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华
(河南省安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安阳 455000)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控措施
侯 华
(河南省安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安阳 455000)
现代生猪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猪病的威胁愈发严重。尤其是近些年猪附红细胞病的大规模传播,给生猪养殖产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猪附红细胞体病很容易和弓形虫、猪蓝耳交叉感染,在猪群内快速扩散,了解该病流行特点,方能做好预防和治疗。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较高,而且这种病和猪的种类、性别、年龄无关。对于2~5月龄的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往往直接引起猪的死亡。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途径较多,蚊虫、苍蝇和虱子等都可以传播。而且,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体在进入猪群后,还可以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隐形感染率较高,会降低猪的抵抗力,使之更容易感染其他的病,给预防和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
此病感染初期,体温高升,至40~42℃,有稽留热型。精神萎靡,行动缓慢,不愿走动,食欲废绝。而后,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眼结膜苍白,两耳发紫。背部、臀部、大腿内侧、四肢末端等处皮肤发绀,而呈暗紫色,按压不褪色。由此,又称“红皮猪”。部分感染病例,尿少、尿黄,前期便秘,后期腹泻。有时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表现症状极为明显。发病后期,皮肤苍白,体温下降,极度衰竭而死。仔猪感染,多数急性经过,最快10多分钟,慢者病程1周。但是,多数在患病后2~4d,即可死亡。诊治不及时,转变为慢性病例,为僵猪重要诱因。育肥猪感染,多数慢性或隐性经过,病猪渐进性消瘦,伴发黄疸症,易继发感染其他病症,而加重致死率。母猪感染后,繁殖机能受损,屡配不中、流产、死胎。
在本次的实地调查中,有很多猪场都成功的治疗了猪附红细胞体病,降低了猪场的经济损失。合理选择药物和治疗方式,避免疾病的继续传染。
抗生素类药物选择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等等疗效均不错。可口服给药或肌肉注射。剂量可:多西环素,体重300~400mg/kg,拌料喂服。或者,体重150~200mg/kg,混水饮服,持续用4~5d,直到症状略有缓解。兽用长效土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体重15mg/kg,连续用3~4d,康复效果不错。
新胂凡纳明(914),治疗用之前,用生理盐水调配10%溶液,缓慢静脉注射。或者,用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待溶后,缓慢静脉注射。具体用量,生猪体重15~45mg/kg。多数情况下,在用药后2~24h内,血液中病原体渐渐消失,3d内症状可缓解。
三氮脒(血虫净、贝尼尔),常用剂型为粉针剂,治疗时用灭菌生理盐水,调配成5%~7%的注射液,用量体重5~7mg/kg,深部肌肉注射,每间隔48h,重复注射1次。此法用于流行初期,治愈效果更好些。
重视喂料管理,确保营养全价,增强猪群抗病体质。
坚持封闭化管理,搞好舍内卫生,改善舍内通风,防治猪只拥挤,防控各类不良应激,是降低此病易感的关键。
坚持自繁自养,严格引种检疫。引进猪只,早期隔离饲喂。隔离至少30d,分别在第10d、第20d、第30d,采血镜检。检疫无阳性病例,方可将其混入大群饲喂。
此病传播感染中,蚊虫、蝇虫为重要传染媒介。由此,在夏秋季节,注意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养殖猪舍窗户,安装防蚊纱窗,减少舍内蚊虫侵入,切断此病传播途径,降低此病感染概率。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猪瘟、猪蓝耳病、口蹄疫、乙型脑炎、链球菌病等免疫接种工作,确保生猪处于高免疫状态,可降低此病的易感率。
根据病流行情况,在疫病到来之前,提早药物防控,对降低此病易感效果更好些。药防用药,首选土霉素。猪饲料中,用此药物用400~500g/t,连续用1周。或者,用氨基苯胂酸钠,饲料用150~200 g/t,连续用1周。或者,用尼可苏,饲料用3kg/t,连续用药1周后,给用饲料1.5 kg/t,再连续用10~15d,能大大降低此病易感性。
此病母猪易感,与产前应激相关。由此,母猪分娩前,用长效土霉素或多西环素,体重15mg/kg,能降低母猪此病感染。此外,为防此病经胎盘传染给仔猪,建议:仔猪1日龄,用长效土霉素或多西环素,每头用50mg,肌肉注射。仔猪3日龄,用仔猪血精注射液,含铁等成分,能增强仔猪对此病的抵抗力。
总之,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必须要重视,不仅仅要保持猪舍的卫生,还要进行杀灭蚊虫和药物预防的方式。另外,如果猪附红细胞体病造成猪的死亡,则一定要做好处理工作,避免大范围的传染。
[1]孙海娟,戴丽梅.猪附红细胞体病诊疗[J].山东畜牧兽医,2005,(3):16.
[2]张立峰,孙冬杰.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诊疗报告[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