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脱肛的同功穴

2017-01-16 17:10李泰庚张茂祥赵树明王富春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7期
关键词:针灸学主治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泰庚 杨 康 张茂祥 贾 巍 赵树明 牛 野 郭 乐 王富春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消化、呼吸系统疾病·

针灸治疗脱肛的同功穴

李泰庚 杨 康 张茂祥 贾 巍 赵树明 牛 野 郭 乐 王富春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目的通过整理针灸教材中关于治疗脱肛的穴位,归纳总结出治疗脱肛的同功穴。方法基于网络检索和人工检索两种途径,在30部针灸教材中检索主要治疗脱肛的腧穴,总结分析脱肛的同功穴及其规律,并对其进行频次、归经、所在部位的统计分析,同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主治GB/T30233-2013》进行对照。结果30部针灸教材中治疗脱肛的同功穴有24个,经脉以督脉和任脉为主,部位以胸腹、腰背和腰骶部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主治GB/T30233-2013》中主治脱肛的腧穴有4个,仅承扶一穴与30部现代针灸教材中主治脱肛的同功穴有所不同。结论选取主治作用相同或相近的同功穴为现代临床针灸治疗脱肛提供最佳的选穴方案及科研思路,进一步佐证腧穴配伍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临床针灸治疗脱肛的疗效。

脱肛;同功穴;腧穴配伍

脱肛又名直肠脱垂,是指直肠下端脱出肛门之外,常见于老人、小儿和多产妇女〔1〕。本症病名记载首见于《神农本草经》。针灸治疗本病疗效显著,但尚未对其选穴配伍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导师王富春教授基于多年的临床诊疗实践与腧穴配伍理论研究,首次提出同功穴〔2〕这一概念,针对同一种症状选取相同主治作用的腧穴进行配伍,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教材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高的特点,故笔者选用国内知名教授专家编写的针灸教材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主治GB/T30233-2013》〔3〕作为基础资料,依其应用规律列出关于脱肛的同功穴,对针灸治疗脱肛在临床应用中起到指导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检索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方法,对超星阅读器,金字塔医学在线图书和中国知网反复查询;手工查询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相关书籍。以针灸教材为主,关键词为“脱肛”、“直肠脱垂”等。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卫生部规划教材、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高等西医院校教材、外国进修生教材、国际中医药针灸培训指导用书、高等中医院校自学教材〔4~33〕。排除标准:高职高专类院校、专科护理院校、中等中医药院校及以下教材;助学助考及辅导丛书;只记载部分腧穴的教材;科普性著作。

1.3数据整理及规范 数据整理:手工统计教材中关于治疗脱肛的穴位并记录其出现的频次、归经及所属部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主治GB/T30233-2013》做对比。频次百分比(%)=频次/教材总数×100%;.穴位百分比=穴位个数/穴位总数×100%。数据规范:教材信息主要包括针灸教材中腧穴名称、个数、经络及归属部位。腧穴名称规范统一参考《腧穴名称与定位》。

2 结 果

2.1针灸教材中治疗脱肛的穴位统计 30部针灸教材中治疗脱肛的穴位有24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主治GB/T30233-2013》中治疗脱肛的穴位有4个。

2.2针灸教材中治疗脱肛的穴位频次整理 30部针灸教材中治疗脱肛的穴位24个,共出现178次,每个穴位平均出现13.48次,占总数的20.83%,为总频次的66.30%。30部针灸教材中治疗脱肛最多的穴位为百会穴,出现28次,占总频次的15.73%;长强穴出现24次(13.48%);二白穴出现23次,占总频次的12.92%,神阙22次(73.33%),脊中21次(70.00%),关元、会阴12次(40.00%),腰俞11次(36.67%),承山4次(13.33%),气海、悬枢3次(10.00%),承筋、大肠俞2次(6.67%),梁门、命门、曲骨、水分、水道、会阳、滑肉门、气冲、竹杖、三角灸、接脊1次(3.33%)。

2.3针灸教材中治疗脱肛的穴位归经整理 30部针灸教材中关于治疗脱肛的穴位共有十二经脉中的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和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二脉,除此之外,还有4个经外奇穴(二白、竹杖、三角灸、接脊),按照腧穴出现个数及百分比排列,依次为督脉6个(25.00%),任脉6个(25.00%),足太阳膀胱经4个(16.67%),足阳明胃经4个(16.67%),经外奇穴4个(16.67%)。

2.4针灸教材中关于治疗脱肛的穴位所在部位整理 将人体划分为头面、上肢、胸腹、腰背、下肢及连接上下两部分的臀部,按照这几个部位将30部针灸教材中治疗脱肛的穴位按照出现个数、百分比依次排列,分别为:胸腹10个(41.67%),腰背6个(25.00%),腰骶部4个(16.67%),下肢2个(8.33%),上肢1个(4.17%),头面1个(4.17%)。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主治GB/T30233-2013》中关于治疗脱肛的穴位整理 笔者查阅统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主治GB/T30233-2013》中治疗脱肛的穴位有4个,为长强、百会、二白、承扶,仅承扶一穴与30部针灸教材中治疗脱肛的同功穴不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主治GB/T30233-2013》为准则,以教材为基础材料,通过整理对比,证明针灸教材中治疗脱肛“同功穴”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进一步证明针灸教材的实用性及普遍性。

3 讨 论

经对频次、归经、部位的整理,30部针灸教材中关于治疗脱肛的同功穴出现了24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主治GB/T30233-2013》中关于治疗脱肛的穴位出现了4个。

从频次分析,30部针灸教材中关于治疗脱肛的24个同功穴中,高频次的穴位依次为百会、长强、二白;频次范围在2~22次共有10个,范围在1次及以下的共11个穴位,因其脱肛病位在腰骶部肛门,中医有脾虚气陷、湿热下注等不同分型,针灸治疗疾病根据其病因病机进行辨证施治,故除百会、长强、二白这3个出现频次较高的腧穴外,根据不同证型,辨证选取出现频次较低的配穴,协同治疗脱肛,遵循治病求本这一原则,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其中长强既为局部取穴,也是循经取穴;百会为循经取穴;二白为经验穴。故治疗脱肛以局部、循经选穴为主,充分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基本规律。

从穴位归经分析,30部针灸教材中关于主治脱肛的同功穴所属经脉共涉及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及任、督二脉,以任、督二脉选穴最多,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次之,脱肛病位在腰骶部肛门,基本病机为脾虚气陷、湿热下注,使脏腑气血亏虚,固摄失司,约束受损,以致肛管直肠向外脱出。督脉:“……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胞中),下出会阴,经长强……”,“络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任脉:“起于胞中,出于会阴,……”,《灵枢·五音五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足太阳膀胱经脉:“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入循膂,络肾,属膀胱。”,“……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项、背、腰、尻……”,足太阳经别“……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其直者,上循伏兔,……,聚于阴器,……”;督脉为“阳脉之海”,督领全身阳气,统帅诸阳经,任脉为“阴脉之海”,诸阴经直接或间接交汇于任脉,任、督二脉结合,通经活络,平衡阴阳,调畅气血,故以任脉与督脉“同功穴”为主,充分体现了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基本规律和原理。

从穴位部位分析,针灸治疗脱肛的同功穴部位大部分聚集在胸腹、腰背和腰骶部。疾病病位及病因病机的不同,决定了其取穴规律及腧穴分布的差异性,脱肛病位在腰骶部,故选取以任、督二脉所过之胸腹、腰背和局部腰骶部同功穴为主的腧穴,同时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基本规律。

1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89.

2Wang FC.Discussion on “analogiczl acupoints”〔J〕.World J Acup Moxib,2015;8(1):24-7.

3GB/T30233-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主治〔S〕.

4邱茂良.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23-145.

5梁繁荣.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42-153.

6孙国杰,梁繁荣.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1-315.

7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0-131.

8承淡安.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56-193.

9杨甲三.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587-600.

10邓良月.国际针灸学教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62-156.

11程莘农.中国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138-322.

12王富春.经络腧穴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3-105.

13徐恒泽.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1-183.

14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9-260.

15胡 玲,刘清国.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46-230.

16王 华.针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4-117.

17李 鼎.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9-181.

18张 吉.针灸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5-408.

19路 玫.针灸学基础〔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7-227.

20冀来喜.针灸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6-158.

21江苏新医学院.针灸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28-220.

22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4-145.

23燕 平.针灸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9-100.

24王富春,宋柏林.经络腧穴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14-75.

25项 平,王玲玲.中华针灸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04-269.

26成都中医学院.针灸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19-160.

27胡 玲.经络腧穴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5-230.

28郭诚杰.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35-150.

29赵京生.针灸学基础〔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1:44-156.

30谷世哲,李 瑞.针灸学〔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8:56-198.

31刘冠军.针灸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2-151.

32郭宗仁.针灸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34-117.

33朱 琏.新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4:79-134.

〔2016-12-17修回〕

(编辑 李相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4CB54-3100);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Q43);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教科合字〔2014〕第99 号);吉林省卫生计生科研计划项目(2014Q048)

王富春(1961-),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特定穴理论与临床研究。

李泰庚(1980-),男,在读博士,主要从事特定穴理论与临床研究。

R25

A

1005-9202(2017)17-4318-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7.17.071

猜你喜欢
针灸学主治人民卫生出版社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重庆市针灸学会刮痧、推拿、耳穴专委会举行2019年学术年会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课堂学习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药品标准的蒙药制剂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研究
浅析涌泉穴
云南民族药方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