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7-01-16 08:29张会春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2期
关键词:母源法氏囊周龄

张会春

(天津市宝纸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 30180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

张会春

(天津市宝纸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 30180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由双股RNA病毒引发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和免疫抑制性的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不但会使感染鸡致病死亡,生产性能下降,而且还会引起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导致其他疫苗免疫失败,因而常继发和混合感染多种疾病。近年来,各地虽然对该病加强了防控力度,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仍然是严重威胁养鸡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之一。

1 发病情况

2016年8月中旬,本区部分鸡场出现以3~6周龄鸡为主,表现昏睡、呆立、翅膀下垂,排白色水样稀便,泄殖腔周围羽毛常被粪便污染为主要特征的疫病。发病率达90%,而死亡率不高多为5%左右。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少数鸡调头啄自己的肛门,随即病鸡出现腹泻,排出白色黏稠或水样稀便。随着病程的发展,食欲逐渐消失,颈和全身震颤,病鸡步态不稳,羽毛蓬松,弓背蹲状,精神委顿,卧地不动,体温升高,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此时病鸡脱水严重,趾爪干燥,眼窝凹陷,最后衰竭死亡。急性病鸡可在出现症状1~2d后死亡,鸡群3~5d达死亡高峰,以后逐渐减少。病程一般为5~7d。

3 病理变化

病鸡脱水,胸肌和腿肌有条纹状或斑状出血。法氏囊肿大,外被黄色透明的胶冻物。内褶肿胀、出血,出血严重时法氏囊成紫葡萄样,内有炎性分泌物或黄色干酪样物。感染后期法氏囊萎缩。肌胃与腺胃交界处有溃疡和出血斑,肠黏膜出血。肾肿大、苍白,常有尿酸盐沉积。

4 诊断

根据本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胸肌、腿肌、法氏囊等脏器明显地出血,该病有时与其他疾病并发或继发感染,如禽流感、鸡新城疫、大肠杆菌病等病的部分病理变化相似,确诊要进一步做病毒分离、培养、鉴定和血清学实验室诊断。

5 防治措施

5.1 科学的饲养管理和严格的卫生措施

采用全进全出饲养体制,全价饲料。鸡舍换气良好,温度、湿度适宜,消除各种应激条件,提高鸡体免疫应答能力。在发病高峰季节和易感日龄,每日或隔日消毒。消毒做到全面、彻底,不留死角,应对鸡舍(包括鸡)、用具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全面消毒。

5.2 计划免疫

根据当地流行病史、母源抗体水平等合理制定免疫程序、确定免疫时间及使用疫苗的种类,按疫苗说明书要求进行免疫。目前普遍应用传染性法氏囊炎弱毒苗B87,可采取饮水、滴鼻、点眼等方法,一般采用饮水免疫。其免疫程序为:(1)无母源抗体(产蛋鸡未免疫接种或未发生此病),雏鸡在5~7日龄首次接种,5周龄后作第二次接种;(2)有母源抗体(产蛋鸡进行过免疫接种或患过此病)的雏鸡在14~21日龄首次接种,5周龄后作第二次接种。

5.3 病鸡治疗

病鸡可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卵黄抗体进行治疗。一般雏鸡0.5~1.0ml/ 羽,大鸡1.0~2.0ml/ 羽,皮下或肌肉注射,必要时次日再注射一次。治疗中可同时加入庆大霉素、丁胺卡那等抗菌药物一起注射,或使用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氟喹诺酮类等药物,并添加保肾药。同时保证供给鸡群充足的清洁饮水,提高鸡舍温度2℃~3℃,减少各种应激因素,防止继发感染,将饲料中蛋白质水平降低到15%,多种维生素加倍提高鸡体抵抗力。

天津市科委资助项目《蛋鸡绿色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15ZXBFNC00140)

张会春(1982-),男,助理兽医师,专科学历,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及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等工作。

猜你喜欢
母源法氏囊周龄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
绵羊小反刍兽疫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
禽法氏囊发育与免疫功能研究新进展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sncRNAs调控植入前胚胎母源因子降解机制的研究进展
滑液囊支原体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肉鸡法氏囊病的诊断经验分析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