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洁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0)
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罗森塔尔·尤金在《哲学小辞典》中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比较狭隘的意义来讲,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在《康熙字典通解》和《汉语大词典》中,“竹”的义项都有以下几条:(1)一种多年生的禾本科木质常绿植物;(2)古乐八音之一,指竹制管乐器,箫管笙笛之类;(3)竹简;(4)姓。在《康熙字典通解》中竹还有以下义项:(1)竹帛;(2)竹花、竹实;(3)竹醉日;(4)地名;(5)官名;(6)书名;(7)姓;(8)草名;(9)木名;(10)花药名;(11)菜名;(12)果名;(13)鼠名;(14)鱼名;(15)酒名;(16)“萹竹”:草名;(17)与属玉之“属”通,鸭也。总结以上义项,可以发现竹与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喜欢运用有着广泛用途而且富有文化内涵的竹为词根为各类事物命名。笔者从各类词典、书籍、文章、网络中搜集到众多的以“竹”为语素的合成词,它们几乎涉及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分为物质文化类、社会制度文化类和精神文化类。
物质文化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出的包括生产生活工具、饮食、服装、建筑等一系列物质方面的成就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大量的丰富的竹词语,反映了先民们对竹认识的逐渐加深以及竹在衣、食、住、行以及农业、渔业、水利工程等许多方面的广泛应用,印证了我国竹业兴盛发达的历史,展示了竹文化的多维层面。
竹冠,秦末刘邦以竹皮所作之冠。《汉书·高帝纪》载:“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竹冠又称“长冠”“斋冠”“竹皮冠”“竹叶冠”“笋箨冠”“竹皮巾”“竹简巾”等。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夏景冲澹偶作次韵》中有:“蝉雀参差衣扇纱,竹襟轻利箨冠斜。”明唐顺之《歌风台》中有:“进钱今日几万计,坐中只带竹皮冠。”竹笠又称竹巾,是用竹子编成的斗笠。宋俞琰《席上腐谈》卷上中有:“毡之异名曰毛席,毯之异名曰毛褥,犹竹笠呼为竹巾。”毛南族花竹帽是毛南族青年男女之间定情的信物,也是幸福吉祥的象征。
竹布,也叫白竹布。最早见于东汉杨孚的《异物志》,“竹疏布”之名则首见于东晋嵇含的《南方草木状》,其书称:“箪竹,叶疏而大,一节相去六七尺,出九真。彼人取嫩者,槌浸纺绩为布,谓之竹疏布。”晋代《广州记》说:“韶州出丹竹亦曰单竹,节长二尺,缉丝织之,名曰竹布,一名竹练。”宋僧赞宁《笋谱》介绍用白竹笋制鞋织布的情况,说是:“连州抱腹山多生此竹,茎径白,节心少许绿,彼土人,出笋之后,落箨撒梢时采此竹,以灰煮水浸,作竹布鞋,或槌一节作帚,谓曰竹拂。若贡布,一疋只重数两也。”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草语》认为“有单竹,节长二尺,有花穰、白穰之别,白穰篾脆,可为纸,花穰柔而韧,篾与白藤同功,练以为麻,织之,是曰竹布。故曰南方食竹而衣竹。”古代竹布的产量是相当可观的,唐时竹布曾是岭南一些州县的重要贡品之一[1]。
古代人使用的竹簪、竹笄、竹箴、竹箍、竹篦箕等,都是用竹制成的容饰器。至今贵州镇宁、安顺、紫云三县交界处苗族妇女头顶上绾髻着2块竹片。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许多民族的腰饰也多为竹篓、竹箩、竹圈等竹制品。
竹笔即古代用竹子制造的笔,在殷代文化遗迹出土的甲骨、玉片和陶器上都可以看出毛笔书写的朱墨字迹,湖北曾侯乙墓和汀鄂出土的春秋战国墓的文物中也有佐证。竹管也指笔,清姚鼐《题刘云房少宰〈涤砚图〉》中有:“松烟竹管行抛弃,蕉白红丝尘自封。”清蒲松龄《二月为螽斯复仇七宅启》中有:“非是柳条洒汁,不沾处士之衣,祇缘竹管,未入书生之梦。”
在纸张发明前,古人用上好的竹片书写记事,这一片片的竹即称竹简。竹简是中国战国至魏晋时代主要的书写材料,是造纸术发明之前以及纸普及之前主要的书写工具。由于竹简的利用,使中国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到殷商时代,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及历史文献的传存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的出现,孔子等大家思想的流传,竹简都功不可没。在中国历史上,竹简作为文字的主要载体之一,曾持续了四五个世纪之久。竹帛,指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引申指书籍、史册。《墨子·尚贤下》中有:“古者圣王,既审尚贤,欲以为政,故书之竹帛,琢之盆盂。”唐李白《长歌行》中有:“功名不早着,竹帛将何宣?”
竹简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竹子又大量被用于造纸。由于竹纸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渗透性,因此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成为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载体。
由于竹笋香味淡雅、爽口怡人,具有独特的营养,因此自古以来被人们当作蔬菜,做出了许多美味佳肴。
我国以竹笋入馔,已有几千年历史。竹笋也称“笖”“笌”“笜”“竹子”“竹肉”“竹胎”“竹牙”“竹芽”“竹萌”“竹蒻”“玉节”“玉芽”“玉版”“玉笋”“龙孙”“龙雏”“猫头”“箨龙”“箭萌”“竹欠”“玉版僧”“玉婴儿”“玳瑁簪”。在我国所产的几百种竹子中,可供食用的竹笋主要有毛竹笋、淡竹笋等80多个品种。竹笋用盐汤煮好晒干,有“尖上”“尖球子”“二尖”等名,玉版笋有“草根底”“蝴蝶尖”等名。唐皮日休《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中有:“水花移得和鱼子,山蕨收时带竹胎。”宋苏轼《送笋芍药与公择》诗之一:“故人知我意,千里寄竹萌。”自古以来赞美竹笋美味的诗篇也很多,如明高启的《烧笋》中有:“幽人嗜烧笋,出土不容长。林下孤烟起,风吹似竹香。”
竹与酒有着不解之缘。竹叶酒是一种美酒。南梁简文帝萧纲的诗中有:“兰羞荐俎,竹酒澄芳”的句子,说的就是竹叶酒的香型和品质。吟咏竹叶酒的诗篇很多。唐刘禹锡〔忆江南〕其二中有:“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在《京本通俗小说》10卷中有:“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竹叶清是古酒名。元高文秀《遇上皇》中有:“问什么秋泉竹叶清,九酝荷叶杯?”另外,湘西人满月酒称“竹米酒”。湘西人重生亲嗣,崇尚以酒祝福新生。新生命降临人世和孩子满月都要喝“竹米酒”。
竹制炊饮器具中竹筷又称“竹筯”“竹箸”“竹梜”,在先秦时就已普遍使用,至今仍是许多家庭必备的生活用品。竹簋为方形,是盛枣栗的礼器,诸侯用以犒劳卿大夫。《疏》云:“王后法有玉案,并有竹簋,以盛枣栗……此诸侯夫人劳卿大夫,故无案直有竹簋,以盛枣栗。”[2]
由于竹汁中含有微量的锗、硅等有机化合物,能激化人体细胞,有通便、降压、止血、镇咳、祛痰之功能,因而自古以来,各种中医药典籍都有人们以竹为药,祛病健身的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竹处处有之。其类甚多,而入药惟用篁竹、淡竹、苦竹3种……”竹笋、竹叶、竹茹、竹实、竹沥等都可以入药。
《食疗本草》说竹笋:“寒。主逆气、除烦热。”关于竹叶,《神农本草经》载:“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本草纲目》中称竹茹可以用于“伤寒劳复、小儿热痫、妇人胎动”,竹实“通神明,轻身益气”。竹沥又称“竹油”,是用火炙烤淡竹或其他竹类后沥出的液汁,主治痰阻窍络、中风、癫狂等症,《本草衍义》称竹沥为“痰家之圣剂”。总之,竹有着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竹子用于建筑,历史相当悠久。在洞庭湖发掘的新石器遗址中,发现了竹墙的残迹,说明那时候就开始以竹为原料来建造房屋了。江苏吴县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草鞋山遗址也有发现有用竹作建筑的材料。戴凯之《竹谱》说:“棘竹生交州诸郡,丛初有数十茎,大者二尺围,肉到厚实中,枝节间有刺,彼人种以为城,卒不少攻。”在台湾地区盛产一种刺竹,因其多刺尖利,旧时汉、高山等地流行以此建竹墙,可防盗贼。清康熙郁永河《台湾竹枝词》中有:“编竹为恒取次增,衙斋清暇冷如冰。风声撼醒三更梦,帐底斜穿远浦灯。”
竹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竹制建筑,后人用“竹宫”作祠坛的泛称。唐杜甫《覆舟二首》其二中有:“竹宫而望拜,桂馆或求仙。”宋刘克庄《水龙吟·徐仲晦、方蒙仲各和余去岁笛字韵为寿,戏答二君》中有:“频领竹宫清职。仰飞仙、犹龙无迹。”此谓自己多次主管祠宫。傣乡的竹楼,风格独特,一直延用至今。元李京《云南志略》中有:“金齿百夷,风土下湿上热,多起竹楼,居频江,一日十浴。”清沉日霖在其《粤西琐记》中称粤西“不瓦而盖,盖以竹,不砖而墙,墙以竹,不板而门,门以竹。其余若椽、若楞、若窗牖、若承壁,莫非竹者。衙署上房,亦竹屋。”此外,人们用“竹所”喻幽静的住所;用“竹盖”比喻简陋的屋子,唐罗隐《送杨炼师却归贞浩岩》中有:“久居竹盖知勤苦,旧业莲峯想变更。”
竹席是竹篾编成的铺垫用具,有“玉簟”“簟”“夏簟”“凉簟”“桃笙”“夏清”“夏清侯”“黄琉璃”等异名别称。南梁简文帝《七励》中有:“夏则桃笙竹席,冬则青筦金鬚。”彝族的竹席种类很多,例如:有作为晒粮食用的,彝语称之“伊呷”,有铺在火塘周围,供人们坐在上面烤火之用的,彝语称之为“玛绞”。作为炊具用的竹席彝语称之为“畲尔玛绞”[3]。
竹夫人,又称“青奴”“竹奴”“竹妃”“竹姬”“竹婆”“蕲春县君”等,是古代消暑用具。竹夫人唐时名竹夹膝,又称竹几,至宋始称竹夫人。苏轼的诗中提到竹夫人,是在《东坡全集》卷三中的《次韵柳子玉二首》和卷十五中的《送竹几与谢秀才》:“留我同行木上座,赠君无语竹夫人。”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中有:“诸色杂货:枕头豆袋,竹夫人,懒架,凉簟。”明黎澄《南翁梦录·艺王始末》中有:“安南艺王为儿时,八九岁侍明王,适床上有竹奴,试命咏之。”蕲春县君是竹夫人的拟人化戏称。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有:“李公甫谒真西山,丐词科文字。西山留之小饮书房,指竹夫人为题曰:‘蕲春县君祝氏,可封卫国夫人。’”
1.7.1交通工具类竹筏,也称竹排、竹船、竹舟,是用粗竹竿编排而成的渡水用具,为古代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山海经》有载:“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可见竹舟历史之悠久。《中国航海史》认为,四五千年前的古越人驾着他们发明的竹筏,最早横穿了太平洋到达了美洲大陆。台湾高山族人民至今还在使用竹筏。他们使用竹筏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的《诸蕃志》,该书提到高山族先民的毗舍耶人到福建泉州的围头、水澳等地,乘坐的是竹筏[4]。“竹叶舟”是古代轻捷交通工具的泛称,宋范成大《重送伯卿》中有:“故人竹叶舟,岁晚梦漂泊。”
竹箯,又名“编舆”“檐子”“兜子”,是用竹编的轿。《册府元龟》中有:“唐文宗时,妇人本来乘车,近来率用檐子,事已成俗。”竹椅小敞轿是一种竹制椅形轻便无帷小轿。清曹雪芹《红楼梦》四十一回有:“贾母因觉懒懒的,也不吃饭,便坐了竹椅小敞轿,回至房中歇息。”
古代人常常取竹制造竹车以及各类桥梁。宋时,竹开始用于建造竹索桥。著名诗人范成大在《吴船歌》中曾对四川都江堰一座以竹为主要材料建的竹索桥作了详细的记述:“长百二十丈,分为五架,桥之广十二绳,相并排连,上布竹笆……挂桥于半空。”
1.7.2生产工具类竹制工具在我国南方农村十分普遍。在竹乡福建永安的一些乡村,在农户家中仍能见到一种去掉稻壳的器具——竹砻。竹砻在永安民间有个“七下八上”的俗名,竹乡人流传下来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相传古时候,农家人要脱去谷皮极困难,双手常为搓磨谷皮受苦。有一天,七仙女到竹乡来观赏景色,看见竹乡的农妇去谷皮那样艰辛痛苦,就到她们家表示要为她们做磨谷用具。农妇很高兴,赶紧去准备上等好菜来答谢七仙女。七姐妹在房中使法夯草泥、劈竹片,一转眼,每位都做好一瓣,七瓣合起来成一个圆形磨底盘。恰好八仙也闲游路过,他们就躲在窗外观看。吕洞宾看见七仙女的美丽体态,高兴得哈哈大笑。笑声让七仙女听到了,她们互相使眼色,立即飞上天去。八仙看到她们丢下的半成品,只好每位各做一瓣,合拢成一个圆形上盖后才离去。当农妇备菜回来时,看见客人不在了,房中放着一个七下八上的磨具。她把谷子倒进磨具上盖的窟中,碾转起来,白米随着磨具的迭缝流出来,她赶紧跪地叩头,感谢神仙恩德。这稀奇事风传全乡。从此,竹砻就在竹乡普遍使用起来[5]。
2 200多a前春秋战国时代,秦国蜀地太守李冰父子率众兴建四川成都的“都江堰”,其“低作堰”所用的材料就是用细竹编成的竹篓。这种用竹篓填石拦堰堵水的水利工程一直流传至今。用竹筒引水灌农田(古称“竹笕”),也有悠久历史。宋陆游《剑南诗稿》写道:“地炉枯叶夜煨竽,竹笕寒泉晨灌蔬。”
竹不仅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政治、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留下了自己的深深的踪迹,并与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2.1.1与政治权力、刑罚有关的古代授官封爵,以竹符为信,是为剖竹,剖分为二,一给本人,一留朝廷,相当于后来的委任状。宋京鏜〔念奴娇〕《次洋州王郎中韵》中有:“剖竹新游,握兰旧梦,此意谁人识。”竹使是汉代持有皇室给予的竹符的郡国守相。唐武元衡《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中有:“扬州隋故都,竹使汉名儒。”竹使符是汉代分与郡国守相的信符,右留京师,左与郡国守相。唐张九龄《登荆州城楼》中有:“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唐羊士谔《郡斋读经》中有:“迹似桃源客,身撄竹使符。”竹篦是用竹片扎成的棒。《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中有:“自从解你去临安府断罪,把我提入后花园,打了三十竹篦,遂便赶我出来。”竹篦也叫竹批。《喻世明言》40卷中有:“一连比了十数限,不知打了多少竹批,打得爬走不动。”竹板是较宽的竹片。古代亦作为刑具,有一定的形制。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章中有:“站在丹墀下的小将一声喝令‘行刑’,那个手执长竹板的士兵开始打起来。”
2.1.2与战争有关的早在渔猎时代,先民们就会用竹制作弓箭。河南安阳小屯商墓就有出土竹弓。竹干即竹箭,唐代兵器。以竹为箭(箭干)者称竹箭。供射箭之用。《后汉书·公孙述传》中有:“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名材竹干,器械之饶,不可胜用。”《慎子》佚文:“河之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弗能及。”后因以“竹箭”喻河流迅疾。竹闭,弓檠,保护弓的竹片。《诗·秦风·小戎》中有:“虎韔镂膺,交韔二弓,竹闭绲縢。”从原始的竹弓射箭到宋代的竹管火枪等都是古代竹制武器。传说秦末陈胜、吴广带领九百人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竹竿园被秦军包围,没有刀枪武器。陈胜祈求竹竿神,小竹竿顿时长成大竹竿,义军便以竹竿为武器,打了一个大胜仗。这个传说人们称之为“陈胜祈竹竿”[6]。
2.2.1与音乐有关的竹子的壁圆中空的筒状结构和富有弹性、易于震动的性能使它成为自然界中制作乐器的重要材料。竹乐器音色清丽委婉、悠扬动听,给人以回归自然的感受。竹制吹奏乐器历史久远。最早的文史记载见于《吕氏春秋·古乐篇》:“昔黄帝命伶伦自大夏之西,阮腧之阴,取竹于懈溪之谷。以生空窍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曰舍少,次制十二筒……”《周礼·春官·大师》中有:“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音”中籥、箎、箫等用竹管制作,归入“竹”类。马王堆3号墓出土有两件竹虎,为横吹的多孔乐器。虎以竹制作,管上面所设的指孔少的6孔,多的达10孔,尚未处于定型阶段。大量的竹制乐器反映了古代人们与自然的相契感应和彼此交融的亲和关系。古称音乐为“丝竹”“丝”指弦乐,“竹”指管乐。东汉班固《东都赋》中有:“陈金石,布丝竹。”宋陈与义《八音诗》其二中有:“竹固不如肉,飞觞莫辞速。”唐朝还称乐器演奏者为“竹人”。
2.2.2与戏剧、民间娱乐有关的在剧目方面,与竹有关系的京剧剧目有《竹中藏令》《竹节山》《竹林记》等,川剧有《竹林堂》《竹林小餐》[7]等。“竹竿子”又称“参军色”,是宋代宫廷乐舞和杂戏表演的引舞主持人,因手持竹竿而得名。专门负责在演员出场和下场前念与节目有关的颂赞词、致语和口号(韵文体),并以致语、口号为号令,指挥演员进场(称为“勾队”)出场(称为“放队”),与演员问答。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中载“第五盏御酒”后“参军色执竹竿子作语,勾小儿队舞”,舞罢之后,”参军色作语问,小儿班首近前进口号”,然后“勾杂剧入场”,作杂剧“一场两段”,杂剧过后是“内殿杂戏”,内殿杂戏结束以后,由“参军色作语,放小儿队”,即出场。下面就进入下一个节目,开始“第六盏御酒”[8]。跑竹马是一种民间娱乐活动,扮演者骑在竹马上,表演出马或走或奔等各种动作。端木蕻良《曹雪芹》第十七章中有:“香会很多……传统的巧炉圣会,还有秧歌会,高跷会,什不闲,跨鼓花钹,跑竹马会。”竹马戏是从民间歌舞“跑竹马”表演发展而来的地方剧种。南靖的竹马戏清朝时进入鼎盛时期。康熙年间,进士、著名数学家庄亨阳在他所着的《秋水堂诗集》中,有一首《咏竹马》的诗写道:“一曲琵琶出塞,数行箫管喧城,不管明妃苦恨,人人马首是瞻。”描写了当时竹马戏扮演《王昭君》的盛况。
2.2.3与宗教神话有关的以竹子来占卜,称之为“竹占”。“竹占”主要是看竹子的征兆,古籍上有相关的记载和故事,台湾民间也有类似的传统,诸如竹生二股时,被视为变乱的预兆。湘西苗族从前在祭祀伏羲兄妹以及其他神的宗教活动中,也有行竹卦之法。竹筶是苗巫师、土老师、侗法师、瑶师所用之宗教卜具,用以预测吉凶许否。台湾民间婚俗,在新娘出嫁时所坐的轿或车前系以绿竹,称为“竹扫”。《文史知识》1990年第4期:“为了辟邪,轿(车)后绑了一只画上八卦的朱筛,轿前则有一支连根带叶的绿竹,俗称‘竹扫’。”新晃侗区,家家屋檐下随处可见挂着竹筛、竹簸,其用意就是为了驱邪。新娘子出嫁坐的花轿挂着竹筛、新娘子进门要从竹筛上走过,牛羊生崽的胞衣要用竹箕挂在树叉上。
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新的词语的产生与确定,都不再是纯粹偶然的音义结合,当某种新事物新现象出现后,人们往往根据其功能、作用、特征、性质等产生一种表象认识,与旧事物旧现象产生某种联想,对这些新事物、新现象命名时就自然以这种心理联想为基础,使用旧的语言材料,使新旧语词之间存有某种语音词义联系[9]。例如民间歌舞“跑竹马”就是因为用“竹马”为道具而称之,“竹马戏”又是从“跑竹马”表演发展而来的地方剧种。它们之间都存在着词义上的关联。此外,“竹篓、竹筐、竹篮、竹箱”等词,前一个语素是对后一个语素所属物类的注释和说明,“竹”是类属词根。正是汉民族整体思维和具象思维相结合的特殊思维方式决定了这些单音词在双音化的过程中选择了加类属词根。
以“竹”为语素的合成词还有很多。表示竹制生活用具的词基本上是按照形状、大小、作用等区分的差别细小的专称,它们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竹的利用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大量的竹制生产工具表现了中华民族因地制宜、认识自然并利用自然的智慧和能力。由于反映某一文化现象的词汇的数量与其文化重要性成正比,因此在生活生产领域的竹词语之众多,切分之细密,充分表明了竹词语属于中华民族文化中心的语汇,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具有鲜明的农业文化色彩,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竹对语言的构词模式产生的重要影响。另外,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许多以“竹”为语素的合成词已经很少出现,这一方面表现了人们概括能力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随着社会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竹制器具不断被淘汰,因而相关词语也就很少使用。
[1] 彭世奖.竹布为衣,本非神话[J].广东史志,1996(4):77.
[2] 何明.中国竹文化小史[J].寻根,1999(2):13-16.
[3] 苏静.彝族竹文化浅析[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5(5):44-48.
[4] 仲夏夜之星.千里之行——交通工具(一)[EB/OL].2007-12-21.http://sdjnrentt.blog.163.com/blog/static/241870952007112101813788/.
[5] 汉洲竹业.竹乡竹艺[EB/OL].2009-03-26.http://www.hzbamboo.com/detail.asp?id=119&lang=zh-cn.
[6] 姜彬.中国民间文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368.
[7] 刘兴明.竹与戏曲艺术[J].四川戏剧.1999(6):40.
[8] 么书仪,王永宽,高鸣鸾.戏剧通典[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102.
[9] 杨泽林.浅谈名物命名之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22(4):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