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里留存的记忆

2017-01-16 07:22于成全
鸭绿江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文学青年函授鸭绿江

于成全

《鸭绿江》留下了许多文坛老前辈的照片,我个人手头也保存着一些当年同仁的相片,每当翻看,都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像回到了过去的岁月。

草明、白朗、周立波、师田手、马加等老同志是《东北文艺》的创始人,看到他们的肖像,在我的脑海里会自然地出现这样的情景:七十年前他们都很年轻,他们中多数人都参加过延安文艺座谈会,聆听过毛泽东主席的讲话。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内战的烽火又起,他们肩负着党的使命,奔赴烽火硝烟的东北解放战场。他们参加战斗,深入工厂,扎根农村,体验生活,不久便创作出《原动力》《开不败的花朵》《克敌三勇士》等传世之作。在他们的倡议和操持下,经过当时中共中央东北局批准,创办了全国解放区的早期刊物《东北文艺》。1946年12月26日,是《东北文艺》的诞生日。《东北文艺》是《鸭绿江》的前身,因此,这个日子也是《鸭绿江》的生日。

随着历史的变迁,《东北文艺》经历多次改刊、更名,从《文学战线》《文学丛刊》《东北文学》《处女地》《文艺红旗》,直到现在的《鸭绿江》。在这些老前辈从延安带来的革命圣火的照耀下,遵照“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鸭绿江》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了七十个春秋。

记得1962年要把《文艺红旗》改刊成《鸭绿江》时,当时的作协主席马加同志曾说:“刊物无论怎么改怎么变,都要万变不离其宗:要以毛主席讲话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要把刊物办得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统一、雅俗共赏。选稿时邪门歪道、花里胡哨、胡说八道的东西不要。要努力办出纯洁干净的‘纯文学刊物!”

几十年来,《鸭绿江》一直坚守着这块“纯文学”阵地,从来没有动摇过。

坚守阵地需要好战士,坚守刊物的阵地需要好编辑。我翻看着一张上世纪70年代的合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照片上的人除了我,范程、陈言、阿红、崔琪,这四位老同事老大哥都已经在近几年先后作古,他们堪称好编辑,是《鸭绿江》的宝贵财富,他们执著于编辑事业的精神和对作者的无限热忱一直感动着我,他们的事迹还历历在目:

范程每天下班后,提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的全是文学青年的来稿和信函,都是他白天处理不完的,晚上拿回家去处理。多年来他亲笔为作者写的复信就达十多万字。

三年困难时期,阿红在自然来稿中发现了农民作者霍满生的诗作,觉得很有真情实感,便多次辅导,甚至把他带回编辑部,亲手教他修改作品。霍满生是农村户口,没有粮票,而那时在食堂吃饭必须有粮票。阿红就省下自己的定量,把钱票粮票送到霍满生手上,这就意味着阿红自己要忍饥挨饿。就是如此困境中,霍满生完成了长篇叙事诗《铁牛传》的写作。作品发表,引起全国轰动。

我还记得崔琪和时任报告文学组组长的赵郁秀到处找素材的往事。为了提高报告文学的稿件质量,他们找好素材找好作者。一次,他们俩为了找到在黑龙江林区生活的作者,不顾风雪严寒和遭遇野兽的危险,徒步穿越兴安岭大森林区,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任务。

照片上陈言的面容还那么年轻,让我一下子想起他的音容笑貌。他经常帮作者出谋划策,为了出好作品毫不保留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在一次笔会上,多数作者的创作任务都完成了,只剩迟松年的稿子难产。老迟有点灰心丧气,想打退堂鼓。陈言和这次活动的主持人童玉云就耐心地鼓励老迟,听他讲故事谈素材,帮他构思。经过努力,迟松年创作了小说《普通老百姓》,发表以后在全国获奖。

老编辑们把编辑部当成自己的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坚守着《鸭绿江》这块“纯文学”阵地。他们一直到去世前,都还用各种方式支持着刊物的编辑工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永远不应忘记这些为文学事业鞠躬尽瘁的老编辑。

我还珍藏着创办《鸭绿江》函授中心时期的老照片,翻看它们,便回忆起刊物在扩大建设文学队伍方面的一些事迹。

《鸭绿江》从改刊之日,就确定以发现和扶植文学新人为己任,并明确认识到它是繁荣文学事业的基础工作。多年来为发现、培养文学新人,《鸭绿江》开展了许多文学活动:定期举行文学讲座、文学培训班、作者读书班、大中小型笔会、作品研讨会等等,大批文学青年都是通过这些活动成长起来的。特别是进入新时期,由于“文革”十年浩劫,文学人才青黄不接。当时的编辑部副主任阿红提出倡议:创办《鸭绿江》函授创作中心。经过编辑部全体人员努力,由上级领导部门批准,1981年初函授中心正式成立,它面向全国招生,一共办了十五届,学员共三十五万人。文学函授中心在全国是首创。它的办学宗旨是: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繁荣文学创作,引导文学青年自学成才,培养文学新人。“中心”对学员“低收费,高效益,不赚学员一分钱”“取之学员,用之学员”。“中心”每年为学员编写辅导教材,即《鸭绿江》函授版,后经批准改刊为《文学之友》。这本刊物传授文学知识,发表学员习作,评点学员作品,成为学员喜爱的文学园地。

“中心”聘请全省知名作家、编辑300多名作为函授讲师,以书面形式对学员作品进行具体分析点评辅导。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在函授中心学习,有近两万人成为当地的文学创作骨干和新闻报道积极分子;有上百人被推荐为省作协会员,甚至成为中国作协会员。

“中心”的成就受到社会的认可和领导的肯定,中国作协派代表参加学员代表大会,原副主席冯牧在作协全国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说:“《鸭绿江》函授中心创办以来、深受广大文学青年欢迎,对培养文学新人,发现壮大文学队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具有基本建设意义的作用。”

种种努力,使《鸭绿江》的事业蒸蒸日上。我欣喜地看到,在纪念《鸭绿江》创刊七十周年的时候,刊物封面全都变成了红色。红色象征着火爆热烈红红火火,这昭示着今后《鸭绿江》的事业会更加兴旺发达。

猜你喜欢
文学青年函授鸭绿江
丹东鸭绿江磨片有限公司
自学
回忆《诗歌报》函授
《电镀技术》及《电镀故障处理》函授培训班招生信息
基于logistic分析的函授学习选择调查研究
ON THE TRAIL OF THE CHINESE HIPSTER
论《文学青年》的作家群体
让更多的文学青年成长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