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原野
(辽宁省本溪市铁路医院外科,辽宁 本溪 117000)
腹膜转移瘤的螺旋CT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
张原野
(辽宁省本溪市铁路医院外科,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探究腹膜转移瘤患者的螺旋CT检查结果,并将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方法择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以手术方式治疗腹膜转移瘤的19例患者,为其实施CT平扫与螺旋CT增强扫描,并将扫描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就诊断符合率而言,CT平扫为46.75%,螺旋CT增强扫描为76.62%,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对腹膜转移瘤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性,临床可将其用于直径<2 mm的病灶筛查。
螺旋CT;腹膜转移瘤;CT平扫;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研究
腹膜转移瘤的原发病灶通常来源于腹盆腔区域,其转移形式可谓是各种各样,一般来说,大部分转移瘤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极易在初次就诊时因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而出现漏诊、误诊结果。对于腹膜转移瘤患者而言,能否在早期给予准确诊断直接关系到肿瘤的分期结果以及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1]。虽然现阶段可以通过CT给予平扫检查,但是对体积较小的肿瘤却难以实现准确诊断。本文选择螺旋CT增强扫描,试为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9例腹膜转移瘤患者应用,并观察其应用效果。
1.1 一般资料:择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以手术方式治疗腹膜转移瘤的19例患者,回顾分析其基本资料,具体包括:①性别构成: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13例;②年龄分布:最小者25岁,最大者87岁,平均(56.35±12.77)岁;③原发肿瘤位置:卵巢2例,肾脏1例,胃7例,结肠9例。纳入标准:①实行螺旋CT增强扫描和CT平扫后的7 d内即进行手术治疗,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腹膜转移,且整个手术均有完整且详细的记录;②CT扫描范围囊括全腹,上起肝顶,下至耻骨联合处。
1.2 方法:使用东芝Aquilion ONE320排CT机位患者进行扫描,扫描位置从肝顶到耻骨联合,扫描前设定好CT机参数:①管电压:120 kV;②管电流:100 mAs;③螺距:15;④层厚:0.5 mm;⑤旋转速度:0.5 s/r。选择碘海醇作为对比剂,在患者肘静脉处以高压注射器为患者团注70~80 mL,注射速率为3.5 mL/s。扫描时先为患者进行CT平扫,再为患者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选择示踪扫描法,为患者行延迟时间为20~30 s的动脉期增强扫描,延迟时间为40~60 s的静脉期增强扫描。平扫和增强扫描后所获得的图像传入CT机自带的计算机工作站,重建层厚为0.5 mm的图像,借助三维重组等多种方法进行图像后期处理,最终得到多重平面图像(MPR)、容积再现图像(VR)、最大密度投影(MIP)[2]。
1.3 观察指标:①将CT平扫与螺旋CT增强扫描结果分别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统计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②对比患者在CT平扫与螺旋CT增强扫描结果中的不同影像学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参与实验研究的患者,其临床所得相关数据均行软件包—SPSS21.0加以检验。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并行卡方值加以检验。实验所得数据,经统计计算为P<0.05,则表明效果具有明显差异。
2.1 检查结果。手术病理结果:8个病灶在膈下,4个病灶在胃周韧带,18个病灶在肠系膜,9个病灶在大网膜,11个病灶在腹壁,5个病灶在盆壁,22个病灶在脏器表面,19例患者共有77个病灶。
CT平扫结果:5个(62.50%)病灶在膈下,2个(50.00%)病灶在胃周韧带,9个(50.00%)病灶在肠系膜,6个(66.67%)病灶在大网膜,5个(45.46%)病灶在腹壁,2个(40.00%)病灶在盆壁,7个(31.82%)病灶在脏器表面,19例患者共诊断出36个病灶,诊断符合率为46.75%。
螺旋CT增强扫描结果:,7个(87.50%)病灶在膈下,3个(75.00%)病灶在胃周韧带,14个(77.78%)病灶在肠系膜,8个(88.89%)病灶在大网膜,8个(72.73%)病灶在腹壁,4个(80.00%)病灶在盆壁,15个(68.18%)病灶在脏器表面,19例患者共诊断出59个病灶,诊断符合率为76.62%。
无论是单项病灶的诊断结果还是综合诊断结果,CT平扫在诊断准确性上均远远低于螺旋CT增强扫描,统计学有差异(χ2=20.961,P=0.000<0.05)。
2.2 影像学特征。CT平扫:胃壁厚度明显增加,在大弯侧可发现小片状的软组织阴影,且膈下腹膜也呈现出条状增厚表面;胃脏和脾脏之间的横结肠系膜上可见污垢状的阴影;螺旋CT增强扫描:厚度明显增加的胃壁处可见明显的强化征,胃周韧带呈现出条状、片状或粒状强化,而膈下腹部则呈现出小结节状或条状的强化表现;小肠壁及其壁腹膜呈种植性转移,小肠壁呈增厚与强化表现,肠腔固定,注入肠道的对比剂呈充盈跳跃状,且右侧的壁腹膜呈现出小结节状的强化表现;患者腹腔中的脏器如膀胱、乙状结肠、子宫及其附件区,等等,其表面均有明显的增厚表现,各部位的壁膜均呈现出结节状或块状的强化。若肿瘤具有较为丰富的血供,则增强扫描的图像中可见直径2 mm左右的种植灶。
常见的腹腔恶性肿瘤有许多,如结肠癌、胃癌、胆囊癌、直肠癌、卵巢癌,等等,这些恶性肿瘤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便会发生转移,而腹膜便是这些肿瘤的常见转移目标,其转移途径有许多,血行、种植灶、淋巴道均是其常见的转移途径,此外,腹膜转移瘤还可以沿着韧带、系膜、网膜扩散和转移[3]。腹膜是由韧带、系膜与网膜共同构成的,一般情况下,若腹膜状态是正常、健康的,CT平扫图像上将不会出现非常明显的腹膜结构,部分受检者即使在CT图像上可见腹膜,腹膜也会在内外脂肪的影响下呈现出类似铅笔画线一样的浅色影,不影响对腹盆腔内脏器的清晰辨别。腹膜若出现转移瘤,腹盆腔内将会出现腹水,腹水对腹腔脏器造成浸润性伤害,腹膜内外脂肪密度将会发生变化,腹膜也会随之在CT图像中以更清晰的样影显示出来[4]。
郭沐洁在其研究成果中对腹膜转移瘤的典型CT表现进行了描述,即:①肠系膜、大网膜发生改变,出现细小的点状污垢样影或条状污垢样影;②壁层腹膜呈结节状、块状或宽带状增厚;③有腹水者显现出均匀的水样密度影;④部分患者小肠壁明显增厚,并导致小肠发生位移或出现形态改变[5]。这些在结果2.2中的CT平扫特征中可以得到证实。但是,常规CT平扫对转移瘤的体积有所限制。段新存在其研究中点明:“转移瘤直径=5 mm”是CT诊断准确性的一大分水岭,直径低于5 mm,则CT诊断准确率将会大大下降;熊伟则在其研究结果中给出了详细的结论,即:若转移瘤直径在5 mm以上,CT的诊断准确性约为89%左右,若转移瘤直径在5 mm以下,则CT的诊断准确性将会下降至43%左右[6-7]。因此,为了避免漏诊和误诊,临床应以更加先进的螺旋CT为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在螺旋CT的扫描下,转移瘤在肠系膜血管、污垢样影、膜壁增厚等征象上呈现出更加清晰的强化特征,更加直接地显现出病灶与周边组织的不同,莫景雄更在其研究结果中指出,螺旋CT可以清晰辨别出直径<2 mm的病灶[8]。因此,螺旋CT的诊断正确率更高,而这在本文结果部分得到证实,即:结果2.2中清晰显示出CT平扫和螺旋CT增强扫描之间的不同特征,螺旋CT增强扫描的诊断准确性(76.62%)也远远高于CT平扫(46.75%)。
对于腹膜转移瘤的诊断,应先行CT平扫,若疑似存在较小的病灶,为防止漏诊、误诊,可加行螺旋CT增强扫描。
[1] 佟元涛,任克.腹膜转移瘤的CT、MRI影像学诊断[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2,35(5):434-436.
[2] 徐宏刚,罗浩,杨蕊梦,等.多层螺旋CT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2):90-93.
[3] 杨一春,李宏华,林雪莲.腹膜转移瘤的CT表现及转移途径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6,14(3):344-346.
[4] 孙宗琼,岳建国,谈旭东,贺锋.腹膜转移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1,20(1):14-16.
[5] 郭沐洁,吴玉芬,李晓光.螺旋CT与MRI对腹膜转移瘤的对比诊断[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4,27(3):253-254.
[6] 段新存.腹膜转移瘤的CT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15(24):150-152.
[7] 熊伟,袁桂珠,梁建华,等.早期腹膜转移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手术对照[J].罕少疾病杂志,2014,21(4):16-19.
[8] 莫景雄,孙捷,戴国胜.腹膜转移瘤24例的CT诊断[J].广西医学, 2010,32(3):295-297.
R445.3
B
1671-8194(2017)08-00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