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通乳膏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01-16 01:27:12张丽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2期
关键词:缺乳乳膏乳汁

张丽娜

(辽宁省凤城市中医院,辽宁 凤城 118100)

自拟通乳膏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丽娜

(辽宁省凤城市中医院,辽宁 凤城 118100)

目的观察自拟通乳膏口服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气虚肝郁型产后缺乳患者口服自拟通乳膏后疗效观察。结果痊愈20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自拟中药膏方通乳膏治疗产后缺乳,临床收到较满意的疗效。

产后缺乳;垂体分泌的催乳素;病因;膏方;通乳膏

缺乳是指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甚或全无,不够喂养婴儿[1],亦称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临床多表现产妇在产后2~10 d内没有乳汁分泌和分泌乳量过少,或者在产褥期、哺乳期内乳汁正行之际,乳汁分泌减少或全无不足够喂哺婴儿。近些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此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大力提倡母乳喂养的环境下,对产后缺乳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与治疗,尤为重要。

乳汁的合成与分泌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包括多种内分泌的参加与影响[2],其中垂体分泌的催乳素、雌激素、孕激素在泌乳起动和维持中起到重要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泌乳除与乳腺发育密切相关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哺乳时的吸吮刺激以及产妇的营养、睡眠、健康状态以及情绪密切相关。情绪紧张或疲劳过度影响垂体泌乳素的分泌导致乳汁减少或断奶[3];营养不足、出血过多、药物影响等因素也可导致乳汁分泌减少。针对本病西医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多为药物治疗,临床研究维生素E、B1、奋乃静等药物有催乳作用[4]。

祖国医学认为产后缺乳的病因,多为化源不足和瘀滞不行所致,临床多表现为气血虚弱,肝气瘀滞。早在《诸病源候论》中列有“产后乳无汁候”,认为缺乳的病因是“即产则血水俱下,津液暴竭,经血不足”。唐代《经效产宝》中则认为“气血虚弱,经络不调”为缺乳的病因。《三因极-病症方论》日:“产妇有二种乳脉不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而不行者。虚当补之,盛当疏之”。此文明提出了缺乳的病机及治疗大法。《陈素庵妇科补解》中也写道“若乳汁不行,多属血虚,而兼忧怒所伤。若乳少,全属脾胃虚而饮食少之故”,此文指出了七情所伤可导致缺乳之病。

传统医学治疗缺乳以中药为主,佐以针刺按摩心理疏导。目前中药制剂种类繁多,但随着社会发展,膏方逐渐被人们认知到认同。膏方,又称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方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药组成,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笔者近2年来针对临床上气虚肝郁型患者,利用自拟中药膏方通乳膏治疗产后缺乳,临床收到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40例气虚肝郁型产后缺乳患者来自病房和门诊,年龄最小21岁,最大46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6周,都用过外部乳房按摩及饮食疗法,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诊断标准:①产后排出的乳汁量少,甚或全无,不够喂养婴儿。②乳房检查松软,不胀不痛,挤压乳汁点滴而出,质稀。或乳房丰满乳腺成块,挤压乳汁疼痛难出,质稠。③排除因乳头凹陷和乳头皲裂造成的乳汁壅积不通,哺乳困难。

1.2 治疗方法:①采用自拟通乳膏治疗。药用:炙黄芪30 g,当归30 g,白芍15 g,川芎10 g,熟地10 g,柴胡10 g,青皮10 g,漏芦10 g,小通草10 g,桔梗10 g,白芷10 g,制穿山甲10 g,王不留行10 g,瓜蒌5 g,路路通10 g,白术10 g,党参10 g,炙甘草9 g,麦冬15 g,焦山楂20 g,大枣15 g,山药30 g,砂仁10 g,枸杞子15 g,陈皮10 g。②煎服方法:加入红糖蜂蜜,水煎成膏剂,每日1剂(1剂2袋,每袋20 mL),早饭前30 min,晚饭后30 min,温开水冲服,5剂为1个疗程,多1~2个疗程有效甚至痊愈。同时可配合饮食疗法及乳房按摩。

1.3 疗效标准: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治愈:乳汁分泌正常,能正常哺乳; 好转:乳汁分泌增多,或乳汁分泌正常,但量少不够喂养婴儿; 未愈:乳汁分泌无改变。

1.4 治疗结果:经过1~2个疗程后,痊愈20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

2 病案举例

患者41岁,经产妇,平素身体健康,第一胎产后乳汁量少,婴儿人工喂养。此次产后4 d,乳汁分泌仍量少,乳房不充盈,质软,乳汁清稀,神倦,面色无华,给予饮食调理及乳房按摩后乳汁分泌略增多,后因情绪因素(与家属发生争执),乳汁全无,并食欲不佳,食少纳差,伴有胸协疼痛,舌黯淡,苔薄,脉细弦。证属气血虚弱肝气郁结所致缺乳,给予自拟中药通乳膏为基础方加减:配伍郁金10 g、茯苓10 g,水煎成膏剂,每日1剂,1个疗程后,双乳开始充盈,泌乳增加,2个疗疗程后不适症状消失,双乳充盈良好,泌乳正常,足够喂养。

3 体 会

产后缺乳是临床常见病,中医病因病机为产后化源不足及瘀滞不行导致的乳房泌乳减少及全无,可分为气血虚弱及肝郁气滞两个证型。但现在临床多二者兼而有之。目前随着剖宫产的盛行,手术创伤导致患者术后气血大失,短时间气血亏虚明显,且患者术后不能马上进食,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以致气血虚弱无以化乳,则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新产产后多七情所伤,肝失调达,肝郁气机不畅,肝经经脉涩滞,阻碍乳汁运行,因而缺乳。《陈素庵妇科补解》中提到:“乳头属厥阴,乳房属阳明,乳汁则手少阴,手太阳二经血也。若乳汁不行,多属血虚,而兼忧怒所伤,若乳少,全属脾胃虚而饮食减少之故。”临床多表现初期乳房软,不充盈,乳汁清稀,或乳房硬胀疼痛,乳汁涩少,后期乳汁通畅,但乳量减少或全无。

本方药以《傅青主女科》“通乳丹”、《清太医院配方》“下乳涌泉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四物汤”为主方,配以“六君子汤”化裁而来,针对缺乳,以补气血疏肝解郁通乳为治疗大法。方中重用黄芪、当归,补气生血,黄芪补脾肺之气,配合当归甘辛而温,养血和营,阳生阴长;党参、山药补脾肺肾之气,白术补气健脾,熟地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乃补血要药;枸杞子补肝肾益精血,川芎、白芍行气活血养血疏肝,共奏四物之效。漏芦、制穿山甲、王不留行活络下乳;通草、桔梗宣络通乳;白芷、瓜蒌、路路通清解瘀滞,通络下乳。佐以陈皮了理气健脾,砂仁化湿行气温中,为醒脾调胃之要药,柴胡疏肝解郁,青皮疏肝理气,消积化滞。正所谓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血调达,则乳汁通畅。麦冬养阴生津,瓜蒌散结润肠通便,结合当归、白术益气养血,润肠通便功效佳,对产后便秘有奇效;焦山楂消食化积,行气,以免滋腻碍脾,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甘草补中缓急,调和诸药。

全方在六君四物基础上疏肝解郁通络下乳,同时配合乳房按摩及饮食疗法,有效治疗了产后缺乳,在临床上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同时提高了产后缺乳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经济负担。

[1] 罗元恺,曾敬光.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146-147.

[2] 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66-16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幼卫生司.母乳喂养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4] Harging J.Postpartum Psychiatric Pisorders[J].Comp Psychiatry, 1989,30(1):109.

R271.4

B

1671-8194(2017)22-0178-02

猜你喜欢
缺乳乳膏乳汁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基层中医药(2022年7期)2022-11-17 08:25:24
乳汁点目需谨慎
五行音乐疗法用于剖宫产术后缺乳的可行性探析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产后缺乳治疗研究进展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健康博览(2018年12期)2018-01-03 09:18:28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配方筛选及工艺
牛奶是从哪里来的?
大灰狼(2015年1期)2015-06-10 21:17:00
氯霉素氧化锌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标准
中国药业(2014年21期)2014-05-26 08:56:34
按摩治疗产后缺乳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