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磁珠法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2017-01-15 12:15:11赵银龙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8期
关键词:交感磁珠失眠症

赵银龙

(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9)

耳穴贴压磁珠法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赵银龙

(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9)

失眠症;耳穴贴压;磁珠

失眠症指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发生障碍,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不能满足身体生理需要的一种病证。近年来,笔者采用耳穴贴压磁珠法治疗失眠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53例患者均来自厦门市中医院门诊。其中男20例,女33例;年龄19~67岁,平均42.5岁;病程0.5~16年,平均4.3年。

诊断标准[1]:参照《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有关失眠症诊断标准。①以睡眠障碍为几乎唯一的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于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感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②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③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④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症状的一部分。

治疗方法

选用神门、皮质下、心、交感、脾、肾等耳穴。磁珠由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先用75%酒精拭净耳郭皮肤,再用消毒干棉球擦净。用镊子将中间粘有磁珠的小方胶布(面积约为0.6 cm×0.6 cm)置于穴区,并粘牢贴紧。待各穴贴压完毕,即予按压,直至耳郭发热潮红。每日按压3~4次,每次按压3 min,5 d更换磁珠1次,两耳交替进行,6次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

1.疗效标准[2]: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在6 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 h;无效:经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者。

2.结果

(1)本组患者在治疗中,最少贴压4次,最多贴压22次,平均贴压8次。

(2)53例患者中,临床痊愈22例,占41.51%;显效16例,占30.19%;有效11例,占20.75%;无效4例,占7.55%。总有效率为92.45%。

典型病例

患者,女,56岁,2015年5月10日初诊。主诉:反复失眠12年左右。患者12年前因工作操劳过度导致难于入眠,易醒多梦,头晕乏力,近1年又因操劳过度失眠加剧。自觉每晚睡眠不足2 h,睡眠浅。伴头晕头痛,心慌心悸,易怒健忘,纳差消瘦,神疲乏力。舌淡苔少,脉细而弱。诊断:失眠症。证属气血两虚,心神不宁。治则:补益气血,养心安神。取神门、皮质下、心、交感、脾、肾、肝等耳穴。耳穴贴压磁珠,5 d更换l次,两耳交替进行,6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患者夜间睡眠达6 h,诸症缓解。共治疗2个疗程,每晚睡眠6~8 h,病告痊愈。1年后随访睡眠正常。

讨论

失眠症属于中医学“不寐”“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等范畴。近年来随着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失眠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本病病因多由情志内伤,劳逸失度,饮食不节,久病体虚所致。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弱,阴阳失衡,气血失调,心神不宁。首选神门、皮质下,调整阴阳,镇静安神,两穴具有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功能。耳穴心有养心宁心安神之效。交感穴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能加强镇静安神的功效。《素问·逆调论》说:“胃不和则卧不安。”配伍耳穴脾,调和脾胃,资益后天,以安定神志。肾开窍于耳,“耳为宗脉之所聚也”。选取耳穴肾,补肾益本,交通心肾,宁神益志。诸穴贴压磁珠,按揉耳穴,可使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归于正常,则失眠可愈。耳穴贴压磁珠法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疗效显著,患者易于接受, 值得临床推广。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86.

2016-10-17)

猜你喜欢
交感磁珠失眠症
新九针治疗失眠症验案1则
有氧运动增强骨骼肌α2-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的交感缩血管反应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时空交感(外一篇)——杜甫《地隅》
中华诗词(2018年3期)2018-08-01 06:40:38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宁神定志汤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应用磁珠法检测并提取尿液游离甲基化DNA
睡眠过程中交感和副交感拮抗活动的初步分析*
坏情绪可能掀起体内“交感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