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染色法与生理盐水法在妇女阴道炎性反应分泌物中的应用对比探讨

2017-09-11 10:02:40范源源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4期
关键词:毛滴虫染色法念珠菌

范源源

(阜新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辽宁 阜新 123000)

革兰染色法与生理盐水法在妇女阴道炎性反应分泌物中的应用对比探讨

范源源

(阜新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辽宁 阜新 123000)

目的对比革兰染色法与生理盐水法在妇女阴道分泌物中阳性检出率。方法随机纳入2015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妇科门诊行阴道分泌物检查的3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阴道分泌物标本均采用革兰染色法与生理盐水法进行检测,观察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革兰染色法检验的总阳性率为81.40%,其中检出毛滴虫63例,念珠菌91例,线索细胞69例,淋球菌27例。生理盐水法检验的总阳性率为55.18%,其中检出滴虫68例,念珠菌54例,线索细胞36例,淋球菌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女阴道分泌物标本炎性反应检查中革兰染色法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法,但在毛滴虫感染检出率上革兰染色法略逊于生理盐水法。所以采取革兰染色法检查为主,特殊情况是辅以生理盐水法重新检测标本为目前临床中最全面、可靠的检验方法。

阴道炎性反应分泌物;革兰染色法;生理盐水法

阴道炎症是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数为慢性炎症,极大影响妇女的日常生活质量,或引起不孕等相关并发症。目前,主要的炎症检查方法为提取阴道分泌物,然后进行革兰染色法或生理盐水法,观察分泌物中是否有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目前对两组方法的检测率多位专家学者持不同意见[1-2]。本文对328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同时进行革兰染色法与生理盐水法检测,全面客观的记录分析所得实验结果,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意见,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8月至12月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因病情需要选择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测的患者,共有阴道分泌物328例。所有阴道分泌物取样操作流程符合相关规定,取材后立刻送检,避免因放置时间过长影响实验结果。

1.2 检验方法

1.2.1 肉眼观察:检测前需观察分泌物的性状和颜色。正常的阴道分泌物是白色稀糊状或者蛋清样,高度黏稠,无腥臭味。若有炎症感染,则阴道分泌物的性状及颜色会有相应改变且具有腥臭味。细菌性阴道炎的分泌物是稀薄、均质,有黏附性;滴虫性阴道炎分泌物为稀薄的泡沫状;念珠菌阴道炎分泌物为豆腐渣样;化脓性感染分泌物呈脓性,且颜色为黄色或黄绿色。若白带内混有血液,且具有特殊臭味,应高度怀疑恶性肿瘤、宫颈息肉等[3]。

1.2.2 生理盐水法:将需检查的标本拭子直接涂抹在滴有盐水的载玻片上,注意需涂抹均匀。然后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有无阴道毛滴虫、念珠菌菌丝等,再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白细胞、上皮细胞、杆菌、球菌,并寻找有菌体或微生物,并如实记录。

1.2.3 革兰染色法:用烧灼灭菌后的接种环从培养液中取一环菌,涂抹在滴有盐水的载玻片上,注意需涂抹均匀,涂成薄薄一层。使涂片在室温下自然干燥,或用酒精灯稍微加热,使之迅速干燥。干燥后手持载玻片一端,使标本面朝上,在酒精灯的火焰外侧快速来回移动3~4次,共3~4 s,待放置冷却后进行染色。染色分为初染、媒染、脱色及复染。待染色成功后进行干燥,即可用显微镜进行观察[4]。

显微镜下革兰阴性菌呈红色,革兰阳性菌呈紫色。观察到细胞边缘不清楚并有大量的革兰阴性杆菌或染色不深的球杆菌剧集,形成细胞团,则是线索细胞。当看到卵圆形革兰染色孢子或假菌丝是可判断为念珠菌性阴道炎感染;发现分散于白细胞内外,有肾形的革兰阴性双球菌存在时考虑淋病奈瑟菌;而阴道毛滴虫显微镜下则是呈梨形、整个胞体红似粒细胞核及鞭毛等特征[5]。

革兰染色的成败关键在于染色环节,需严格掌握酒精脱色的程度。如脱色过度,则革兰阳性菌可被误认为革兰阴性菌;而脱色不足时,革兰阴性菌又可能被误认为革兰阳性菌。还有菌龄也同样影响染色的结果,如革兰阳性菌培养时间过长,或已死亡及部分菌体自行溶解,都常呈阴性反应。

1.3 统计学方法:将研究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发现革兰染色法检查阳性率要明显高于生理盐水法的检查方法(P<0.05),但是通过对主要感染种类的检查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毛滴虫的检测率上,生理盐水法略高于革兰染色法检查,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另外3种病原体(念珠菌、线索细胞、淋球菌)的检查,革兰染色法药显著优于生理盐水法(P<0.05)。此外,革兰染色法检查报告中有17例感染不在4种主要感染范围内,生理盐水法检查报告种有12例不在感染范围内,见表1、表2。

表1 两组检验方法总阳性率(%)对比

表2 两种检查方法主要感染种类阳性数对比

3 讨 论

在临床中发现毛滴虫、线索细胞及念珠菌感染为临床炎症的主要病原体,而进行阴道分泌物涂片的常规检查,能直接了解宫颈及阴道是否有炎症存在、评估其炎症程度及感染类型。选择准确可靠检测出高的检验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决定性的依据,是医师诊查的利器,能让医师科学合理有效地选择抗生素,治疗及预防妇科疾病的感染及传播,维护社会及家庭稳定。

本研究通过革兰染色法和生理盐水法检测相同标本发现,革兰染色法对念珠菌、线索细胞、和淋球菌的检查比生理盐水法更加的敏感、有效。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调差分析,妇科生殖道感染中真菌引起的感染不断增多,呈急剧上升趋势。所以如何使真菌感染阳性率检测提高,已成为临床医师与检验人员密切关注的问题[6]。

生理盐水法在显微镜寻找念珠菌时,如果检测样品中念珠菌量少,正好上皮细胞与念珠菌覆盖、重叠,导致图片不好辨别确定,从而使检测效率减低。革兰染色法检测由于真菌的芽生孢子和假菌丝,被染上蓝色,在显微镜下形态典型突出,容易寻找辨认。这样就使念珠菌在革兰染色法中漏诊的概率降低,提高标本的阳性率。

显微镜下找到线索细胞是确诊细菌性阴道病的关键,检测标本行革兰染后,显微镜下线索细胞聚集成团,特点鲜明,容易寻找,而且找到线索细胞以后,可以进一步进行胺试验和pH试验,更加确认检验的正确性。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查时,在高倍镜下寻找线索细胞,该细胞边缘呈现锯齿状,细胞壁已溶解,细胞核模糊不清,而且线索细胞上覆盖大量细小的颗粒物,严重影响检验人员观察视野,降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最近十年来,淋球菌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成为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的趋势,性传播是其主要传播方式。采用革兰染色法检验是目前最简便、快速的辅助诊断手段,从患者阴道分泌物提取标本后经革兰染色后会在白细胞内外看到革兰阴性杆菌双球菌。是一种有效地筛查手段,可进一步进行细菌培养进行确诊。但是革兰染色法对毛滴虫的检出率略低于生理盐水法,可能是因为毛滴虫是在25~37 ℃的环境中活动频繁,使用革兰染色法进行检验时,毛滴虫已经死亡,染色后与白细胞不易区分,从而减低检出率。

综上所述,革兰染色法能更加全面、有效地对阴道分泌物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但是在毛滴虫的检测率上不及生理盐水法。故我们建议采取革兰染色法结合生理盐水法检查阴道分泌物的标本,以革兰染色法为主,对高度怀疑毛滴虫感染的标本,但革兰染色法又呈阴性反应,应重新进行生理盐水法检验。这样能更加完善标本的检查方法,避免漏诊的现象,为临床工作提供可靠保障。

[1] 廖秦平,张岱.中国女性生殖道感染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38(6):469-471.

[2] 苏阿丽,李荣华,刘菊等.三种妇科阴道分泌物检测方法的比较与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0):1262-1262.

[3] 刘金芳,宋先锋.385例女性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和支原体培养结果联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3):279-280.

[4] 李晓玉.革兰染色法在阴道分泌物真菌检验中的价值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34):163-164.

[5] 江立千,陈恒.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1):28.

[6] 何彩霞.妇科患者生殖道感染现状及护理对策[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6):155-156.

R711.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4-0036-02

猜你喜欢
毛滴虫染色法念珠菌
毛滴虫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猕猴源毛滴虫的鉴定
新农民(2023年10期)2023-05-08 18:47:55
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在分枝杆菌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PCR技术、抗酸染色法在肺结核病理学诊断中应用比较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42
念珠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信鸽白色念珠菌病的诊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9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家禽毛滴虫病的防治
新农业(2015年1期)2015-05-30 10:48:04
临产孕妇念珠菌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调查
PCR-RFLP鉴定常见致病性念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