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超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105)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王 超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105)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66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实验:33例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护理,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下的变化情况。结果经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的发展情况优于接受普通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情况:出现的负面情绪少;产生的功能障碍少;产生的并发症少。两组患者情况差异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为脑出血患者的后期护理提供了一个明确且安全、有效的护理方向,保障了患者的健康。
综合护理干预;脑出血;应用评价
脑出血是一类发病后需立即采取救治的疾病,危险系数极高,患者在发病时若未及时接受治疗,很容易失去最佳的救助机会,从而失去生命[1]。由于脑部受损,多数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剧烈头痛、血压升高和行动不便等临床症状[2]。为提高脑出血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避免患者生理及心理的不健康发展,对患者的后期护理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经患者同意后,我院选择了66例在2015年间接受脑出血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在后期接受不同护理的方法,将6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女性20例,男性13例,年龄44~69岁,平均年龄(58.2±1.6)岁;对照组,女性17例,男性16例,年龄47~71岁,平均年龄(60.9±2.0)岁。66例患者在进行实验时,均检查无肝肾功能障碍和精神类疾病,符合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规定的诊断标准。观察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发现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没有明显差异,所以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的后期护理采用普通护理,实验组患者的后期护理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心理指导:患者由于病发后生活能力降低,极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消极的负面情绪,对生活失去信心[3]。医护人员应耐心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通过与患者交流消除患者的恐惧,为患者解答有关病情的一切困惑,鼓励患者全力配合治疗,把患者出现的负面情绪降到最低,使患者尽快从患病的阴影中走出来,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②康复训练:脑出血的患者由于脑部受损,往往会出现运动障碍和语言障碍,为避免因功能障碍而导致患者未来生活无法自理,医护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运动障碍康复过程:先从患者四肢开始,命令患者通过抓握小球等放松手脚,然后帮助患者站立练习行走。语言障碍康复过程:按字-词-短句,循序渐进,用物品反复教患者说出其名称,也可让患者跟着预先录制好的标准语进行逐字逐句的训练。③并发症的防治:脑出血患者在病发时会出现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为减少患者的额外痛苦,医患人员应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工作。通过为患者及其家属开展教育讲座,教授脑出血有关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可使患者有效避开并发症的侵害。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负面情绪、功能障碍及并发症的产生。
1.4 统计学方法:将两组患者的各项实验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计数采用均数和方差表示,即(,并进行t检验,结果得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情:焦虑和抑郁是脑出血患者最常表现出的负面情绪,利用焦虑评量表(SAS)[4]和抑郁评量表(SDS)[5]进行评价。实验组患者的SAS值为(28.37±5.21),SDS值为(31.58± 2.73);对照组患者的SAS值为(30.69±4.38),SDS值为(33.21± 4.35)。由数据可知,综合护理干预能为患者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康复氛围,两组患者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行动能力:实验组,3例患者无法下床走动,2例患者无法开口说话;对照组,4例患者无法下床走动,5例患者无法开口说话。由数据可知,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防治患者出现功能障碍,两组患者在行动能力方面存在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3 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实验组,1例患者肺部感染,1例患者头疼,2例患者便秘,并发症的出现率为12.12%;对照组,2例患者肺部感染,2例患者头疼,3例患者便秘,1例患者中枢性高热,并发症的出现率为24.24%。由数据可知,对照组并发症的出现率是实验组的2倍,两组患者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脑出血的患者不仅发病时情况危急,病情控制后也不可掉以轻心。为减少患者在后期出现负面情绪、功能障碍和各种并发症等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为患者后期护理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是必不可少的。
综合护理干预是根据过往的科学理论,在患者护理诊断的指导下,事先规划好一系列的护理措施,让患者的后期护理严格按照该计划进行[6]。医护人员根据每例患者的病情不同,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分析,将护理步骤进行主次之分,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得到最好的护理治疗。其中,综合护理干预涉及许多方面,不仅要照顾到患者的身体情况,还要考虑患者的心理变化,防止患者因心情不佳而影响康复进程。另外,综合护理干预除了对患者有要求,对其家属同样有明确要求,建议家属在患者康复阶段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只有对患者的后期护理进行全面详细的干预措施,才能帮助患者达到预订的目标:预防并发症,促进、保持或恢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功能。通过为患者后期康复的各方面拟定出详细计划,可确保患者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减低患者病情的复发概率。
通过本研究对66例脑出血患者进行不同的后期护理后,发现综合护理干预能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康复训练,以及采取并发症的防治措施等,全方位的保护患者,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有效、轻松的康复环境。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的后期康复具有重大意义,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 胥婷.临床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18):33-34.
[2] 刘玉珍,龚华庸.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作用及康复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4):1946-1949.
[3] 李敏智.早期康复指导在老年脑出血患者中应用的效果[J].求医问药,2012,10(4):557-558.
[4] 张玉琴,朱丽莎.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0):101-102.
[5] 谭贤佩,杨杰,杨欢,等.中国人脑出血基因多态性的系统评价[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12):840-846.
[6] 杨中良,杨秀云,郭梅凤,等.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 15(8):835-837.
R473.74
B
1671-8194(2017)22-0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