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文超
(丹东市传染病医院脂肪肝门诊,辽宁 丹东 118000)
循证策略下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不良情绪、服药依从性及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
曲文超
(丹东市传染病医院脂肪肝门诊,辽宁 丹东 118000)
目的探讨循证策略下实施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不良情绪、服药依从性及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艾滋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循证策略下实施同伴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服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为(393.21 ±24.76)个/μ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6.48±23.16)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2,P<0.001);观察组HIV病毒载量为(2.64 ±0.12)lg IU/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4±0.12)lg 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0,P<0.001)。结论在循证策略下对艾滋病患者实施同伴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抗病毒治疗效果。
艾滋病;生存质量;服药依从性;不良情绪;同伴教育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当前治疗艾滋病患者最有效的方法,该疗法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1]。研究表明,艾滋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会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从而促进疾病的进展[2]。本研究旨在探讨循证策略下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不良情绪、服药依从性及抗病毒治疗效果,以期为艾滋病的护理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艾滋病患者,所患者均经蛋白免疫印迹法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55例,女5例,年龄(36.18±2.16 )岁;观察组男54例,女6例,年龄(37.53±2.03)岁。2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民族构成、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循证策略:首先由主管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以了解患者对艾滋病发病机制、传播方式、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知识的了解程度,同时记录交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由护理小组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发问,并将这些问题作为循证策略的解决目标。此外,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病情程度进行评估,以评估结果作为同伴教育的依据。针对出现的问题及评估结果,搜索各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并由专家对文献内容进行评价,以获取最佳的循证策略证据。
1.2.2 同伴教育:根据循证策略,筛选5名同伴教育者实施同伴教育,同伴教育者主要负责提醒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提醒方式可以以短信、微信或QQ方式提醒,并保证能全天候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同时陪同患者定期到门诊复诊。若患者不能到医院复诊,可由同伴教育者帮其取药及寄药。另外,每一名同伴教育均配备一名护理人员,组成“帮对小组”,在患者复诊时,由“帮对小组”对患者进行二对一面谈,面谈时注意评估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心理状态,若发现问题则及时组织小组讨论,并根据循证策略,予以患者正确的心理疏导,若患者病情需要,则适当增加随访的次数。
1.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服药依从性及抗病毒治疗效果。分别采用SAS和SDS进行评价;服药依从性采用国家《随访及用药表》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为(393.21± 24.76)个/μ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6.48±23.16)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2,P<0.001);观察组HIV病毒载量为(2.64± 0.12)lg IU/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4±0.12)lg 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0,P<0.001)。
本研究中首先评估患者的病情,并根据发现的问题制定循证策略,在循证策略的指导下,实施同伴教育。由于同伴教育的背景、经历相似,患者更容易与之分享自己的观念及信息。本研究中分别由一名护理人员和一名同伴教育者组成“帮对小组”,经由循证策略循证护理证据,对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及时予以疏导,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结果表明,循证策略下实施同伴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循证策略下实施同伴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经同伴教育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能按时、按量的服药,从而使药物发挥应有的疗效。此外,经同伴教育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明显改善,缓解了由于不良情绪应激对免疫系统的损害程度,增强了患者的免疫能力,提高患者血清CD4+T淋巴细胞,从而有效提高了抗病毒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循证策略下对艾滋病患者实施同伴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抗病毒治疗效果。
[1] 谢艳光.护理干预对AIDS病人药物依从性及生存质量影响短期效果的评价[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4,20(9):654-658.
[2] 许鸣.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药物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初探[J].中国性科学,2014,23(8):45-49.
R512.91
B
1671-8194(2017)08-0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