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勇
(山西省太原市古交矿区总医院,山西 太原 030200)
越婢汤加味治疗过敏性紫癜120例
武建勇
(山西省太原市古交矿区总医院,山西 太原 030200)
越婢汤加味;过敏性紫癜;西替利嗪
过敏性紫癜又称为变应性紫癜,是一种过敏性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的血管炎性反应,由各种过敏性致病原因引起血液和血浆外渗至皮下、黏膜下和浆膜下,出现皮肤或黏膜损害症状。临床表现为特征性皮疹,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及蛋白尿、血尿。本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居多,春季发病率较高,属中医学“血证”“紫癜”“葡萄疫”等范畴。笔者采用越婢汤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120例,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选取西山煤电古交矿区总医院2010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诊断标准[1]。120例患者中,男72例,女48例;5~7岁者32例,7~14岁者73例,大于14岁者15例;春季发病59例,夏季发病9例,秋季发病28例,冬季发病24例。120例患者具有明确致病原因者109例,占90.8%,无明确原因者11例,占9.2%;致病原因中由于呼吸道感染引起者62例,占51.7%,食物过敏引起者31例,占25.8%,药物过敏引起者16例,占13.3%。
按照临床表现分型:①单纯型74例,表现为典型的皮肤紫癜,呈对称性分布,下肢多见,紫癜大小不等,分批出现,颜色深浅不一;49例患者伴有荨麻疹、多形性红斑及血管神经性水肿。②腹型38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剧烈腹痛、恶心、呕吐;15例患者伴有腹泻、黑便;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腹痛部位可涉及全腹,但主要为脐周、下腹部。③关节型5例,以膝、踝、肘、腕等大关节出现肿痛、活动受限为特征,受损关节活动障碍,同时伴有小腿腓肠肌疼痛。④肾型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症状,3例患者在发病1个月内出现肾脏损害症状,24 h蛋白尿测定明显高于正常。
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高者63例,嗜酸粒细胞增多者15例,血小板计数及功能均正常。②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尿中出现红细胞者5例,蛋白尿和管型者3例,无肾功能不全患者。③凝血功能检查:48例患者毛细血管脆性实验阳性;3例患者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无异常。
所有患者停止接触任何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同时防止感染,清除局部病灶感染,驱除肠道寄生虫;给予口服抗组胺药物西替利嗪(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1),每次1片,每日1次;维生素C(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0731),每次0.3 g,每日3次;同时给予越婢汤加味:麻黄12 g,蝉蜕10 g,槐花15 g,乌梅10 g,大黄3 g(后下),防风10 g,牡丹皮10 g,赤芍15 g,生姜10 g,大枣4枚,炙甘草6 g,生石膏45 g。腹痛者加延胡索10 g,广木香10 g,川楝子10 g,大、小蓟各10 g;关节痛者加威灵仙15 g,红藤30 g,鸡血藤30 g,土茯苓30 g;血尿者加泽兰30 g,车前子30 g(包煎),藕节10 g,三七10 g。所有首诊者均禁用激素;如已用激素者,逐渐减量至停药。
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2]。治愈:紫癜全部消退,伴随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显效:皮肤紫癜消失或明显减少,全身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明显好转;无效:皮肤紫癜未退或退而复发,实验室检查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治愈81例,显效3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4.2%。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全身中小血管炎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特征性皮疹,常伴关节、消化道及肾脏等损害。1837年Schonlein提出本病的三联症状:紫癜样皮疹、关节炎和尿沉渣异常。1874年Henoch又提出除上述症状外,还可出现腹痛和便血。本病病因不明,诱发因素有感染(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阿米巴原虫和蛔虫等)、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金霉素、磺胺药及异烟肼等)、食物(鱼、虾、蟹、蛋、牛乳等异性蛋白质)及其他(如花粉、虫咬、疫苗注射等)[3-6]。机体对这些因素产生不恰当应答,生成免疫复合物,引起广泛的毛细血管炎。
中医学认为,过敏性紫癜与先天体质禀赋有关,与中医所说的“风毒”相似。由于寄生虫感染、食物或药物过敏,风夹湿热,毒邪侵犯人体,致营卫失调,有发热恶寒、脉浮数等症;热毒、风热邪毒伤络,血溢于脉外,故有皮疹、腹痛、便血、尿血、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更甚者使肺气失宣,水液潴留,致浮肿、小便不利,发展为紫癜性肾炎[7]。综上所述,过敏性紫癜的病因不外乎风、毒、热、瘀[8],即外感风寒、风热、湿热或时行邪毒,或食用动风之品,蕴而化热,热伏于血分,与血搏结,血分热盛,灼伤血络,迫血妄行;“阳络伤则血溢脉外”,渗于皮下则皮肤出现紫斑,大小不等,色鲜红或紫红;血热内盛,灼烁津液,血稠而成瘀。瘀血内阻,血不循常道,外溢肌肤而成紫癜。可见病之初期多为热毒与瘀血互见。因邪瘀互结则凝滞难祛,病程常迁延。
临床上对过敏性紫癜的治疗,西医以激素、抗过敏、解痉等对症治疗为主,大量应用激素可产生一定副作用,停激素后病情易反复。中医辨治本病以实证、热证为多,故治疗初期多采用降火、降气、凉血、止血等治法,但笔者在临床上发现此法对部分患者疗效不佳。因此,采用越婢汤加味治疗。方中麻黄、石膏疏风清热为君;蝉衣、防风助麻黄、石膏加强疏散风热之功;牡丹皮、赤芍、乌梅、槐花、大黄凉血活血,解毒散瘀,共同为臣;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为佐;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风毒之邪侵袭关节者,配威灵仙、红藤、鸡血藤、土茯苓舒经活血,通利关节;侵袭胃肠者,合延胡索、广木香、川楝子、大蓟、小蓟凉血止血,行气止痛;侵袭膀胱者,加泽兰、车前子、藕节、三七凉血止血,利水通淋。诸药合参,使风毒之邪得解,血分之热得清,脉络瘀阻得畅,紫癜自愈,血脉安和。本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疏风、清热、解毒、化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显著,此法契合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王晓春,宋金福.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2):13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
[3]杨华彬,易著文.过敏性紫癜肾炎病因及发病机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2):102-105.
[4]曹欣欣,聂红卫,梁晓慧.加替沙星致过敏性紫癜1例[J].临床军医杂志,2008,36(5):675.
[5]宁亚茹,王玉珏.头孢氨苄致全身过敏性紫癜1例[J].中国药物警戒,2008,5(3):182.
[6]刘霞.接种人用狂犬疫苗出现过敏性紫癜1例报道[J].吉林医学,2010,31(13):1934.
[7]邓沂,韩涛.越婢汤治疗肾炎的体会[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1,18(4):24-26.
[8]杨冠琦,张君.张君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探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7):17-18.
201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