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长芦盐母神话传说

2017-01-17 11:00张银河
中国盐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燕儿蚩尤芦花

■ 张银河

简析长芦盐母神话传说

■ 张银河

历史悠久的长芦海盐在中国古代经济史、文化中,占有一定位置。长芦盐区,头枕京、津、冀,面向渤海湾,滨海环居,迤北而南,北起秦皇岛市山海关、南到海兴县老黄河口,沿渤海西北岸、西岸,绵延千里。盐业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海盐区之一。

长芦原为水名,以其两岸多芦苇而得名。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于水旁置长芦县。唐朝长芦隶属于沧州,北宋废县为镇,并入清池县。清池,唐时即为沧州治所,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二年(1369年)沧州治所迁于长芦镇,遂将设在该镇的北平河间都转运盐使司,改称河间长芦都转运使司,旋又省“河间”二字,称长芦都转运使司。沧州既为“盐产总汇之处”,长芦都转运使司又驻在此,自此以后,直隶之盐遂以长芦为名。

历史悠久的长芦盐业孕育出了丰厚的长芦盐业文化,长芦盐业文化孕育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盐母神话传说。所谓“盐母神话传说”,主要是指以女性为故事主角的神话传说。如《渤海潮》中的“潮姑娘”、《蚩尤夺盐》中的“盐魃”、《盐姑庙》中的“燕儿”、《盐母庙》中的“老婆婆”、《盐娘娘》中的“芦花”等。

长芦具有代表性的两篇盐母神话传说

长芦盐区以女性为故事主角的盐母神话传说有许多,但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篇。

一是《盐母庙》,凤凰落在了有宝之地,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很早以前,河北西部一个偏僻山村的一对夫妇,被山寨王赶上山,他们逃出后,历尽艰辛来到汉沽滨海地带,靠捕鱼维持生活。忽然有一天飞来一只金凤凰,落在了一个小土洼里。这夫妇俩一见,忽然跑到凤凰落脚的小土洼去看,发现有一块发亮的硬泥巴,就捡了回来。心想“凤凰不落无宝之地”,认为这块泥巴一定是宝。老头子决定到皇宫去献宝,可皇上一见是大泥蛋,怎么是宝呢!认为这是戏弄皇帝,竟被推出斩首。给皇帝引介献宝的御厨,见献宝不成反丧命,于心不忍,为了纪念献宝的老人就把那块泥巴用布包好,高高地挂在正对着锅的房梁上,他每天做菜都对着泥巴祈祷一番。

皇帝觉得菜比往日好吃,就把厨子叫来,问菜是怎么做的。厨子就说和往常一样呀,可第二天炒的菜味又变了。于是皇帝大怒,训斥了厨子。厨子一边做菜一遍思念献宝的老人,就在炒菜之际,只见从悬着梁上的布包里滴下了几滴水珠,落在锅里,菜就好吃了。皇帝询问实情,厨子如实禀报,说这块泥巴确实是宝,于是皇帝派人给死去的老人的家眷送去了金银彩锻等赏品。可老妇人见到赏品,听说老人已死,当即昏了过去。当她苏醒过后,执意不要皇帝的赏赐,最后出走不见了。她把取宝的地方告诉了穷人,于是人们都到这个凤凰落过的地方来制盐,人们给她建寨上盐母庙。

很显然,这个传说是长芦海盐进入大面积滩晒时期的文化产物。

二是《盐娘娘》,情节比较复杂,是和贡盐相关:

在很早很早以前,渤海边上住着两户人家,一户姓张,老两口子和一个叫张巨的儿子;另一户姓芦,芦老汉有两个女儿,一个叫芦荣,一个叫芦花。这两户人家都不是本地人,张老汉老家在太行山下,因荒年遭灾,还不起财主驴打滚的阎王债,逃在这里。芦老汉原籍是京都人,因为芦老汉的大女儿长的俊俏无比,被当朝宰相的外甥看中,硬要抢去做妾。芦荣被逼投河自尽,芦荣妈因此一病不起,不久也去世了。芦老汉一气之下,放火烧了仇人的庄园,带着十岁的芦花逃到了海边。

张巨和芦花从小在一起打鱼、拾柴,挺要好,像是兄妹俩。后来张巨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小伙子,芦花长得像美人似的。双方老人正合计给他们俩办喜事,想不到这一带闹起瘟疫。病人吃东西不香甜,浑身没劲儿,四肢发软,出虚汗,时间长了,连炕也起不来。张、芦两家也得了这种病。

芦花碰见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婆婆。老婆婆说会治病,她拿出半袋白色的粉末,说每天放进菜里一些,病就会治好。芦花忙跑去告诉张巨一家,大家照老婆婆的嘱咐办,病慢慢地好起来了。芦花猜想,婆婆说不定是天上的圣母。为了感谢圣母的救命之恩,芦花花了三天三夜给老婆婆塑了一座泥像,两家人每天都跪在圣母像前求圣母保佑。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忽然南边出现一片白,远看像雪,跑近一看,有一亩地大,白花花的一寸厚,就是给人治病的那种东西。治病的老婆婆也在那里,老婆婆告诉芦花:“这叫盐,人长年累月不吃盐就会得病,煮海水可得盐”,并把煮海水制盐的方法教给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老婆婆,就在收盐的地方给老婆婆塑了像,盖了庙,叫盐母庙。这时京城的皇宫里也正闹吃不到盐的这种病,皇上认为是厨夫故意不给他的饭菜做好,就把厨夫杀了。皇上就下令到各地寻找做饭的,谁做的饭能使皇上满意就让他享荣华富贵,做不好就杀掉。两个公差来到渤海一带,选中了芦花。芦花要到皇宫里去给皇上当厨娘,张巨和老人都不理解芦花的心思。芦花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张巨和老人,原来芦花立志要给姐姐和妈妈报仇。她发现不少从内地逃来的人,都有和她一样的仇和恨。人们最痛恨的就是当朝宰相刘明安人称外号红眼丞相。皇上只知道吃喝玩乐,刘明安独揽大权,黎民百姓对他恨之入骨,连他的三亲六故,狐朋狗友,也仗势欺负老百姓。这次被选中进宫给皇上当厨娘,真是报仇雪恨、为民除害的好机会。芦花给皇上做了第一顿饭,在菜里放了一些海盐。一连三天,都是饭菜香甜可口,芦花在皇上的眼里就成了活神仙。皇上下令赏给芦花黄金一万两,芦花不要。芦花说:“我来这里,一不图黄金,二不图当官,我一心只想伺候皇上,如果皇上满意,我有什么要求时,再向皇上提出来,到那时候皇上给我做主,我就感恩不尽了。”皇上忙说:“行,行,只要不要我的命和这个宝座,什么要求我都答应!”当时就下了一道圣旨:芦花有什么事,叫谁办谁就得办。

过了些日子,芦花偷偷带来的盐快用完了,就按照预先约定的办法,设法让张巨带盐进宫。这天皇上刚吃饭完,芦花问皇上:“饭菜做的好不好?”皇上说:“天下无双。”芦花又问“汤好不好?”皇上结巴着说:“也可以。”原来芦花给皇上做饭以来,汤里从来不放盐,都是清汤淡水。芦花说:“我知道皇上对汤不满意,可我只会做菜做饭,不会做汤,我有一个表兄叫张巨,做汤天下第一,请皇上召他进宫,别忘了让他把那两只雕花木桶带来。”皇上马上下令,召张巨进宫。

张巨来到皇宫,他带来的那两只木桶,是双层底,一只装的是盐,一只装的是硝。

丞相刘明安专权惯了,对芦花、张巨受到皇上的恩崇,自然不甘心,派了探子监视他们,聪明的芦花很快就察觉了。有一天,芦花当着探子的面,往菜里放盐,探子立刻报告了红眼丞相。刘明安报告皇上说,芦花并不是手艺高超,是往菜里放了一种粉末。皇上半信半疑,就下令把芦花、张巨先抓起来,让红眼丞相派人给皇上做饭。可皇上一吃,味不好,原来往菜里放的是硝,盐被芦花藏起来了。这下可把皇上气火了,下令把红眼丞相抓起来了,赶快把芦花和张巨放出来,芦花说:“我到宫里来,一心想把你伺候好,可你有时分不出好人和坏人。刘明安一心想害死你,他好当皇上,你倒相信他。这是我给你做的最后一顿饭了,我要走了!”皇上一听,慌了神,又说好话又求情。芦花说:“要我留下也不难,我和红眼丞相水火不相容,请皇上把刘明安和他的狐朋狗友处死!”说完把一个名单交给皇上。皇上正恨着刘明安,又怕芦花走了,就下令把刘明安一伙杀掉。

不久,芦花和张巨失踪了,皇上下令捉拿他们,可是到底儿也没抓到。

过了很多年,渤海边上的盐母庙倒塌了。人们再重建盐母庙时,想起芦花为人们治病,教给人们煮海水制盐和用盐为民除害的事,就按照芦花的像塑了一个盐娘娘,世世代代纪念她。盐母庙就建在汉沽牌坊街东头。

中国女性崇拜文化的产物

女人是人类之母、是创造之神。原始社会最初的母系氏族制形成之后,人类最初的宗教形式产生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天神崇拜、母性崇拜,是当时比较盛行的原始宗教形式,但对母系氏族来说最重要的宗教形式还是母性崇拜,其主要内容是女始祖崇拜、女阴崇拜和生殖崇拜。

母性崇拜是由当时妇女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和崇高地位决定的。妇女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主宰,氏族部落成员的饮食起居、教化启蒙的重任由她们承担,同时原始社会底下的生产力,采集植物在那时的生活中是最重要的生活方式,而采摘是女性的特长,这就决定了妇女在经济上的优势,经济上的优势再加上生育的优势,决定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最重要的地位。

从长芦盐母神话传说出现的时间现象上看,最早是在唐代,但中国母系崇拜的遗风应在唐代之前就已经形成,只是到了唐代在神话传说兴盛时期,对此又有了新的传承和发扬。

例如《渤海潮》这个故事就表现出了浓郁的母系崇拜色彩。

相传远古时期,渤海没有潮汐活动,大海是一片死水。渤海岸上,长满了茂密的芦苇,在这里居住的人们,就靠打苇织席为活。

这一年,这一带闹开了瘟疫,活活的一个人,好好的腿脚胳膊都不管事儿了,慢慢地连命也就保不住了。

却说有个叫潮的姑娘,十分孝敬父母,可偏偏她的双亲都得了这种病。听人说,得了这种病,只有吃儿女两腮的肉才能见效。潮姑娘拿来一张割苇子的镰,眼泪汪汪地望着躺在地上痛苦呻吟的二老爹娘,就要动手割肉。这时,面前出现了一位老太太,笑眯眯地拦住她。

老太太从口里吐出一些白色的粉末,笑吟吟地塞到潮姑娘父母的嘴里,不大一会儿工夫,潮姑娘的双亲站了起来。

潮姑娘跪地千恩万谢:“老人家,我能织一手好席,换你的药吧。”

老太太笑了起来:“这种药有的是啊。”“在哪?”“在海里。”“我去找”“去了可就回不来了。”“为啥?”

老太太抚摸着潮姑娘,“我刚拿的那白色的东西叫盐,它在海水里。只要龙王一笑,海水就涨出来,我就让它变成盐。”“你是哪路神仙?”“太阳神。”“那龙王为吗不笑呢?”“他还没有妻室。”

潮姑娘不说话了,两眼望着满地的病人。

太阳神说:“孩子,你要有胆量远嫁大海,你将永远不死。”

潮姑娘望望所有躺着的人,忽然来到父母面前,磕了个响头,转身朝大海奔去。

海面上,几个水卒迎接着她,她嫁给了龙王。为了她的父母还有乡亲们,她舍却自身,强颜欢笑,每天都要找个茬引龙王开心一笑,所以就有了涨潮这一说,太阳神也很讲信用,把潮推上来的水转化成盐,从此,这种病也绝迹了。

其次,母性是和平使者。流传在长芦盐区的神话传说《蚩尤夺盐》可以为例:

上古时代,九黎部因没有盐,也不知道是怎么样制盐,人体没有抗病力,很早就会衰老,而且皮肉干瘪,满头白发。部落里有个叫黎鸟的,偶然看见炎黄联盟的人煮饭时往锅里放点白乎乎的东西,就拐弯抹角地打听,知道那叫盐,人吃了长力气,益寿延年。他回来就告诉了蚩尤。

蚩尤听罢,认为要得白盐,必兴刀兵。于是纠集全部落的大男小女,直奔炎黄盟主的所在地涿鹿川而来。

黄帝闻讯立即率众迎战。黄帝的小女儿盐魃向父亲请缨出征,黄帝说:“不可,不可。女孩子家,要学养蚕织布,不可胡来。”盐魃一撅嘴:“哼,人家来抢咱的盐,盐是我盟之宝。您不是不知道,盐魃我离了盐,就像没有灵魂呀。”黄帝听罢长叹一声,他知道,他这位女儿天生奇怪,一日三餐,顿顿都要大吃几口盐,不然就大病不起。就说:“去就去吧,千万不要到阵前去。”

盐魃说:“不上阵前,我还去打什么仗?”黄帝说:“只怕有人不干啊。”“谁?”“谁?炎男要知道,他是不答应的。”

炎男是炎帝的儿子,与盐魃订有婚约。果然不出黄帝所料,炎男手持木戟从那边走来,老远就喊:“盐魃,不能去战场!”

盐魃说:“我非去不可!”

炎男说:“你忒强了。我爹说了,让我狠打蚩尤,打败了他们我就娶你,你要在战场死了,我娶谁呢?”

盐魃一挥手,不高兴地说:“别自作多情,我不嫁你!”

黄帝说:“我儿不可无礼!”

盐魃急得哭了:“哎呀,你们不懂我的心啊。”说完直朝战场奔去。

战场上,蚩尤身着虎皮,头戴荆冠的人最勇,炎黄联盟部落的人都围着他,想把他致于死地。无奈蚩尤手中石斧上下翻腾,一连砍到几个对手,不由开怀大笑,正笑间,只见一块巨石袭来,蚩尤倒在地上。这时就听炎男一声高叫:“蚩尤死啦,蚩尤死啦!”原来是炎男砸来的一块石头击中了蚩尤。人们见此,欢呼雀跃:“盐保住啦!蚩尤死啦!”人们拥着炎男高声笑着走了。

盐魃却没有走。她听人说,蚩尤是妖精。长得十分吓人;今日一见,却非如此,分明是美男子呀。

她大着胆子想仔细端详一下蚩尤,却见蚩尤翻了翻身。盐魃吓得高呼一声,却把个昏迷的蚩尤惊醒。

蚩尤一见面前有个联盟部落的人,仇恨地扑过去,掐住盐魃的脖子。他双手一用力,却又松开了手。他被盐魃的体态容颜所动,看得直了眼,口里嘟囔着:“仙女!仙女!”

盐魃见蚩尤没有加害她的意思,从眼神儿里还透出一种深情,就大着胆子说:“你是蚩尤?你为什么要夺我们部落的盐?”“都是人,九黎部落也要活啊。”

盐魃想倒也是这么回事。就说:“我去和爹爹说,让给九黎部落一些盐吧。”蚩尤说:“好啊,我与你同去。”“不行,他们会杀你。”“不怕,只要取得盐,救了九黎姐妹兄弟,死而无憾。”

蚩尤说罢,一起身,由于伤得重,一下就栽倒了。

盐魃说:“不行,你不能走,我送你到九黎部落去吧。”说着,扶起蚩尤,向九黎部落奔去。

到了九黎部落,盐魃受到优待,心中十分高兴。住了几天,就与蚩尤产生爱慕;蚩尤要娶她。盐魃说:“黄族的女儿是不能外嫁的。但你娶了我,两家结了亲,九黎部落就有盐吃了。”于是,二人成了婚。

一年后,蚩尤才携妻子前来求婚,黄帝说:“你又来抢盐?不怕死吗?”蚩尤说:“不,我是来求婚的。”

“求婚?”“对,盐魃已经怀有身孕。”

盐魃见了父亲,跪在地上,诉说了前前后后的事,表示坚决跟着蚩尤,请求黄帝允婚。

黄帝又羞又气,命人剪去盐魃的头发。并把盐魃安置他乡盐魃的母亲十分心痛女儿,连忙跪在地上求情。黄帝无奈,只好说让人摆神坛求签,以天意为准。

祭司求得一签,结果是处死盐魃,然后由蚩尤带回尸首。

盐魃从容镇定。说:“女儿生平最爱吃盐,今将赴死,求爹爹开恩,让儿再吃一些盐吧!”

黄帝命人取来一些盐,盐魃几口就吃下去了;黄帝说:“我儿将永别人间,你就吃够了吧。”命人端来一罐盐。盐魃吃啊,吃啊,人象凝住一般,接着变脸变色,人们仔细一看,盐魃整个变成个盐人了。

蚩尤悲痛地扛着变成盐身的妻子,回到九黎部落,安葬了盐魃。

第二年,在葬埋盐魃的地方长出一堆盐。九黎部落有了盐,部落间不再争战。一来二去的,蚩尤与黄帝合好了。

在原始人的眼里,女性不仅是创造之神、人类之母,而且是和平的使者。

随着人类的诞生,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开始不断发生。原始社会中,无论是氏族内部,还是部落之间,都经常有矛盾和纷争。在当时没有任何强制性权力机构的条件下,想要有效地缓和与调解氏族内部和部落之间的矛盾与纷争,就必须依靠人们所自愿崇拜和服从的调解者。这样的调解者在早期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只能由女性来充任。女性的这种权威性,来自生育崇拜和子宫崇拜所引发的女性崇拜。这种权威性使她无论在氏族内部还是在部落之间,都充当了着和平使者的角色。而这种和平使者的角色反过来又强化了人们的女性崇拜意识。

女性本来就是和平的爱好者,所以她必定是和平的使者,和平的使者必定是女性。无论战争多么频繁,人类永远向往和平。对和平的向往使作为和平使者的女性之神倍受人们尊敬和崇拜。无论有人怎么样说,女性从来都不是什么和平的使者,恰恰相反,她们是战争和冲突的根源。但是人们不应该忘记,引起战争的女性从来都不是战争本身的发动者和支持者。她们之所以引起战争,那只是男人为了她们而发动的战争。不管她们引起了多少战争,她们都永远不对战争负有责任。人们更不应该忘记:没有女性,完全可以有战争,但没有女性却永远不会有和平。出示第一棵橄榄树的是女性,出示最后一棵橄榄树的也必定是女性;女性本来就是和平的使者;女性永远是和平的使者。

长芦盐母神话传说产生的时代背景

唐朝末年,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五代十国”。“五代”系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集中在北方中原地带。“十国”系指前蜀、后蜀、吴、南唐、闽、楚、南汉、荆南、吴越和北汉。除北汉之外,其余九国都集中在南方。当时的战乱主要集中在北方,以朱温(全忠)为首的后梁和以李克用为首的后唐,是雄踞北方的两大军事集团,他们都迷信武力,视人民生命如草芥,在战场争雄长达四十多年,其残暴程度为历史之最。北方幽州地区,由于连绵战祸,加之卢龙节度使刘仁恭父子的暴政,还有北方外族契丹的不断骚扰抢掠,使人民惨遭战乱涂炭,苦不堪言。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芦台作为北方的边陲海防重镇,其军事地位显得非常重要,尤其在五代残唐的乱世之秋,这里经历的战乱颇多,在众多历史典籍中都留下了“千古雄镇”战乱烽烟的墨迹。

特别是刘守光因夺父妾而发生的父子之战,以及刘守光与刘守文的兄弟相残,曾使幽燕地区百里绝无人迹。在这乱世之秋,盐的生产受到破坏,贸易中断,濒海煮盐的灶户因战乱而走死逃亡,连煮盐的生产技术都断代了,所以出现了“五代战乱,盐绝岁余”的说法。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盐母显灵、教人刮土煮盐的传说。

如下面的《盐姑庙》:

公元三二八到三三零年间,后赵主石勒建都邢台。为供军需,派大将王述到角飞城(今黄骅县海丰镇村)督民煮盐。王述来到角飞城后,沿海设下锅灶,轰赶了几十口子百姓没黑没白的给他们煮盐。石勒的儿子石虎,专管运盐。

一次,石虎到此运盐,看上了灶地的一煎盐姑娘。这石虎本是酒色之徒,硬要人家嫁给他,人家不应允,他就动手抢。王述拉着他,跟他小声地喳喳了几句,石虎就对姑娘说:“听着,从今以后,你一天烧它八火伏,(煎盐时,二十四小时为一火伏)一火伏出上千斤盐;一斤盐做上一个布口袋,弄不了就要许给咱!”说完冷笑一声走了。

这姑娘名唤燕儿,打几岁就跟着守寡的老娘以煮盐度日。如今遇上这桩倒霉的事,母女抱头痛哭,从黄昏哭到深夜,这时,就听见有人唱歌:“燕儿燕儿抬头瞧,你要找我找得着;三滴眼泪入锅底,脸上带笑用火烧。”

母女哭声停了,感到非常奇怪,东张西望地找,母女抬头一看,屋顶好像没有了,只见蓝蓝的天上,有两颗大大的星,铮明瓦亮,娘俩瞅着瞅着,只见一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扎下来。落地时亮如白昼,只见径直钻进燕儿熬盐的锅里。天上那颗亮星围着灶地转了一圈,忽然不见了。

娘俩觉得蹊跷,忙不迭来到灶地,掀开锅一看,什么也没有。燕儿望着盐锅,难过得哭了。

不知啥工夫,石虎的人早来到燕儿母女的背后,冷笑着说:“算了吧,熬不出就嫁给幼主吧。”

燕儿没有说话,拿瓢添卤水入锅,点火熬将起来。她想,等卤水熬开时,一头扎入锅中。

燕儿一边哭着一边烧火,就听着锅里呼呼地响了,赶忙一掀锅盖,说声:“娘,女儿对不起你呀。”正要投锅自沸,却见锅里盘腿卧脚坐着个大姑娘。燕儿的娘一看,耶,这不是俺燕儿吗。不对呀。燕儿一手掀着锅盖,直愣愣地站在那里,呆了。

那锅中的姑娘走出锅来,笑着往灶膛里添柴草,那锅里的盐就跟气儿吹似的,呼呼地往外冒。不大工夫,成了个举天举地的大盐堆,在下面站着,看不到尽头,旁边的兵也看傻了,也分不清两个燕儿了,急忙报告石虎。

石虎与王述到灶地,一见此情此景,也呆了,正没主意,王述又跟石虎嘀咕了几句,石虎吩咐手下人:“一块带走!”

一伙人围上来,拉这个拉不动,拉那个也拉不动,气的他们干着急没办法。正这时,盐堆炸开,盐粒子满天飞,落在地上,专砸石虎他们的脚,半空中飞的,专砸他们的脑袋。痛的他们哇哇怪叫。忽然,石虎趴在地上,大笑着:“呵呵,哈哈,盐啊,遍地都是盐啊,哈哈!”忽又站起身来,疯了似的边跑边喊:“盐送邢台!”

忽然,盐雨不下了,石虎盯睛再看地上的盐,全成了土疙瘩。

接着,一阵狂风,卷起石虎等人,一下刮回邢台去了,落地时,每人都重重地摔了一下。

从那,石虎他们没再敢来此地煮盐。再说风停以后,再找不见那姑娘。人们知道这是盐神,把她奉成为盐姑。在海边修了一座庙按照燕儿的模样塑了像。以盐为业的人们常去上供,以求多多赐盐。

从那以后,一些不知情的人见到燕儿,都以为见到活神仙,纷纷给她下跪。燕儿好不自在,来到盐姑庙,跪在神像前祷告:“盐姑,小女子求你,变变我的模样吧!”

说完,就见一道亮光出现,燕儿觉得和那盐姑还未见面时天上出现的亮光一样,围着神像转一圈儿神像就变了模样,燕儿呢,还是原来的面目。

盐姑庙在海边几经重建,只到清代中期毁于海啸。

(作者单位:河南省盐务管理局)

(编辑:程钰寒)

猜你喜欢
燕儿蚩尤芦花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芦花谣
大战蚩尤
借一支芦花赞美祖国
吟雪
芦花和大雄的幸福生活
燕儿
黄帝战蚩尤
金龟子配音有妙招
《战神蚩尤》:上古英雄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