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志
(云南省大关县高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大关 657407)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治疗
李启志
(云南省大关县高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大关 657407)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在血液或者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对猪养殖产业的危害十分严重。猪群一旦感染该种疾病,将会很难清理,很多阴性感染猪成为猪群的传染源,反复侵袭猪群导致反复感染该种疾病,造成猪群体质下降,生长速度放缓,饲料利用率低下,最终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附红细胞体一般呈现单链或者单个附着在红细胞表面,也可以游离于血浆中,对外界抵御能力较低,一般消毒剂都能将其杀死。猪附红体细胞病主要危害猪,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其中,以夏秋气候炎热潮湿,蚊虫滋生发病最为严重。任何品种和年龄的猪都可以患病,其中,对仔猪危害作为严重。猪附红体细胞病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主要有血液传播、接触性传播、垂直传播、蚊虫叮咬传播,患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主要传染源。本文主要就一起猪附红体细胞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2016年7月22日,云南大关县高桥镇一养猪场饲养的仔猪群中出现了5头以体温突然升高,呼吸困难,食欲废绝为主要症状的患病猪。该养殖户坚持自繁自育,采用舍饲养殖方式饲养,对猪群进行能严格分群饲养,并严格按照当地动物部门制定的免疫程序开展免疫。发病后立即将患病猪隔离,并对圈舍进行全面消毒,使用青霉素治疗但没有任何效果。几天内发病猪数量增多,并出现死亡病例。饲养户求助当地兽医。兽医人员到场后发现圈舍潮湿,存在大量残余粪便,傍晚在圈舍上空盘旋大量蚊虫。结合发病情况和最终诊断结果确诊为猪附红体细胞病。从发病到确诊共有24头猪发病,全部为3月龄断奶仔猪,死亡5头。
患病初期表现为食欲下降,厌食,粪便干燥坚硬,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在粪便中夹杂黏液和血块。发病2~3d后体温升高到40℃以上,食欲废绝,卧地不起,皮肤发红发绀,特别是在耳部和颈部发红现象更为明显。有的患病猪表现为耳尖、四肢末端存在紫色斑点,用手按压不褪色,结膜充血潮红,后变成苍白无光泽,严重黄染。5头病死猪在后期表现为全身肌肉震颤,四肢呈现游泳装划动,叫声嘶哑,不愿意行走,畏冷拥挤在一起。强迫行走表现为行走摇晃,四肢抽搐,呼吸急促咳嗽,心跳加快,尿液颜色发黄并逐渐加深。死亡前排出酱油颜色的尿液,最终衰竭而死。
将5头病死猪解剖后发现,所有病死猪血液稀薄,呈现淡红色,血液凝固不良,皮肤水肿呈现黄白色胶样浸润,皮下脂肪严重黄染,黏膜浆膜苍白无光泽。所有病死猪全身淋巴结黄染肿大,切面外翻多汁。全身肌肉颜色变淡发黄,胸腔和腹腔积水严重。2头病死猪肝脏稍微肿大。所有病死猪心肌苍白柔软,冠状沟脂肪消失或者黄染。肺脏存在散状出血点,肾脏呈现土黄色,膀胱蓄积尿液,尿液呈现红黄色。
取患病猪新新鲜血液,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取1滴混合液滴入盖玻片上,用600倍显微镜观察,发现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存在自由游动的各种形态的附红体,附着在红细胞表面的附红体呈现链状或者单个排列,红细胞呈现不规则的多边形或者放射状形状。用油镜观察发现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存在多种形状如球形、椭圆形、月牙形、逗号形附红体存在。附红体在血浆中不停地运动翻转,大量红细胞变形。采集患病猪耳尖血液,制成涂片用吉姆萨染色后用1000倍显微镜镜检发现变形的红细胞以及血浆中存在多种形态的呈现紫红色中闪光附红体。
结合发病情况、发病症状、病理学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诊为猪附红体细胞病。
目前猪附红体细胞病无有效疫苗和针对性药物,主要采用对症治疗,选择合适药物提高治疗效果。使用血虫净按照猪体重使用10mg/kg,用生理盐水配制成5%的溶液深层肌肉分点注射,1次/d,连续使用5d。按照猪体重使用45mg/kg的新胂凡纳明,和5%的葡萄糖溶液红缓慢静脉注射,间隔3d再使用一次。对于体温超过40℃以上的患病猪中使用复方氨基比林0.2ml肌肉注射,2次/d,连续使用2d。患病猪口服补液盐,静脉注射10%的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维持体液平衡。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硫酸亚铁,连续使用30d补血。通过采用上述手段之后,患病猪逐渐恢复健康。在进行治疗的同时做好预防工作,指导养殖做好圈舍清理工作,使用生石灰吸收地面水分,使用5%的氢氧化钠溶液、10%生石灰溶液、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上午和下午各消毒1次/d,轮换使用消毒剂,连续使用一周。同时在猪舍外侧悬挂灭蚊灯,消灭蚊蝇,减少传播途径。治疗健康后采集所有猪新鲜血液进行实验室诊断,发现患病猪及时隔离消毒,使用附红康注射液,按照体重大小使用5mg/kg,1次/d,连续使用3d,直到连续三次监测不出隐性患病猪显示净化完全。
[1]肖绍传.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体会[J].农业与技术,2017,(1):127-128.
[2]李世江,于媛媛,隋清运.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治措施[J].中国猪业,2008,3(5):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