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发展史看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性

2017-01-15 11:27李天洋
西部论丛 2017年11期
关键词:社会发展改革开放

李天洋

摘 要:社会发展史是指人类在历史的发展中,在物资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创建和变化中,不断探寻、发展、变革、延续的进程。马克思哲学理论中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分为五个阶段: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在经济和政治到达一个标准时,一定会产生社会文明的变革,也就是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发展需求,改革开放存在其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 历史必然性

《周易》和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中都提到新旧事物变化的规律是阴阳相生相克,源源不绝,以量变积累质变。也就是说,新事物的出现一定是建立在旧事物的基础之上。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腾飞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反思了前期发展政策方针的对与错,结合当时的社会矛盾,以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经济改革。

一、传统的计划经济裹足不前

在建国初期,我国历经战火、满目疮痍,人民生活水平落后,百废俱兴,面对这一环境,我国模仿前苏联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通过对生产、资源分配和产品消费进行事先计划,将国民经济各部门连接为一个有机整体,避免了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以中低效率的经济生产保证了国内民众解决温饱问题。

至1956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我国基本已经渡过经济困难阶段,同时高度集中和政府分配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也越发显而易见:以行政权力支撑经济运转,工厂和企业的“铁饭碗”滋生了内部生产力懈怠和贪污腐败,国有企业的产品由于质量和数量的原因导致滞销;民众的个人价值和创造力没有施展的空间,个人无法进行创业与商业活动,多余的生产力得不到合理的分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地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使用统一的生产标准,使得贫瘠地区的劳动人民入不敷出,生活困难有生产队“闹饥荒”“要饭”的行为开始频频出现。改革的苗头往往从社会底层开会产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包产到户就开始一波三折地在中国农村暗自发展,1975年,四川开始出现私分土地的现象。四川“十二条”和安徽“六条”是农民自发的、首创的一种生产模式,说明了民众在生產中自我意识和变革需求的萌芽,改革开放的必然性之一就是生产力的变革。

二、“文化大革命”遗留问题

从1965年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我国开始发动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寻求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大革命”,但是由于对当时党和国家政治、经济情况的估计错误,其发展方向和计划情况发生了重大的偏差。中共中央通过的“五·一六通知”和“十六条”决定,批判了过去政治思想上的“错误”,要求采取果断措施,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揭露党和国家生活中的阴暗面。这一主导思想,是“左”的方针占据了主导地位,开始了十年的文化内乱。

从林彪集团的覆灭开始,党中央积极反思“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由周恩来同志开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积极纠正“左倾”思想,剿灭“四人帮”,开始了全面整顿工作。“文化大革命”虽已平息,但是十年的内乱,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民主党派认识、社会群众和各界知名人士遭到迫害,国家的各级部门、机构、司法机关等等长期处于不正常工作状态,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都被严重破坏。面对发展缓慢甚至部分倒退的国民经济、面对各领域管理和领导人员的缺失、面对社会秩序管理的混乱,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在积极地探索解决和复兴之道。但同时,这十年间,我国在科技上有“第一颗氢弹”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就,在农业上有“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还有针对十年内乱的反思,都为改革开放奠定了一定的经济思想基础和推动力。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当社会主义到达指定的历史阶段,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要求,会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中国民族一直是一个自立自强、生生不息、勇于创新的民族,面对社会的基本矛盾,总是能在不断地探索和实验中寻求解决之法。春秋战国,为实现国家的富强,改变国内战斗力和生产力羸弱的现象,秦国积极实行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创造了条件;西汉面对“七国之乱”造成的政治动荡和匈奴等少数民族的虎视眈眈,汉武帝积极寻求变革,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政策,巩固了封建君主的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同时增强了国家实力,为日后战败匈奴奠定了基础。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统治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层,对于当时国家所面临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各种问题都做出了深入的剖析,深刻地认识和掌握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此次会议也重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实现路线,当花了“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将“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由此可见,社会矛盾的出现和社会经济、政策、文化的基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而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发展性和中华民族的创造性相结合,必然会导致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四、经济全球化发展势不可挡

除了内因,改革开放也存在外部因素:即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从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开展,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改变了机器的动力,在改变生产关系的同时,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同时也及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经济全球化初见苗头;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进一步增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经济全球化逐步确立;随着20实际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建成一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势不可挡。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仅是国家地区之间经济的交流和资源的优化,也对中国的对外进出口建立了资本主义的贸易壁垒。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文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必须要进入全球的经济市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而保障自己的根本利益和主权地位。这也是改革开放中“引进来”和“走出去”所依据的基本原理。

参考文献

[1] 尤君.论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J].改革与开放,2009(04):14+18.

[2] 穆丹萍.中国改革开放与深化的历史必然性[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03):4-6.

猜你喜欢
社会发展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大事记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将改革进行到底
促进公正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应有之义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浅析统计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