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价值

2017-01-16 00:05郭向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5期
关键词:硬化血脂动脉

张 楠 郭向红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3)

早期护理干预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价值

张 楠 郭向红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3)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共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0例)以及对照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血脂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MT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冠心病病发率2.9%(2/70),对照组冠心病病发率11.4%(8/70)。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治疗中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指标,降低患者冠心病病发率。

早期护理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对患者生命安全可造成严重威胁,本次研究将以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对象,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抽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共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0例)以及对照组(7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56例,女14例,年龄40~75岁,平均(56.8±4.3)岁。本组患者平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1.3±0.4)mm、平均腰围(85.3±9.3)cm,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者36例、大专及以上者3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55例,女15例,年龄42~75岁,平均(56.6±4.5)岁。本组患者平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1.4±0.4)mm、平均腰围(86.1±9.1)cm,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者35例、大专及以上者35例。

两组患者均符合以下入选标准[1]:①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颈动脉彩超而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疾病[2];②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学会同意,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③排除颈内动脉狭窄程度>50%、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精神异常、脏器肿瘤疾病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其在性别、年龄、IMT、腰围、文化程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药物指导、病情评估、生命体征检测等。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措施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并了解患者生活喜好,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个性化食谱,培养患者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饮食习惯。个性化食谱应该遵循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少吃多餐的设计原则,患者主食应该以高蛋白质、高纤维质、低糖、低盐、低脂肪类食物为主,适当搭配海带、海参等产品,嘱咐患者多吃香蕉、苹果等富含维生素的水果,严禁患者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护理人员应该联合家属一起监督患者饮食计划的执行。②运动护理:护理人员应该结合患者实际身体情况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个性化运动方案,结合患者的年龄指导其参加慢跑、太极、骑车、散步、步行、乒乓球等运动方式,患者运动过程中应该注意严格控制运动频率、运动量以及运动幅度,家属应该在一旁照料以防患者突然摔倒。患者每次运动时间30~60 min,4~6次/周。③睡眠护理:护理人员应该要求患者每天定时入睡、醒来,保持良好的休息方式与精神状态。本组患者中有睡眠障碍者可以在睡前温水泡脚,联合患者家属给予其肩部按摩以放松身体,必要时可以给予其安眠药口服,但必须经过医师同意。患者睡前禁止剧烈运动、使用电子设施、喝浓茶。④出院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时应该为其制定后续的康复训练计划,叮嘱患者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锻炼习惯,嘱咐患者定期复查,相互留下电话方式以了解患者后续发展情况,指点患者后续治疗。

1.3 观察指标[3-4]:①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指标变化;②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MT差异、统计两组患者后续冠心病病发率。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6.0统计数据,数据检验方式分别为t检验和χ2检验,P<0.05则二者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指标变化: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FPG)(6.1±0.6)mmol/L、总胆固醇(TC)(4.7±1.6)mmol/L,治疗后FPG(4.5±0.8)mmol/L、TC(3.2±0.5)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FPG(6.2±0.6)mmol/L、TC(4.6±1.6)mmol/L,治疗后FPG(5.3±0.7)mmol/L、TC(4.1±0.5)mmol/L。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血脂指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MT差异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IMT(1.3 ±0.4)mm,治疗后(0.5±0.1)mm;对照组患者治疗IMT(1.4± 0.4)mm,治疗后(0.8±0.2)mm。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MT小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冠心病病发率对比:两组患者均随访24个月。观察组患者冠心病病发率2.9%(2/70);对照组患者冠心病病发率11.4%(8/70)。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动脉硬化血管疾病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疾病类型,患者由于体内脂肪、复合糖类等物质不断积聚而附着于血管之上形成血栓,同时伴随有纤维组织增生、钙质沉着,导致患者动脉中层逐渐出现钙化、蜕变症状,上述病变不断累积并直至堵塞动脉腔,造成动脉强附近的组织、器官均出现缺氧、缺血症状而不断坏死,严重者将直接引发患者冠心病,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5]。

依据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病发原因来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症与其高血压、高血脂、抽烟、糖尿病、肥胖等因素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患者临床症状也以顽固性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腹痛、便血、夜尿等为主,可见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次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加强对患者饮食、运动、睡眠等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的护理和指导,要求患者能够建立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进而不断提高患者身体体能、免疫能力,有效控制患者体内高血脂、血压、血糖状况,促进患者血液正常循环而达到有效预防冠心病的目的。事实上,有关研究显示[6],护理服务也是属于治疗措施中的一部分,本次研究结果也有效的反映的这一点。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血脂、血糖、平均IMT等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冠心病病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证明早期护理干预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治疗中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指标,降低患者冠心病病发率。

[1] 杨丽芳,赵桂凤.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5):34-35.

[2] 谢泽清.早期护理干预在动脉粥样硬化60 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6):124-125.

[3] 阎萍.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 2012,11(11):20.

[4] 郭茹,罗石坚,农胜雄.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3):17-18.

[5] 胡新红.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6):79-80.

[6] 刘方.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或逆转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3):223-224.

R473.5

B

1671-8194(2017)05-0256-02

猜你喜欢
硬化血脂动脉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