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
摘要:当代德育过程中,学生心理问题、情感问题、道德问题层出不穷。高校德育所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高校德育功利化和优秀教师队伍缺乏。其中高校德育功利化表现为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化、高校德育管理功利化、高校德育课程设置功利化。帮助学生解除困惑、克服困难成为德育过程中一个亟须破解的难题。中庸德育思想正是我们寻求破解难题的灵感源泉,对大学生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实践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庸;德育;大学生
1.《中庸》主要内容及蕴含的德育思想
1.1《中庸》主要内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五年前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创造的儒家文化时至今日依旧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庸思想作为儒学思想的精华之一,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
《中庸》出自《礼记》,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是战国初期思想家、孔子的孙子子思(公元前483年一前402年)的所作。朱熹阐释“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何谓“中庸”?“中庸”一词始见于孔子《沦语·雍也》,且《论语》中仅此一条。“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德行。“中庸”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作为道德观念,亦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
北宋理学家程颐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就是折衷调和的思想,即我们平常所说不偏不倚的一种稳定状态。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故中庸也称中道,即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在思想认识与调节、行为认识与方法等方面都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庸》第一章也进行了详致的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者,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指的是喜怒哀乐等感情还没表露出来的时候;表露出来而又能够合乎法度,则称为和;中是天下万物的基础,和是天下公认的准则。达到最完善的中和境界,天地处于正位,万物生生不息。孔子提出“中庸”的思想是为了使事物保持在最佳的中和境界,避免事物的发展走向反面。其后人子思提出“致中和”的思想,就是以中为度而达到和,保持事物的发展稳定在和谐的最佳状态。由此可见,“中庸”一方面重“和”,追求统一、和谐;另一方面重“度”。以中为度,避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1.2《中庸》蕴含的德育思想
孔子提出“中庸”,就是把它作为道德修养的方法和处理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则。北宋程颢、程颐极力推崇《中庸》,南宋朱熹将之收入以《四书五经》中,尊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数千年来,《中庸》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们,其中包含的德育思想更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有着实践指导作用。
1.2.1以“知、仁、勇”三达德为德育内容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中庸》告知我们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间关系的“五达道”,而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孔子认为的中庸人格,正是这三者的统一。
在此基础上孔子又提出:“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好学、力行、知耻,表现为一种人内在品性,是达到智仁勇三达德的必要前提。可见,孔子所提倡的中庸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的中庸。
1.2.2以“尊德性而道问学”、“学以致用”为德育途径
“尊德性而道问学”是《中庸》所主张的德育途径。汉代著名经学大师郑玄对此阐释:“德行,谓性之至诚者;道,犹由也;问学,学诚者也。”君子既要尊重德性,又要讲求学问。“尊德性”与“道问学”是何种关系,《中庸》并未给出直接的回答。朱熹认为尊德性是指存心养性的道德修养,“道问学”是指格物致知的道德学习。因此笔者认为“尊德性”是“道问学”的最终目的,“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必要手段。
“学以致用”是另一种的德育方法。《中庸》有这样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对待学问,首先必须广泛地猎取知识,继而对所学加以质疑,仔细思考分析,明确地辨别所学知识的有效性,从而学以致用,做到知行合一。
2、当代高校德育所面临的困境
2.1大学生德育功利化
大学生德育功利化表现为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化。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思潮问题,同时对大学生思想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受利益驱使,产生“金钱至上”思想,导致自身思想和行为的标准滑坡,学习动机功利化倾向严重。例如大学生专业选择过程中倾向于社会热门专业,忽视是否符合自身发展;部分学生只为应试去学习理论知识,难以做到学以致用。
大学生德育功利化表现为高校德育管理功利化。当代德育过程中,学生心理问题、情感问题、道德问题层出不穷。然而目前诸多高校的德育内容与方法依旧局限于理论知识传授与言行举止规范。高校以所谓“偷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不思变革,与帮助学生解除困惑、克服困难理念严重脱节,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德育功利化表现为高校德育课程功利化。从课程设置看,多数高校思政理论课将政治教育置于首位,强调对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教育,忽视了德育的相关课程内容。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相当排斥和反感,不仅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独立精神的培养十分不利,而且学校德育课程目标设置也难以达成,未能取得预期理想成效;从课程内容看,现在的高校教育更多注重专业知识传授与专业技能训练,忽视专业精神等人文知识传授,导致大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弱化。不难发现医生缺少医德、教师缺少师德等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
2.2优秀德育教师队伍缺乏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者。然而,事实上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承担过多的任务,包括学生学习问题、心理问题、道德问题、情感问题等等。教师问题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德育的成效如何,因为打造一支道德境界高、工作能力过硬的优秀教师团队显得尤为重要。
德育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活动,不只是辅导员、班主任的职责,也需要其他学科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德育思想。若学科教师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大学德育必将走向可有可无的境地。因此,学科教师必须树立德育理念,认识到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只有不同层面和学科的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全面提高大学德育工作的水平。
3《中庸》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的启示
3.1树立中庸德育理念
大学时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其思想行为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开放性。囿于社会各类思潮的出现,部分大学生形成稳定“三观”受到掣肘。因此,以“知、仁、勇”三达德为内容的大学生德育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在德育工作管理中应树立“中庸”的德育理念,把握“中庸”之道,变革与现实脱节的管理方式,转变德育教育的管理观念,把德育工作转轨到学生生活中去,以三达德为目标具体落实到每一位学生,了解学生真实诉求,方能做到针对性与效实性,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学校在德育中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中都应树立中庸理念,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构建德育模块化教学,重视德育相关课程内容,志在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同时学科教师明确职责,加强德育渗透化教学,引导大学生发挥自身优势,以促进全面发展。其次,学校应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学生,锻炼大学生“知”的理性能力、“勇”的理想品质及“仁”的优秀品格,综合解决学生心理、情感、道德等问题
3.2实行中庸德育方法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教师应以以德育人为宗旨,以德服人为途径,以德修身为目标,通过科学的教育教学对学生开展知识传授与良好德育引导。因而在德育课程中必须重视教育者的思想观念问题,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真正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同时更要关注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也要重视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等发面的培养,提高社会责任感与融入社会能力。
其次,大学生也应意识到自身德育的培养,即《中庸》中讲到的“尊德性,道问学”。儒家文化一向重视道德自觉及其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提高学生精神文明的效实性。在笔者看来,此为两种不同德育方法,亦是两种不同的约束机制。学生由他律转换成自律,从而达到一种“内省”的状态。因此,高校德育要把握好两者之问的关系,加强大学生的德育,建立自我内省引导机制,让大学生在文化享受和文化娱乐过程中接受正确引导,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形成正确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从而使自我道德不断完善。“学以致用”是另一种德育方法。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之间寻求“中庸”,使其两者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之间达到平衡状态,在为社会做贡献、为群众服务的同时完善和发展自我。
3.3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生知识文化传授和优秀德性引导是高校老师工作职责,因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至关作用的角色。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优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提高广大教师的道德觉悟,致力于打造一支道德境界高、工作能力过硬的优秀教师团队。
《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也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天生诚实的人,不必勉强为人处事合理,不必思索言语得当。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应以一颗“诚”心约束自己,不为外界利益所诱惑,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和渊博的学识取信于学生,真正做到以德服人、以德育人,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诚信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赵广平.《中庸》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概述[J].山东社会科学,2005,5.
[2]刘松.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效性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3]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王文胜,马跃如.儒家中庸思想与社会和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