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看客心理仍然普遍存在于中国人心中,人们面对事件像看一场戏一般,而对事件的真实情况并没有多少关心。
最先揭示这种病态心理的是鲁迅先生,他对这种心理有深刻的认识。在小说《阿Q正传》中,前面部分写阿Q的丑陋,从城里回来向别人大谈其杀革命党的见闻,嘴里津津乐道“杀头,好看!好看!”在《祝福》中,祥林嫂不停地向鲁镇人讲述自己的悲惨经历,而周围的人只是怀着一种看客心理,表面上惺惺应付,其实只是假慈悲而已。鲁迅先生犀利的语言穿透看客,折射了中国人的劣根性。
“有一种谋杀叫围观。”这种由看客心理引发的、叫做围观的行为,在现代社会中不知引发了多少悲剧。
“你爽气点儿,要跳赶快跳。”
人们嬉笑着,模糊不清的脸混成了一片。在他们头顶高处,一个无助的女孩茫然失措,眼前哄闹的人群让她感到格外恐慌和陌生。最终,人们“得偿所愿”,女孩在嬉闹喧哗声中纵身一跃,一同掉下来的还有很多“宝贵的东西”一一摔得粉碎……
上述这一幕就发生在上海闵行区航华二村,一位感情受挫的女孩最终在围观者的哄闹之下从五楼跳下,一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在众看客面前。围观跳楼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人的一件乐事,屡屡发生的惨剧并未能改变人们这种令人发指的爱好。看客心理已经将很多有轻生心理的人硬生生推向了死神手中泛着白光的镰刀。甚至在许多跳楼事件中,轻生者落地溅血的一瞬间,人群中还会爆发出掌声。
眼睁睁看着生命逝去,不去阻止反而推波助澜;冷眼看待他人惨剧而无动于衷;四处刺探挖掘他人的痛苦,像品尝佳肴一样放入口中“细细咀嚼”,反复回味,以他人的悲剧为乐,享受病态的快感。我们是时候好好反思这可怕的看客心理了,摸摸胸口那颗跳动的强劲有力但却日渐冰冷的心。
刘沐曦,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