长,提高成员满意度的团队经历。并且认为组织中的五类变量影响团队有效性,具体包括组织环境(Organizational context)、团队设计(Group design)、团队协同(Group synergy)、团队流程(Group process)和团队物质资源(Group material resource)。Hankman的模型能够较好的解释传统团队的有效性,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对虚拟团队有效性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虚拟团队空间分布较为分散,任务沟通和结果存储都需要通过电子网络的形式,虚拟团队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受到电子信息技术的影响,因而对虚拟团队有效性的研究需要增加电子技术维度。④电子技术对虚拟团队沟通过程和工作成果保存的支撑能力(Furst S,Blackburn R,Rosen B.,1999)。在组织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系统设计组织不同层面的结构以确保虚拟团队有效性。下面将从组织层面、团队层面分别进行阐述。

2.1 组织环境

虚拟团队在组织内部生长、运行,组织整体的战略愿景、企业文化、核心技术等对虚拟团队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前瞻性战略。虚拟团队是不同于传统团队的一种新型团队组织,对于跨区域市场开拓、跨领域产品创新等具有重要意义,但虚拟团队也会对传统组织结构产生冲击,对组织结构、绩效考核、技术支持等提出新的要求,产生较大的成本。只有本身具有前瞻战略的组织才能支持虚拟团队的生长。

多样包容的企业文化。虚拟团队通常具有跨国、跨区域特征,团队成员间的文化差异较大;另外,虚拟团队与传统团队在运行模式、考评方式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只有包容的企业文化才能够支持虚拟团队的异质化发展路线。

足以支撑多样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从信息论的视角,虚拟团队的信息流转渠道都是通过特定的信息沟通技术搭建的,虚拟团队的这一特性对企业的信息技术支持和信息交互流程提出较高的要求。

2.2 团队设计

团队建设对虚拟团队有效性有重要的影响(张子刚,程海芳,2001)。就任务本身而言可以区分为个体性任务和团队任务,即只有任务本身要求多个个体相互依赖才能完成任务时,团队才需要产生。只有团队成员的能力足以满足任务需求,并且组织以信任而非监控的方式支持团队时团队才能产生较好的工作绩效。以下将从虚拟团队的任务设计、虚拟团队的人员组成和虚拟团队的规范形成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虚拟团队的任务设计。丁岳枫等(2004)采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团队模拟任务分析虚拟团队任务特征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互依赖性与虚拟团队绩效呈负相关。王重鸣、邓靖松(2005)等同时分析了任务类型和相互依赖性,结果表明在行为性任务情境中高相互依赖的团队绩效较低,在概念性任务情境中高相互依赖的团队绩效较高。霍荣棉等(2009)通过计算机模拟虚拟团队的方式,发现相互依赖性较高的情境中被试更愿意采取合作的行为模式。可见在虚拟团队的任务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任务类型和任务间的相互依赖性,任务依赖性的设计需要以任务类型为依据。一般而言创新性任务和方案选择性任务等概念选择性任务类型更适合虚拟团队的绩效产出。

虚拟团队的人员组成。虚拟团队面对更多的沟通问题,因而对成员的沟通和冲突处理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受到沟通效率的限制,如何能有效提升合作行为成为影响虚拟团队有效性的重要因素。Bordia(1997)的研究表明成员间的情感沟通需求增加时,虚拟团队的有效性会降低,即任务过程中成员之间应保持相对客观和独立的特性,避免太多的情绪干扰。

虚拟团队的规范形成。团队规范是团队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长期的团队关系能够激活相应的团队规范,提高团队有效性(霍荣棉,2014)。规范的形成通常需要能够让新进个体能够观察到团队的运作方式,而虚拟团队无法为新员工提供此类机会,面对面的整体观察团队运作模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而虚拟团队规范形成的是目前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挑战。

3 虚拟团队的相互协作

组织环境和团队设计是虚拟团队发展的基础保障,在团队运行过程中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协作度直接影响问题解决和任务达成。团队认同和信任是影响虚拟团队相互协作的重要变量。

团队认同。杨皎平等(2014)的研究表明团队认同在团队异质度和团队知识共享行为间起调节作用,在团队认同较高的情况下团队异质度能够提高团队知识共享行为。团队认同的建立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通常需要面对面的沟通和相互依赖感的建立(霍荣棉等,2009),面对面的沟通在虚拟团队中很难实现,因而依赖感、目标感的建立成为引发团队认同的重要变量。另外,在团队发展过程中团队的绩效产出对团队认同的产生也有重要作用。

信任。成员间的信任能够降低团队监控成本,提高团队运行有效性。霍荣棉等认为信任是决策过程,受到过程理性的影响(霍荣棉,马剑虹,2013),个体是否做出信任决策受到利益分析和规范明确性的共同影响。在虚拟团队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并不密切,因而共同目标的确立,利益分配机制的明确和团队规范的清晰都是影响信任决策的重要因素。

4 不足和展望

虚拟团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的运行模式,其灵活性、创造性和问题解决的效能都展示了其旺盛的生命力。本文以Hanckman的团队有效性模型为基础分析了虚拟团队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但是现有虚拟团队的实证研究仍较为缺乏。对虚拟团队中认同、信任的发展过程及其机制并没有相应的有效模型,目前也没有研究对适合虚拟团队生存的组织环境进行细致分析,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开展。

参 考 文 献

[1] 丁岳枫,谢小云,王重鸣.虚拟团队任务特征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模式研究[J].人类工效学,2004,10(4):39-41.

[2] 霍荣棉,马剑虹.关系信号理论视角下的过程理性信任观[J].人类工效学,2013,19(3):86-89.

[3] 霍荣棉,马剑虹,刘谞.公共物品两难中相互依赖关系对合作行为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9,15(1):37-44.

[4] 王重鸣,邓靖松.不同任务情境中虚拟团队绩效过程模式[J].心理学报,2005,37(5):681-686.

[5] 杨皎平,侯楠,邓雪.基于团队认同对学习空间调节作用的成员异质性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4,11(7):1021-1028.

[6] 张子刚,程海芳.虚拟团队:一种新的管理组织方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8(6):118-120.

[7] Bordia P. Face-to-Face Versus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 Synthesis of the Experimental Literature.[J].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1997, 34(1):99-118.

猜你喜欢
有效性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论新形势下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有效性的提升
翻译的政治性与有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
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