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晓颖
(丹东市中心医院影像科,辽宁 丹东 118000)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失明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25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视力急剧下降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有效降低失明的风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临床往往出现漏诊,导致病情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因此,简便有效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比较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法和散瞳后直接眼底镜检查法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效果,以期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176例(352眼)糖尿病患者,其中男76例,女100例;年龄28~80岁,平均(56.63±10.08)岁;病程1~20年,平均(5.06±2.08)年。糖尿病分期情况:糖尿病前期5例(占2.84%),其中男3例,女2例;糖尿病期155例(占88.07%),其中男94例,女61例;糖尿病晚期16例(占9.09%),其中男12例,女4例。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对患者进行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及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同时对检测出的视网膜病变进行分级,比较2种方法的一致性。筛查流程:首先对本组17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免散瞳眼底照相,拍摄45°眼底后极部照片。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参考第7版《内科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2002年国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诊断。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结束后,采用复方托品酰胺眼液散瞳后使用眼底镜(型号M374451)进行眼底检查,分级诊断方法与上述方法一致。照相结果由眼科医师及内科医师共同阅读后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照相标准:①眼底照相:免散瞳45°眼底照相,瞳孔直径>3.3 mm;②在相对暗室下进行照相;③USB接口与计算机连接后储存照片;④USB接口与彩色打印机连接,直接打印眼底照片。对于直接眼底镜检查,首先以复方托品酰胺眼液点眼1~2次,当瞳孔>5 mm时直接进行眼底镜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统计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76例糖尿病患者共计352眼中,查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2例,通过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检出视网膜病变52眼,其中Ⅰ期14眼,Ⅱ期28眼,Ⅲ期4眼,全视网膜光凝术后6眼。通过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检出视网膜病变56眼,其中Ⅰ期24眼,Ⅱ期18眼,Ⅲ期8眼,全视网膜光凝术后6眼。经χ2检验,2种方法的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7,P>0.05,Kappa值为0.855)。
当前临床中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主要依靠直接检眼镜及间接检眼镜检查,直接检眼镜检查的敏感性比较低,筛查力度不够,即使是有经验的眼科医师,使用直接检眼镜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敏感性也仅为65%[1]。而间接检眼镜检查筛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直接检眼镜检查方法,但间接检眼镜检查对技术要求比较高,且耗时也比较长,医师的主观性在结果判断上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进行大规模筛查时,比较难实施质量控制,且不易储存数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直接眼底镜检查法与免散瞳眼底照相在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一致。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方法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8%,且该检查手段无需散瞳,可有效防止由于应用散瞳药物导致的青光眼发作[2]。除此之外,该检查手段成本也比较低廉,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担,且检查数据具有可存储性。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对检查者的技术性要求相对来说也比较低,操作简单,仪器方便携带,可用于大规模的筛查,检查的图像清晰,在检查过程中即拍即得,可让患者直接看到视网膜病变情况,并引起患者对疾病的高度警惕性[3]。
综上所述,与直接眼底镜检查法比较,采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在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一致,但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更省时省力,并且其检查结果可保存,可应用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
[1] 夏伟,王利,李蓬秋,等.应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1):2267-2269.
[2] 段崇楠,曹利群.免散瞳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50.
[3] 陈虎,白浩斌,马学清.免散瞳眼底照相法在筛查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中的优势分析[J].华西医学,2012,27(8):123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