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7-01-16 05:40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预见性急性期脑出血

张 莉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张 莉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 分析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和作用,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 选取确诊为脑出血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则是进行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各项数据,护理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模式下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NDF)评分、出院时的生活能力及满意度都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的疗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身体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预见性护理;脑出血;急性脑出血;效果评价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脑出血对人体的伤害是十分严重的,对于患者的生命来说极具威胁,病死率极高,在治疗上又较为困难,并且其致残率也是相当高,对患者和患者的家属都是极其沉重的负担,同时还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的发生。脑出血多发于男性,且易发于冬春季,在出血前通常是无预兆的,多数是出现头痛并很剧烈,常见呕吐,出血后血压明显升高,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本研究主要分析探讨对脑出血手术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选取确诊为脑出血的患者100例,对他们的病例和临床表现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确诊为脑出血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的患者采取的是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为(69.5±1.3)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64~77岁,平均年龄为(70.1±2.3)岁。

1.2 方法:对两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的是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对于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在进行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术前评估等护理。首先,要详细的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一个评估,根据评估报告制定方案,并进行疾病的宣传和教育。对患者讲解脑出血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后果,务必让患者及其家属重视和注意各个事项,从而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同时护理人员也要对患者的生活习惯急性指导和督促,以便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患者尽快康复[1]。其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详细的讲解和介绍,告知其治疗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同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地给与患者沟通,为患者解释各种问题和顾虑,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情绪,让他们积极配合护理和治疗。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积极给予心理疏导。经常和患者及家属谈心,消除他们思想上的顾虑,让患者在治疗中没有心理负担。引流管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引流管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患者的恢复良好与否。需要切实做好对引流管的管理和预见性护理干预,引流管放置时要高于颅平面15 cm,并进行导管的固定。放置冰枕,减少患者头部的活动,避免患者翻身,必要时可对患者的上肢进行固定,防止引流管的滑脱,在护理过程中要严格保证无菌操作,防止发生引流管的感染。最后,要对患者的生活进行指导和监督。患者术后,护理人员应该给患者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大补、营养过剩,反而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让患者多吃一些新鲜的、维生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保证患者身体功能的政策消耗。医护人员要合理搭配患者的膳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教育宣传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积极为患者术后恢复进行护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进行训练等;对常规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术后护理,进行常规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日常活动功能等,进行记录、对比、分析,并在护理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度[2]。

1.3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预见性护理治疗,即脑出血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后的恢复情况[3]。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观察本次研究实验表明,两组患者的日常活动功能和运动功能的评分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活动功能评分为(75.75±13.56)分,运动功能评分为(46.83±15.78)分,P<0.05;对照组日常活动功能评分为(64.25±12.11)分,运动功能评分为(45.37±12.11)分,P<0.05。

3 讨 论

脑出血的致残率很高,如不及时康复,患者虽保住了生命,瘫痪等一时不能好转,患者回归家庭,对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在活动时、激动时、用力时等都可能是导致脑出血患者发病,脑出血一般起病是急骤的,并且病情发展快。患者的发病表现一般是较为突然的,且会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严重者会出现昏迷的现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该对患者实施健康宣传和教育。临床护理实践表明,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治疗脑出血患者,能有效的提高治疗的疗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有效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其身体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明珍华.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1,17(9):130-131.

[2] 孙伟.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31(11):157-158.

[3] 李赛玉,林雅琼,徐燕金.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9):214-215.

R473.74

B

1671-8194(2017)26-0285-01

猜你喜欢
预见性急性期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