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比阿培南输液时间治疗ICU患者重症感染的临床分析

2017-01-16 05:08:40周曙俊王大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0期
关键词:阿培南细菌学病原菌

李 慧 周曙俊 王大明 刘 宁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3)

延长比阿培南输液时间治疗ICU患者重症感染的临床分析

李 慧 周曙俊 王大明 刘 宁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3)

目的分析延长比阿培南输液时间治疗ICU患者重症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判断需要接受比阿培南输液治疗ICU重症感染患者70例,依据给药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30 min输注用药,观察组40例延长3 h输注用药,对比两组用药效果。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用药输注时间无差异,P>0.05。结论延长比阿培南输液时间治疗ICU重症感染患者,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短期输注。

比阿培南;输液时间;ICU患者重症感染

ICU重症感染为临床急性综合征,而且据临床统计,因重症感染而导致的患者死亡发生率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为了促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临床提出可延长药物输注时间。本次研究中给予ICU重症感染患者采用比阿培南用药治疗,对比不同给药模式的治疗,从而确定最佳比阿培南用药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将临床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ICU住院的重症感染患者,临床提出采用比阿培南输注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给药时间不同分两组,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为22~60岁,平均年龄为(41±2.5)岁,观察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23~63岁,平均年龄为(42±2.4)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差异并不显著,P>0.05,可进行对比。排除妊娠哺乳期女性、精神疾病、终末期患者。

1.2 方法:针对肾功能正常患者,对照组使用剂量为0.3 g,每6 h一次,观察组使用剂量为0.3 g,每8 h一次。针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可根据肌酐清除率做用量的调整,实施连续性肾替代患者用药剂量0.3 g,每12 h一次。

对照组:先用50 mL生理盐水溶解每次剂量,微量泵持续输注30 min。观察组:先用50 mL生理盐水溶解每次剂量,微量泵持续输注3 h。合并真菌感染患者,需要联合用伏立康唑、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合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患者,需要联合万古霉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可联合采用阿米卡星。

1.3 观察指标:观察统计患者的症状以及体征变化情况,实验室常规监测血常规PCT以及CRP,肝肾功能,并做大小便复查,用药前后需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胸片检查,细菌学检查用药前后的感染部位标本的病原菌变迁,评价其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统计两组输注用药时间,并注意观察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标准[1]:①疗效评价:治愈: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病原学检查均显示为正常;显著改善:病情有所明显改善,上述4项指标中存在1项未完全恢复;改善:用药后病情改善但并不明显;无效:用药72 h后病情无变化,甚至恶化加重。有效率为治愈率与显著改善率之和。②细菌学疗效:治疗结束前原病菌彻底消失,且未出现新病原菌,为清除;治疗结束时原病原菌减少,或超过2种病原菌至少其中1种持续生长,为部分清除;治疗结束时原病菌仍存在,为未清除;治疗结束后第1天后有新病原菌出现,但无症状也不需治疗,为菌交替;治疗结束后第1天分离到新病原菌,有新症状体征,需要接受治疗,为再感染。

1.5 统计学分析:所研究的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21.5软件包分析,采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并用χ2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对照组30例,治愈2例,显著改善17例,改善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63.3%,观察组40例,治愈5例,显著改善21例,改善8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65.0%,两组有效率对比无差异P>0.05。

2.2 细菌学疗效:对照组30例,清除6例,部分清除2例,未清除2例,菌交替16例,再感染4例,观察组40例,清除11例,部分清除1例,未清除4例,菌交替20例,再感染4例,两组细菌疗效对比无差异,P>0.05。

2.3 输注用药时间:对照组、观察组用药时间分别为(8.3±4.0)d、(6.2 ±2.5)d,观察组用药时间少于对照组,但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

2.4 不良反应:对照组轻微腹泻1例,观察组1例,给予对症用药后改善。对照组1例,观察组3例转氨酶升高情况,未停止用药,增加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药物后,症状明显改善。

3 讨 论

比阿培南是当前国内一种新研发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一种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临床根据体内血药浓度大于最低抑菌浓度(MIC)时间,也就是(T>MIC),评价药动学/药效学(PK/ PD)。PK/PD理论证实,针对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延长其给药时间,可显著提高药动学/药效学。

ICU患者感染病原菌最为常见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而且随着临床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再加上抗菌药物的滥用,初始治疗不当是病死率高以及患者住院时间增加的主要原因[2]。因此临床治疗当务之急是提高抗菌药物的药效指标。3 h输注优势在于,可增加T>MIC时间、保证良好的血药浓度,还能保持室温状态下药液稳定性,方便临床的使用。本次研究中,对比分析不同输注时间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两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不良反应对比均无差异,P>0.05,虽输注用药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但仍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虽然一部分患者治疗有效后转入普通病房,但仍有一些患者病情危重,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延长住院时间,而干扰结果。

综上所述,综合分析药物经济学优势,多数学者仍认为延长比阿培南输注时间效果显著,可替代传统输注方法,提高药动学/药效学,值得推广到重症患者中。

[1] 王毅.针刺结合中药灌肠用于ICU重症感染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6,29(7):35-36.

[2] 李志.重症感染ICU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变化及诊断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5):70-72.

R969

B

1671-8194(2017)20-0104-01

猜你喜欢
阿培南细菌学病原菌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细菌学之父巴斯德
中国首位细菌学博士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应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观察比阿培南在不同给药方案下的目标获取概率
比阿培南的药物利用评价分析及干预措施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应用化工(2014年7期)2014-08-09 09:20:21
比阿培南研究进展
医药导报(2014年3期)2014-03-09 09:06:25
杂交羔羊腹泻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