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7-01-16 07:58: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4期
关键词:老年性优良率神经功能

付 巍

(辽宁省核工业总医院内二科,辽宁 兴城 125100)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付 巍

(辽宁省核工业总医院内二科,辽宁 兴城 125100)

目的探究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优质组,每43例为1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优质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式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优质组患者的护理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优质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法效果较为明显,不但提升了治疗效果,同时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优质护理服务;老年性脑梗死;应用价值

心脑血管疾病在近些年来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其中脑梗死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疾病,致残致死率较高,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造成脑部血液供应发生障碍,导致大脑缺血、缺氧,最终造成脑组织坏死的情况[1]。在对其进行及时治疗的同时必须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我院在临床护理中发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效果较为理想,是治疗效果提升的关键,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选择我院在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优质组,每43例为1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中有25例男性患者和18例女性患者,最大年龄为86岁,最小年龄为61岁,平均年龄为(71.5± 4.8)岁,6例为重度梗死、13例为中度梗死、24例为轻度梗死,7例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2例为枕叶梗死、4例为额叶梗死、2例为小脑梗死、28例为基底节梗死;优质组患者中有23例男性患者和20例女性患者,最大年龄为85岁,最小年龄为62岁,平均年龄为(70.8±4.5)岁,5例为重度梗死、14例为中度梗死、24例为轻度梗死,8例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2例为枕叶梗死、3例为额叶梗死、3例为小脑梗死、27例为基底节梗死,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结果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研究中的对比数据有较强的可比性,此研究可作为其他类似研究的参考。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优质组则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方法进行护理,即环境护理、心理护理、护理小组建立及用药指导等,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评价指标[2]: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其中护理满意度共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项,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度和满意度之和。同时神经功能评价应用NIHSS评分标准,运动功能评价应用FUGL-MEYER评分标准,生活质量评价应用Baethel指数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研究中对照组和优质组患者的相关对比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整理和处理,护理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为计数资料用χ2进行检验,用t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计量资料进行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用P<0.05作为标准进行判断。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对比: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优良率,优质组的护理优良率为95.35%(41/43),对照组的护理优良率为69.77%(30/43),优质组的护理优良率明显较高,两组对比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优质组患者中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的例数分别为35例、7例、1例,护理满意度为97.67%;而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的例数分别为21例、13例、9例,护理满意度为79.07%,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优质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为(3.1±1.4)分、运动功能评分为(3.1±1.4)分,生活质量评分为(30.5±10.9),而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为(5.6 ±2.0)分、运动功能评分为(5.6±1.9)分,生活质量评分为(43.6 ±11.9),两组患者三项评分对比差异均P<0.05,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3.1 环境护理:针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实际特点给予优质环境护理,保证治疗环境的安静和舒适,老年人一般不喜欢吵闹,比较喜欢安静的环境,因此,护理人员要为其构建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同时要保证环境的舒适和整洁[3]。在其护理中不大声交谈,让患者可以充分的修养,将复发率降低,同时也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3.2 心理护理:因为老年脑梗死患者面对疾病会呈现出脆弱的情况,产生各种不良情绪,也会因为心情低落降低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因此,面对此种情况,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充分的掌握,如家庭情况、生活习惯、实际病情等,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个性化心理疏导,并要告知患者情绪及心态对疾病的影响,一旦情绪不良或提升血压,造成病情复发,将患者情绪自控力提升[4]。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让患者从中得到关怀和尊重,护理人员也可增加病友之间的沟通交流,或者应用成功案例法对患者进行鼓励,并要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使其共同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在家庭的温暖中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将治疗效果提升,促进其康复。

3.3 护理小组的建立:将优质护理小组建立起来,护士长为小组组长,对其成员的职责进行分工,在其组长的领导下,实行分级管理,做好协调工作,将护理质量提升,明确责任后,严格按照护理操作执行,做好护理的各个细节。

3.4 用药指导:由于脑梗死患者具有长期性和慢性的特点,使其不得不长期服药,因此,护理人员要将长期用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遵医嘱服药,不要擅自更改药物剂量,使其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在长期血压稳定的情况下采用有效控制病情。并要将药物的用法、剂量、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详细地告知患者及家属。叮嘱患者服药要定时、定量,药物不得随意调整,也避免停药造成血药波动,加重病情[5]。如果患者采取的是静脉滴注给药方式,要对其输注速度进行控制,对输液反应进行严密观测。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不但提升了护理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同时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1] 邵丹,邵静,徐锡春,等.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94-95.

[2] 李嘉.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8):159-160.

[3] 钱小菊.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5,5(31):275-276.

[4] 张英杰.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5,5(31):311-312.

[5] 严霄飒.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140.

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4-0276-02

猜你喜欢
老年性优良率神经功能
得了老年性骨质疏松怎么办?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7:50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 08:48:50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穴位贴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2-13 16:31:58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关于对国内企业拟投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的分析和研究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山东医药(2015年38期)2015-12-07 09:12:27
从虚从瘀论治老年性便秘
环球中医药(2015年4期)2015-02-27 15: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