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赤子之心”到“大丈夫”

2017-01-15 11:27孙玉虎
西部论丛 2017年11期
关键词:性善论大丈夫四心

孙玉虎

摘 要:孟子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被称为“亚圣”。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以来的儒家思想,提出了“四心及四端说”“性善论”“养气说”等一系列论断,这些思想构成了孟子心性哲学的核心。现在,我们看孟子的“心性哲学”,依然会为其理论光芒所倾倒。孟子的“心性哲学”传达给后人的是一种人性的自我追求,是一条发端于“赤子之心”而达于“大丈夫”的大道和坦途。孟子的“心性哲学”理论博大精深,对儒家道德的当代传承,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四心 四端 性善论 赤子之心 大丈夫

孟子(约前371年-前289年),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被称为“亚圣”。孟子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四心及四端说”“性善论”“养气说”等一系列论断,这些思想構成了孟子心性哲学的核心,其理论博大精深,对儒家道德的当代传承,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

一、孟子心性哲学的源点

孟子心性哲学的源点是人心。在孟子的视野中,人心是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此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这是孟子“心性哲学”比较全面的论述。在这里,“不忍人之心” 就是人心的本质所在。这个心,同“父母”的关系、“乡党朋友”的关系无关,是人之为人的本然所具,是人心使然。另外,人心具有能动性的作用,这便是“扩充”的功能。人心不是铁板一块的固化物,而是一种能动的反应。动物虽然也会对自身和外界作出反应,但却是一种本能的行为。人心虽然也有类似与动物的本能,但却只能称作是人的本能,虽然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性在起作用。因此,人心必然有一种向更高阶段的“超越”之心。可以说,社会的发展,某种意义上就是“人(心)的发展”。那么,再看孟子的心性哲学源点人心,其人心的扩充即“四心”,没有这“四心”,那就是非人也,即动物所为。于此同时,有此“四心”的扩充便会有“仁、义、礼、智”四端的展开,以此实现社会、人生的交往,也就足以“保四海”“事父母”。这也应证了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主张。另外,孟子又一次强调“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这里的“几希”指的就是人所独有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孟子在此指出人与动物之别,人之为人的特性正是人具有这四端之心,四端之心的指向都是人心的“善心”,即良心。

二、孟子的性善论

对于孟子来说,人心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核心所在。从孟子的“不忍人之心”发展出来的 “四心”,扩而充之便是“四端” ,“四端”便是良心所在。在孟子看来,人之良心的展开便是其“人性善”的逻辑先导,此良心便是其“性善论”的基础。孟子曰:“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另外,“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据此可见,孟子本人认为人性是善的。而“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就是仁义礼智之性的源点。由此看来,孟子的人性善就是人性本然具有善端,可以为善。那么,世间人性的“不善”或者说是“恶”是怎么来的?孟子认为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因此,四端之心是人本来就具有的,即良心人人具有,只是受外界影响,失去了“本心”。那么怎样才能找回失去的“本心”呢?孟子提出了“反身而诚”的途径。“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这可以看做是孟子对孔子“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理论性总结和提升。这里,“仁”可以看作孟子“人性善”的一种表现。“仁”不远求,近求自己才是根源。同时,孟子认为,反求诸己,关键在诚,思而得之。“良心或本心”的丧失,是人受外界的干扰而追逐私欲所致,是人的私欲蒙蔽了人的本然之心、本然之性。“反身而诚”就是一种人性的涵养,“性善”需存养。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人们只要扩充和发挥自己的本心,就能认识自己的本性,进而就可以达到对“天”的认识,也就是对世间“至善”的认识。那么怎么才能回归到自己的“本心”呢?或者说,具体的方法是什么?孟子给出的方法便是后天的存养。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关于“浩然之气”,孟子认为:“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这里,“浩然之气”便是对自己“本心”的体认,便是对“人性善”的追寻,是一种道德境界的“自我反省”,是一种反身而诚之后的良心回归与提升。

三、从孟子的“赤子之心”到“大丈夫”的境界追求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大人者,这里指的是有道行操守的人,赤子就是有婴儿般天真纯朴之心的人。有了这个天真纯朴的心,才能发端“不忍人之心”,才能逐步成长为有德行操守的人。不失赤子之心,即是对“赤子之心”的葆有,也即是对“赤子之心”的“自求”或“内求”,也即是把受世间“纷扰”和“蒙蔽”的“童心”、“真心”找寻回来。这样,“不失其赤子之心”再经扩充走向现实,就是孟子所谓的“大丈夫”。那么,孟子的“大丈夫”是一种什么样的人格呢?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里,“富贵”“贫贱”“威武”都是外在于人的存在状态。人们往往为这些外在的存在而改变内心的“善”,就变得“不善”或者是“恶”了。相反,不为其而改变,就能成为“大丈夫”。这样看来,孟子的“大丈夫”并不是难于做到的,但对自身的要求是很高的。他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圣人之于民,亦类也”,这样就为一般人成为圣人提供了一种现实的途径。同时,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看得出,孟子要求人们对自己要严格以待、时刻反省,要做到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具体来说,首先 “大丈夫”必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走天下的大道,即正道。其次,独立的意志是其核心要素,不管得志还是不得志,独立的精神必须贯穿始终,这才是“独立”的境界所在。最后,“大丈夫”的实现,需最终落实到现实,这就又引出另外一个问题,即实施起来的难易程度,要有迎接困难的意志。孟子提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样,经过不断的磨炼,才能成就“大丈夫”的伟岸人格。

综上所述,从孟子“四心及四端说”“性善论”,以及“反身而诚”和“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无不看出,孟子所提倡的从“赤子之心”到“大丈夫”的人生发展历程,背后是一股强烈的生发力量,是一种“雄心壮志”般的恢弘气象。我们看出,孟子给世人塑造出的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虽然,孟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战国时期,但孟子依然对人性的“至善”追求孜孜不倦。当今时代,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之中,我们更应该弘扬孟子的“心性至善”哲学思想,在人人讲诚信的和谐社会道德建设中,使每个人达到“大丈夫”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 中国哲学史新编[M]. 人民出版社 , 冯友兰著, 1988

[2] 孟子译注[M]. 中华书局 , 杨伯峻译注, 2009

猜你喜欢
性善论大丈夫四心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此“毒”非“毒辣”
手抓饭,真的大丈夫?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诠释
用“四心”做好图片专题报道
浅谈幼儿教师家长工作之“四心”策略
用“四心”进行班级管理的研究
从孟子“性善论”看“好为人师”的当代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何为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