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新
(辽宁省兴城市人民医院循环内科,辽宁 兴城 1251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时静脉溶栓加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护理措施
宋丽新
(辽宁省兴城市人民医院循环内科,辽宁 兴城 125100)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时静脉溶栓加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护理。方法将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静脉溶栓加冠状动脉内支架术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护理干预成效。结果通过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术后未出现伤口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结论针对AMI行静脉溶栓加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的患者采取科学的护理配合对于促进治疗成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血流中断造成局部心肌缺氧缺血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对其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我国国民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静脉溶栓以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在此基础上,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疗效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时静脉溶栓加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护理方法与成效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将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最小的为41岁、最大为83岁,平均为(62.5±7.8)岁;其中右冠状动脉梗死相关血管患者34例、前降支梗死患者13例、回旋支梗死患者11例。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同时应用静脉溶栓以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冠状动脉内支架的植入方法为: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之后,经桡动脉或者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将球囊送到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位置,打开后充气对病变血管进行挤压,血管打开之后选择规格合适的冠状动脉内支架送到患者病变部位,释放支架之后将球囊取出,确定进入成功之后将导管与导丝退出。
1.2.2 护理方法:①手术前护理首先做好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疾病以及手术存在较大的恐惧,护理人员首先向患者介绍手术治疗的做法、安全性与必要性,耐心地解答患者与家属提出的疑问,避免由于不良情绪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其次做好术前检查以及相关准备工作,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血常规检查结果、出凝血功能、心电图以及肝肾功能[2]。做好各项手术器材的准备,以免手术中发生出血和心律失常。做好血压、心率、尿量的检测,溶栓治疗之前留取心电图,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每间隔2 h对患者的心肌酶学指标进行监测,手术前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在发病6 h内应用链激酶或者尿激酶,溶于0.9%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中匀速滴注,检测患者的凝血时间,等到恢复到基础值的1~1.5倍之后使用肝素治疗。②手术中的护理手术过程中密切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可能性较高,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此外,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可能造成节段性室壁收缩障碍,造成血流动力学异常,因此还需要加强血流动力学监测,快速识别低血压等不良症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③手术后的护理患者术后转入CCU加强监测,给予心电监测和持续性吸氧。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倾向,血压下降是出血的前兆表现,做好观察与护理。手术后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喝水、静脉补液从而促进对比剂的排出,适当对术肢进行按摩,减少由于卧床引起的不适。术后多休息、尽可能降低心脏负荷,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活动计划。最后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低血压、出血以及恶性心律失常[3]。护理人员定期检查穿刺点的情况,观察患者的足背脉搏,穿刺点存在血肿的情况下要观察是否扩大。应激性溃疡和消化道出血也是常见的并发症,监测患者的出凝血时间,及时补充血容量,根据需要使用抗凝药物。
通过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100%;术后未出现伤口出血、尿潴留、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关键在于尽快开通梗死相关动脉,从而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缩小梗死的面积,改善患者的预后。溶栓治疗是最为普遍的方法之一,本文中的患者在溶栓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手术进行治疗,譬如创伤较小、治疗效果明显的特点,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但是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大,术后不稳定因素也较多,很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对生命健康构成威胁[4]。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配合必不可少。要求护士具备良好的应急能力和技术操作技能,能够快速判别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迅速作出反应,手术过程中无论是传递器材或药品都应该精确无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手术后更要加强对病情的监测,警惕出血、应激性溃疡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5]。本院对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联合溶栓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手术治疗,患者手术前后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最终结果发现所有患者的手术获得成功,治疗效果较好、且术后并发症少,未见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严重并发症,获得良好的临床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1] 洪晓华.1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0):224-225.
[2] 徐蓓蓓,朱丽萍.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0):104-105.
[3] 宋丽芳,李文友,刘鹏涛,等.急诊PCI治疗下壁或后壁AMI介入手术过程护理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4):510-512.
[4] 盛莉,沈波.两种穿刺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后护理疗效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3,26(2):228-229.
[5] 张峥,毛燕君,胡亚琴,等.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闭塞性病变的介入护理配合[J].当代医学,2011,17(30):108-110.
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7-0227-01